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舌系带短缩 > 患病影响 > 小儿常见病的艾灸保健方法
小儿常见病的艾灸保健方法
艾灸适不适合小孩?为什么有人做艾灸有效果,有人做艾灸没有效果?让我们一起来认识艾灸。
什么是艾灸?
艾灸是一种阳性的能量。必须有艾草、灸、火和人几要素组成。是通过艾灸调理内在五脏、阴阳平衡,把身体的经脉、气血打开,让人和天地达到一种平衡。
艾灸适合什么样的人?艾灸很适合老人和小孩。小孩的哪些问题适合艾灸?面色无华、瘦弱、消化不良、食欲差、腹泻、尿频、发育缓慢、易感冒、哮喘、过敏、不长个等都是适合艾灸的。
搞明白个穴位,经常做艾灸,小孩都是有变化的。
身柱穴也叫百病的灸点,是儿童艾灸的主要穴位,后天问题都要用到它。
命门穴主先天的阳火,身体的生长发育都源于先天的命门之火。
小孩的肠道功能发育不完全,出现积食上火,排泄功能不好,无缘无语的哭闹,常灸这个穴位。小孩的常见病,怎样做艾灸?
发烧常见发烧需要灸身柱穴、大椎穴、风门穴,每个穴位各灸15分钟,外关穴5分钟;如果受了风寒,可以同时煮艾草水泡脚;发烧的同时如果有头晕的状况,就配合灸合谷穴,5分钟即可;有喉咙痛的现象,就配合灸阳溪穴,5分钟即可;如果是受惊吓高烧不退,灸百会穴,10-15分钟即可。
咳嗽
简单的咳嗽一般有风寒咳嗽、风热咳嗽。灸身柱穴、肺腧穴。如果喉咙不适,配合灸阳溪穴;有痰配合灸解溪穴、足三里穴。
肚子痛、拉肚子在孩子受风寒,积食的情况下会引起肚子痛和拉肚子。这时就要灸足三里穴、天枢穴、命门穴。如果是小孩有腹泻的症状,做一次艾灸效果就会很明显了。
哮喘
在三伏天做艾灸对治疗哮喘有很好的效果,灸内关穴、肺腧穴、膻中穴、脾腧穴,如果患哮喘的时间较久就配合灸命门穴、太溪穴或多揉二人上马穴。
鼻炎在治疗鼻炎的时候,需要艾灸凤眼穴,合谷穴,加上大脚趾上的大都穴。鼻炎主要是调理脾经上的穴位和太阴经上的穴位,太阴经舒畅了以后这些呼吸道疾病都很容易好的快。
大都穴
在治疗湿疹的时候需要常灸身柱穴,脾俞穴、外关穴。脾虚会产生湿,之后会停留在好多经脉,肺里有湿了以后就不能正常的工作,不能正常的宣发速降。常灸这几个穴位对湿疹的缓解大有好处。
怎样给小孩艾灸不上火?
做艾灸其实就是修行,修爱心,慈悲心。
首先看艾条的选择
选择艾条时,艾条的比例不重要,年份也不重要。关键是要闻着舒服。
当给小孩选择艾条的时候,可以自己先试一下,自己灸的比较舒服,闻的也比较舒服,没有刺鼻的味道就可以了。
比例上常用的是0:1或者15:1就可以。
其次要按摩
爱按摩的小孩很少有上火!
给小孩艾灸命门穴和身柱穴时,可以从上到下将孩子捋一遍,再采取捏脊的方法。这样能让艾火循环的比较好,接着捋一遍十个手指和十个脚趾的指肚,因为阳气的循环是往四肢走的,只要阳气不郁结了,循环好了,就不容易上火。
最后只有用心的去做艾灸,让心静下来,放松,将自己处于心火合一状态,让施灸的人心融于火,让心随着火进入被灸的身体。这样效果一定很好。
督脉竹心
让我们一起学习身、心、灵的语言,
学会和身、心、灵交流,
随时帮助身体疏通经络、激活细胞、排除风寒湿酸。
远离疾病困扰
天天都在说:万病先通督!!!
