您的当前位置:舌系带短缩 > 患病影响 > 超十万人点赞,这个95后凭什么一夜爆红
超十万人点赞,这个95后凭什么一夜爆红
历时3年,合计多个小时,用游戏从零开始建造一座城市,能做成什么样?一道道立交桥纵横交错,一座座标志性建筑拔地而起,从番禺区到海珠、天河、越秀、荔湾区,一座模拟出来的广州城逐渐有了清晰的轮廓。这是95后小伙霍凯扬在游戏中悉心搭建起来的广州。无论是高楼林立的珠江新城、拥挤逼仄的城中村,还是古色古香的骑楼街,都被装进电脑屏幕的方寸之间。至今,一共有.1万人在B站观看了霍凯扬上传的视频《历时三年,我用游戏还原广州》。在游戏中建构的城市景观,其逼真程度让不明真相的围观群众心生惊讶,他们在弹幕里抒发真情实感:你少拿航拍骗我。有人找到自己每天上班的写字楼,有人找到自己的家。/B站等等,看着这雄伟壮观又整洁宽敞的建筑群,是不是总觉得缺少了点什么?“这么好的场景,不放奥特曼和怪兽进去可惜了。”网友千奇百怪的脑洞砸向这座虚拟的广州城。它的诞生一点都不简单,凝结了霍凯扬三年来反复修改、持续精进的心血。“终于有一款游戏,能实现我的脑洞”霍凯扬从小学起就喜欢画画。在他笔下,首先在空白画册上亮相的往往是一条公路,然后他便沿着公路勾勒两边的楼房。伴随着道路不断向前延伸,路旁的建筑物也在霍凯扬的构想中细节渐丰,组成一个色彩斑斓的画面。每逢寒暑假,霍凯扬跟随父母到外省自驾游,沿途目睹的城市建筑、风土人情,潜移默化地充实着他的灵感素材库。他时不时翻看手不释卷的地图册,观察每个省市的区域分布,细致到路网排列。对画画与地图的痴迷,点燃了霍凯扬对城市规划、建筑学的浓厚兴趣。从初一开始,他将这份热爱注入城建类游戏。游戏中还原的珠江新城。/B站年,正在读大二的霍凯扬接触到《城市天际线》,这款源自国外的模拟城市经营的游戏准确地承接了他的知识储备。仿佛满腔热爱找到安放之地,他说:“终于有一款游戏可以让我实现这些脑洞。”当时,一位玩家利用这款游戏打造了一座“北京城”,霍凯扬对此感到滑稽,“因为游戏本身的建筑(模型)都是欧洲风格的,所以长安街两边都是欧洲郊区的那种小房子”。这座披着洋外衣的“北京城”激发霍凯扬的灵感——在广州土生土长的他,萌发在游戏中还原家乡的念头,“我觉得我可以比他做得更好”。游戏中还原的海珠桥。/B站说干就干,霍凯扬家住番禺,他干脆从最熟悉的地方着手,从广州南站一点点往周边城区扩展,搭建起广州的城市脉络。第一步是根据4G卫星图在游戏中勾勒广州的大致路网。类似于要开发一片荒芜的土地,首先要做的是修路铺桥,在自制的地图上微调地形。交通骨架搭起来后,第二步就是“盖房”。这个过程需要参考摄影作品或实地考察得到的资料,调用合适的模型还原现实中的建筑物,霍凯扬将之形容为“模型的匹配”。游戏自带模型或者其他玩家上传的模型,不足以涵盖广州所有的建筑类型,这时霍凯扬就要使用建模软件重新制作。短片里好几个广州地标建筑的模型——星海音乐厅、白天鹅宾馆、爱群大酒店、广州骑楼、五羊雕塑,皆出自他手。游戏中还原的白天鹅宾馆。/B站画龙点睛之笔在于最后一步:细节填充。当树木、地砖、路灯、电线杆等城市的毛细血管缓缓成型,原本一片空白的地方就被灌注了灵魂。还原广州的过程,使霍凯扬重新审视和认识这座生活二十多年的城市。“因为我要时时刻刻对照着卫星图,平时很多看不到的城中村,一下子就摆在我面前。”藉由游戏,霍凯扬对广州的街道规划熟记于心,同时对广州的产业发展、城市变迁、空间利用作出思考。“城中村是给是给年轻人的一个容身之所、一个缓冲平台。”霍凯扬说。“当然,城中村的环境比如消防、供电、卫生确实不容乐观,所以我觉得还是要坚持旧改的趋势,比如芳村那边的旧改现在就推进得比较快,黄埔那边也是。”游戏中还原的爱群大厦。/B站游戏塑造着霍凯扬观察城市的方式、角度。当实地考察某个特定片区时,他像一个驾轻就熟的观察者,具备一套自成体系的流程——首先寻找主要的地标性建筑,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