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舌系带短缩 > 患病影响 > 立夏人人都爱的这一味,对身体真的很伤
立夏人人都爱的这一味,对身体真的很伤
立夏
节气
斗指东南,
维为立夏,
万物至此皆长大,
故名立夏也。
今年立夏时间为5月5日,15:30:59。
斗蛋游戏
家家户户煮好囫囵蛋
立夏中午,家家户户煮好蛋,用冷水浸上数分钟之后再套上早已编织好的丝网袋,挂于孩子颈上。孩子们便三五成群,进行斗蛋游戏。蛋分两端,尖者为头,圆者为尾。斗蛋时蛋头斗蛋头,蛋尾击蛋尾。一个一个斗过去,破者认输,最后分出高低。
立夏“秤人”
祈求上苍带来好运
立夏吃罢中饭还有秤人的习俗。人们在村口或台门里挂起一杆大木秤,秤钩悬一根凳子,大家轮流坐到凳子上面秤人。司秤人一面打秤花,一面讲着吉利话。秤老人要说“秤花八十七,活到九十一”。秤姑娘说“一百零五斤,员外人家找上门。勿肯勿肯偏勿肯,状元公子有缘分”。秤小孩则说“秤花一打二十三,小官人长大会出山。七品县官勿犯难,三公九卿也好攀”。
在杭州,立夏还有吃乌米饭、青豆咸肉糯米饭的习俗。
养生·学会养“心”
立夏后,气温升高,天气炎热,人的心率会随着气温攀升而调节,人体的水液代谢、汗液调节等都与心脏息息相关。
人们应顺应夏季昼长夜短的特点,夜卧早起,及时调节自己的生活节奏,避免疲劳,充足睡眠,加强对心脏的保养。
“戒燥戒怒”,保持精神安静、心志安闲,心情愉悦,笑口常开。尤其是老年人更要有意识地进行精神调养,保持心态平和、心情舒畅的状态,切忌大悲大喜,以免伤心伤身伤神。
夏季心火较盛,饮食上应以清淡少盐的蒸煮类食品为主,多吃果蔬,及时补水,低脂低盐。此外,还应少食高脂厚味及辛辣上火之物,多食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如山药、小麦、玉米、海产品、蛋类,这些食物既能清热、防暑、敛汗、补液,还能增进食欲。
立夏后,温度明显升高,炎暑将临,雷雨增多,湿热交加,这个时候人体肝脏处于旺盛状态,调养应以养肝为主。
由于“立夏”时天亮得早,人们起得早,而晚上相对睡得晚,易造成睡眠不足,所以要增加午休。夏季正午1点到3点气温最高,人容易出汗。
立夏·当吃九种食物
1.蜂蜜
性平味甘,具有滋阴养血、补心润肺之功。富含糖类、有机酸、多种维生素、矿物质、酶类、蛋白质等多种营养成分,有强健、滋补、强壮等功效,能提高脑力、增加血红蛋白,改善心肌功能。
2.莲藕
莲藕中含有黏液蛋白和膳食纤维,能与人体内胆酸盐,食物中的胆固醇及甘油三酯结合,使其从粪便中排出,从而减少脂类的吸收。莲藕散发出一种独特清香,还含有鞣质,有一定健脾止泻作用,能增进食欲,促进消化,开胃健中,有益于胃纳不佳,食欲不振者恢复健康。
3.章鱼
章鱼有补血益气、治痈疽肿毒的作用。它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矿物质等营养元素,尤适宜体质虚弱、气血不足、营养不良之人食用。
4.莴苣
莴苣含有大量植物纤维素,能促进肠壁蠕动、通利消化道,可治疗便秘,是贫血患者的最佳食料。推荐鱼腥草拌莴苣。具有清热解毒,利湿祛痰的功效。
5.鸭蛋
这个自然就是首推的第一。立夏就是立蛋,指的就是立鸭蛋。吃鸭蛋,帮助你恢复体力,补充身体所需要的营养元素。
6.大枣
性温味甘,功能养血安神、益气生津、补脾胃、缓和药性。除含有丰富的氨基酸、糖类、维生素和多种矿物质外,还含有可以调节物质代谢和细胞增殖分裂的作用,能扩张血管、改善心肌营养状况、增强心肌收缩力、利于稳定心脏的正常活动。
7.小麦
性凉味甘,具有滋心养血、补虚止汗、清热除烦之功。富含淀粉、蛋白质、钙、B族维生素、维生素E和卵磷脂等营养物质,尤以维生素E含量最丰富,是保护人体血液、心脏、骨骼、肌肉、神经等正常功能的必需营养成分。
8.葡萄
性平味甘酸,具有补气血、强筋骨、利小便等功效。富含多种营养成分,对大脑神经具有补益和兴奋作用;因含铁和钾量高(尤其是葡萄干),是补充铁和钾的重要来源,有利于纠正贫血和稳定心肌细胞电生理功能。
9.豌豆
豌豆中富含人体所需的各种营养物质,尤其是含有优质蛋白质,可以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和康复能力。而豌豆中富含的粗纤维,能促进大肠蠕动,保持大便顺畅,起到清洁大肠的作用。
这个时节,还有不少人重新将“泡饭”端上餐桌。
(菜泡饭、酱鸭泡饭、牛肉泡饭是最近小编食堂的标配)
汤汤水水的吃一餐,图的就是个“落胃”。
但是,民间却有说法“粥能养胃,泡饭伤胃”。都是米和水,真就一个伤胃,一个养胃?