而每一个人都会发现通督之后,真的很多问题就迎刃而解的,就会感觉不可思议,甚至觉得神奇!!!如堕云里雾里。
那究竟为什么通督这么重要,督脉是什么?在哪儿?都有些什么作用。这是我们每一个人必须要细致了解的。
在这里我们一起充分了解督脉,做到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才能够把健康调理做到极致。
督脉循身之背,入络于脑,如果督脉脉气失调,就会出现“实则脊强,虚则头重”的病证,这都是督脉经络之气受阻,清阳之气不能上升之故。由于督总统一身之阳气,络一身之阴气,不仅发生腰脊强痛,而且也能“大人癫疾、小儿惊痫”。同时,督脉的别络由小腹上行,如脉气失调,亦发生从少腹气上冲心的冲疝,以及癃闭、痔疾、遗尿、妇女子不育等证。
督脉起于小腹内胞宫,下出会阴部。
向后行于腰背正中至尾骶部的长强穴,沿脊柱上行,经项后部至风府穴,进入脑内,沿头部正中线,上行至巅顶百会穴,经前额下行鼻柱至鼻尖的素髎穴,过人中,至上齿正中的龈交穴。
督脉起于长强穴、止于龈交穴,单8穴。
分别是长强、腰俞、腰阳关、命门、悬枢、脊中、中枢、筋缩、至阳、灵台、神道、身柱、陶道、大椎、哑门、风府、脑户、强间、后顶、百会、前顶、囟会、上星、神庭、素髎、水沟、兑端、龈交。
分支情况
第一支,与冲、任二脉同起于胞中,出于会阴部,在尾骨端与足少阴肾经、足太阳膀胱经的脉气会合,贯脊,属肾。
第二支,从小腹直上贯脐,向上贯心,至咽喉与冲、任二脉相会合,到下颌部,环绕口唇,至两目下中央。
第三支,与足太阳膀胱经同起子眼内角,上行至前额,于巅顶交会,人络于脑,再别出下项,沿肩胛骨内,脊柱两旁,到达腰中,进入脊柱两侧的肌肉,与肾脏相联络
临床表现脊柱强直、角弓反张、脊背疼痛、精神失常、小儿惊劂
邪犯督脉可表现为牙关紧闭,头痛,四肢抽搐,甚则神志昏迷、发热,苔白或黄,脉弦或数。
督脉虚衰可表现为头昏头重,眩晕,健忘,耳鸣耳聋,腰脊酸软,佝楼形俯,舌淡,脉细弱。
督脉阳虚可表现为背脊畏寒,阳事不举,精冷薄清,遗精,女子少腹坠胀冷痛,宫寒不孕,腰膝酸软,舌淡,脉虚弱。
病机分析督脉起于会阴,并于脊里,上风府,入脑,上巅,循额。邪犯督脉,则角弓反张,项背强直,牙关紧闭,头痛,四肢抽搐,甚则神志昏迷,发热,苔白或黄,脉弦或数。督脉上行属脑,与足厥阴肝经会于巅顶,与肝肾关系密切,督脉之海空虚不能上荣于充脑,髓海不足,则头昏头重,眩晕,健忘;两耳通于脑,脑髓不足则耳鸣耳聋;督脉沿脊上行,督脉虚衰经脉失养,则腰脊酸软,佝偻形俯;舌淡,脉细弱为虚衰之象。督脉主司生殖,为“阳脉之海”,督脉阳气虚衰,推动温煦固摄作用减弱,则背脊畏寒,阳事不举,精冷薄清,遗精,女子小腹坠胀冷痛,宫寒不孕,腰膝酸软,舌淡,脉虚弱亦为虚象。
主治功用
神志病,热病,腰骶、背、头项局部病证及相应的内脏疾病。如颈项强痛、角弓反张等证。督脉督一身之阳气,只要是阳气衰弱都可以在督脉上找到合适的穴位进行治疗。
穴位名称折叠长强折叠腰俞:在骶部、当后正中线上,适对骶管裂孔
:调经通络,清热利湿。
:①癫狂,癫痫。②痔疾。③腰脊强痛,下肢痿痹。④月经不调。
:督脉穴
折叠腰阳关:在腰部,当后正中线上,第四腰椎棘突下凹陷中
:强腰补肾,调经通络。
:①月经不调,遗精,阳痿。②腰骶痛,下肢痿痹。
:督脉穴
折叠命门:在腰部,当后正中线上,第二腰椎棘突下凹陷中
:壮阳益肾,强壮腰膝,固精止带,疏经调气。
:①遗精,阳痿。②月经不调,带下。③泄泻。④腰脊强痛。
:督脉穴
折叠悬枢:在腰部,当后正中线上,第一腰椎棘突下凹陷中
:温补脾肾,强壮腰脊。
:①腰脊强痛。②泄泻,腹痛。
:督脉穴
折叠脊中:在背部,当后正中线上,第十一胸椎棘突下凹陷中
:健脾利湿,益肾强脊。
:①泄泻。②黄疸。③痔疾。④癫痫。
:督脉穴
折叠中枢:在背部,当后正中线上,第十胸椎棘突下凹陷中
:健脾利湿,益肾强脊。
:①黄疸,呕吐,腹胀满。③腰脊强痛。
:督脉穴
折叠筋缩:在背部,当后正中线上,第九胸椎棘突下凹陷中
:止痉熄风,健脾调中。
:①癫痫。②脊强。③胃痛。
:督脉穴
折叠至阳:在背部,当后正中线上,第七胸椎棘突下凹陷中
:宽胸理气,清热利湿,健脾调中。
:①急性胃疼。②黄疸。③胸胁胀痛,咳嗽,背痛。
:督脉穴
折叠灵台:在背部,当后正中线上,第六胸椎棘突下凹陷中
:宣肺止咳,清热解毒。
:①急性胃疼。②疔疮。③咳嗽,脊背强痛。