粥比泡饭煮得更彻底
首先我们来看看泡饭和粥的区别。上面说了都是米和水混起来一煮,可是,粥和泡饭的煮法是不一样的。煮粥要熬到米粒开花,粥汤粘稠,水米融合;而泡饭中只要将水煮开即可,饭粒还是那个饭粒,汤和水,清清白白。这就是说粥比泡饭煮得更加彻底。
可别小看这点差别,从食物化学来看,有本质的区别(在吃货们看来可能也是完全不同的……)。
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陈兴玲介绍,米面中的淀粉,都是以淀粉粒的形式存在的。
淀粉分子互相紧密地包裹在一起,外面还有膜包裹着。
煮饭时,米粒吸水膨胀,但淀粉粒只是膨大,并没有解体。
而煮粥时,淀粉粒则彻底崩解,这就给你的牙齿、嘴巴、胃减轻了不少工作。
粥属于流质食物,本身就比较湿润松软,喝粥的时候,用不着你多嚼,也不需要胃再多做太多揉碎工作,直接变成食糜,在小肠里被分解为葡萄糖,这样就大大降低了肠胃的负担。
一般胃炎患者胃酸分泌不足,喝粥能促进胃酸分泌,有助于食物消化,还能提升血糖,喝粥就是这么来养胃的。
吃泡饭不细细咀嚼,口腔的第一道消化工序就成了摆设
泡饭怎么就伤胃了?
陈主任说,其实不能简单地下结论说泡饭不好或很好,因为要看怎样泡,不然喝粥也会被看做是一种错误吃法的。
他解释道,泡饭的坏处主要有两点,一是汤泡饭时,其中的汤可能会稀释胃肠道中的消化液,这些消化液提供的胃酸、蛋白酶、脂肪酶、淀粉酶等,用于消化食物,若浓度下降就会出现消化不良的情况;二是泡饭会减少食物在口腔内的咀嚼时间和次数,使还没嚼碎的食物进入胃里,从而加重胃的负担。
另外,泡饭吃的时候和粥的感觉差不多,特别是带汤的米粒,很多人不会像吃米饭那样细细咀嚼,也不容易对口腔作出足够的刺激,口腔中分泌的消化酶也无法对米粒进行充分接触,这样一来,口腔的第一道消化工序就成了摆设。接下来没有揉碎的饭粒,又会给小肠中的消化液带来更多的工作任务。
所以,如果你像喝粥一样,“喝“泡饭,哧溜一下倒进肚子里,不好消化是情必然的。胃功能强的人还好,对于胃功能本来就比较弱的人,汤泡饭就是一个很大的负担。
但是,泡饭也有它的好处。尤其是口干舌燥的时候,用汤送饭最顺畅不过了,这对唾液分泌不足的老年人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老人和孩子不适宜吃泡饭
陈主任说,对处于生长发育期的孩子来说,吃泡饭有一定的危害。因为长期食用泡饭不仅妨碍胃肠的消化吸收功能,还会使咀嚼功能减退,使咀嚼肌萎缩,严重者还会影响成年后的脸形。同时,吃泡饭还容易让孩子养成囫囵吞枣的不良饮食习惯。
老年人也不适合吃泡饭,有医学研究发现,咀嚼时通过颌关节运动,可使脑血液循环加速,畅通的血液循环又能增强大脑皮质的活化,从而有利于预防脑萎缩和老年痴呆。所以,老年人缺牙齿应及早镶上,以恢复咀嚼功能,不能长期因缺牙而吃泡饭。
这里还要特别提及的是两个区别:
第一,饭前喝汤和吃泡饭是两回事,要区别开来。饭前少量喝汤,不但能湿润口腔和食道,并能刺激口腔和胃产生唾液和胃液,有助于消化。
第二,吃稀饭和泡饭也不同,因为稀饭质地较细,经水煮后,淀粉已分解成容易被胃肠所吸收的糊精,不会影响消化功能。
因此,建议吃泡饭时多嚼几下,把米饭充分嚼碎,这样不但能减轻肠胃负担,保护肠胃,还有利于汤泡饭中的营养素被充分吸收。同时,不论吃什么食物,都要养成细嚼慢咽的好习惯。
记者:柴燕宏通讯员:阮芝芳沈笑驰
浙江在线健康网整合自健康时报、网易健康等
监制:曹漪洁
主编:尉洁婷责编:陈雨笛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