:督脉穴
折叠神道:在背部、当后正中线上,第五胸椎棘突下凹陷中
:养心安神,熄风止痉,清热通络。
:①心悸,心痛,失眠,健忘。②咳嗽,噎膈。③脊背强痛。
:督脉穴
折叠身柱:在背部,当后正中线上,第三胸椎棘突下凹陷中
:祛风退热,宣肺止咳,宁心镇痉。
:①咳嗽,气喘。②癫痫。③脊背强痛。
:督脉穴
折叠陶道:在背部,当后正中线上,第一胸椎棘突下凹陷中
:宣肺解表,熄风止痉,镇惊安神。
:①热病,疟疾。②头痛,脊强。
:督脉穴
:督脉与足太阳经交会穴
折叠大椎:在后正中线上,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中
:解表清热,疏风散寒,熄风止痉,肃肺宁心。
:①热病,疟疾,骨蒸盗汗。②周身畏寒,感冒,目赤肿痛,头项强痛。③癫痫。④咳喘。
:督脉穴
:督脉、手、足三阳脉交会穴
折叠哑门:在项部,当后发际正中直上0.5寸,第二颈椎棘突下缘
:熄风止痉,通络开窍,疏风活络。
:①情志变化引起的精神障碍、乏力。②聋哑。③中风,舌强不语,暴瘖。④癫狂痫。⑤后头痛,项强。⑥鼻衄。
:督脉穴
:督脉与阳维交会穴
折叠风府:在项部,当后发际正中直上1寸,枕外隆凸直下,两侧斜方肌之间凹陷中
:疏散风邪,清心开窍,通利机关。
:①中风不语,半身不遂,癫狂。②颈痛项强,眩晕,咽痛。
:督脉穴
:督脉与阳维脉交会穴
折叠脑户:在头部,后发际正中直上.5寸,风府上1.5寸,枕外隆凸的上缘凹陷处
:散风清热,开窍止痉。
:①头晕,项强。②癫痫。
:督脉穴
:督脉与足太阳经交会穴
折叠强间:在头部,当后发际正中直上4寸(脑户上1.5寸)
:散风通络,宁心安神。
:①头晕,眩晕。②癫狂痫。③中风偏瘫。
:督脉穴
穴位名称:后顶[经穴]
:头部,后发际正中直上5.5寸(脑户上寸)
:散风通络,宁心安神。
:①头痛,眩晕。②癫狂痫症。③中风偏瘫。
:督脉穴
折叠后顶:在头部,当后发际正中直上5.5寸(脑户上寸)
:头痛,眩晕,项强,癫狂痫症,烦心,失眠。
:督脉穴
折叠百会:在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5寸,或两耳尖连线的中点处
:平肝熄风,升阳益气,醒脑宁神,清热开窍。
:①眩晕,头痛。②昏厥,中风偏瘫,不语。③脱肛,阴挺。④癫狂不寐。
:督脉穴
:督脉、足太阳经交会穴
折叠前顶:在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5寸(百会前1.5寸)
:平肝潜阳,清热熄风。
:①头痛,眩晕。②鼻渊。③中风偏瘫,癫痫。
:督脉穴
折叠囟会:在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寸(百会前寸)
:平肝熄风,醒神镇惊。
:①头痛,眩晕。②鼻渊。③癫痫。④小儿惊痫。
:督脉穴
折叠上星:在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1寸
:清肝明目,宣通鼻窍。
:①头痛,目痛。②鼻渊,鼻衄。③癫狂。④中风偏瘫。
:督脉穴
折叠神庭:在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0.5寸
:清肝明目,熄风止痉,通窍安神。
:①失眠,惊悸,痫症。②头痛,眩晕。③鼻渊。
:督脉穴
:督脉、足太阳、阳明经交会穴
折叠素髎:在面部,当鼻尖的正中央
:清热宣肺,宣通鼻窍,苏厥救逆。
:①昏迷,昏厥,新生儿窒息。②鼻塞、鼻衄、鼻渊、酒(查皮)鼻。③目胀痛,视物不清。④足跟痛。
:督脉穴
折叠水沟:在面部、当人中沟的上1/与中1/交点处
:开窍启闭,苏厥救逆,清热化痰,宁神镇痛。
:①晕厥,中暑,中风昏迷,精神障碍,牙关紧闭。为急救要穴。②癫狂、痫症。③急性腰痛。④胃疼不止,口喎面肿。
:督脉穴
:督脉与手足阳明之会
折叠兑端:在面部,当上唇的尖端,人中沟下端的皮肤与唇的移行部
:清泻胃热,定惊止痛。
:①癫狂。②牙龈肿痛,口喎。
:督脉穴
折叠龈交:在上唇内,唇系带与上齿龈的相接处
:清热明目,宣通鼻窍。
:①急性腰痛。②痔疮出血、痔疾疼痛。③齿龈肿痛。④鼻渊。⑤癫狂。
:督脉穴
白癜风是什么南昌白癜风专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