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您的当前位置:舌系带短缩 > 疾病检查 > 攀一根黄瓜,下酒吃

攀一根黄瓜,下酒吃



刘文斌讲白癜风 http://pf.39.net/bdfyy/bdfzd/201215/8498233.html

黄瓜,已经没有了时令。一年四季,都能吃到各地产的、各种方法种的黄瓜了。

但,如果要说时令,再早也不能早过夏初,才有可能吃到黄瓜。

那时候,村子西头的公屋还住着一位同族的老人,辈分高,应该称太爷爷,70多岁。

老人一生传奇,地主老爷的小儿子,幼年宠爱有加,中年却家道中落,家产散尽,最终落得个行乞度日。虽有子女,却不紧密,所以选择独居。

夏初的傍晚,4点一过,老人是要准时喝酒的,不像一般吴地农民爱喝黄酒,老爷子一年到头雷打不动,喝白酒。

无菜下酒,怎么办?

虽腿脚不甚灵便,一步一摆,还是到了菜园篱笆边,隔着篱笆,手伸进去,在那黄瓜架子上,攀了一根黄瓜,两根手指,指甲一掐,瓜蒂被掐断,冒出绿色的汁水。

黄瓜还顶着小黄花,但也不是乳瓜了,乳瓜免不了有点涩味,更不是老黄瓜了,皮厚皱巴、腹空失水,不好吃。

攀得了黄瓜,不着急马上吃。夏初的太阳,已见毒辣,必是要去老井台子上,打了井水,泡着凉透了,才能入口。

捞起来前,双手一撸,撸去瓜皮表面的小尖刺儿,吃的时候,不至于揦嘴扎舌。

二三两白酒,一根黄瓜,一碟盐巴,当门坐在屋檐下,一口酒下肚,抓起黄瓜来,沾了盐巴,边吃边喝,就这样吃了一顿酒。

再对这样现场攀黄瓜吃印象深刻,已经在十来年后的夏日了。

学校放暑假,又没回家,无事,溯潏河入秦岭,走到半道已是正午时分,饥饿难耐,在河边的村子,找到一家小的吃食店。

面食是现成的,只消下锅煮了就行,拉条子面。要菜,却没有。乡间小店本就简单,多只卖主食。

关中的夏日,阳光是毒辣的,虽说在阴凉处不觉烈日,但是在日头下,确实燥热无比,还是不怎么见汗水的热:汗水一出,早被烈日逼干了。

坐在店内,凉快了一些,但是无菜相佐,一大碗面,却是很难落肚。央求店主,弄一两样小菜。

只见店家大姐,去屋院后的菜园子的黄瓜架上,攀得了两根黄瓜。

也是用水洗净,泡着。西北取水,多是深井水,沁凉。就在下面的功夫儿,午后温热的黄瓜就被凉了下来。

拿到案板上,啪啪啪啪啪,五声响。

前四声,是拍在两根黄瓜上,一根两下。

“啪”一下,瓜皮崩裂,汁水四溅,再“啪”一下,整个黄瓜就被拍成块儿状的碎裂了。

最后的一下“啪”,是留给蒜瓣的,淡白色的蒜瓣,在刀面的重击下,瞬间碎裂,呲出蒜水来。

随后是先慢后快的一顿切。慢是因为在切黄瓜,拍碎的黄瓜,被横切竖切,虽各块大小不同,却都还带着皮。带着皮很重要,没了皮的黄瓜,少了那种爽脆中的嚼劲,会乏味不少。

快是在切蒜泥,拍碎的蒜瓣,细细切做了蒜泥。

随后,黄瓜块儿、蒜泥末儿,入了大碗,添了芝麻油、花椒油、醋,再挖上一勺油泼辣子,搁了盐和味精,仔细搅拌均匀。出了碗,添到盘子里,一盘蒜泥拍黄瓜。端出来前,还用小木勺,舀了些花生碎撒上,让人喜出望外。

吃起来,黄瓜清爽、佐料酸辣,清爽静心、酸辣添味,极致享受。

黄瓜,就是吃一份清爽,但是如果只有清爽,难免寡淡,也算不得一味小菜。所以,即便是黄瓜沾盐巴,那也是完成了蔬菜到小菜的幻变,更不要说香油、花椒油、醋和辣椒油的融通调和了。

今天,想起这味至简至味的小菜,是在上海的一家西北馆子里,吃到了凉拌黄瓜。

一小碟黄瓜,不是拍的,是用刀切成条状,看这架势,应该是一段黄瓜,两刀下去,一切为四,每一块都带皮,都带着黄瓜芯儿里的软嫩果肉。

有醋有香油,还添了鲜小米椒,增色、添味。

一尝,就知道,是刚刚拌对了的。

拌黄瓜,最忌讳的是各种调料加的太早,一般吃之前十分钟以内拌最佳。此时,黄瓜沾了调料的味儿,却还没被腌透,清鲜之气还在。

周末在苏州太湖边,吃一碟凉拌黄瓜,大呼上当,瓜老不说,还一股子陈蒜味儿,一问,果真,中午时分来吃饭,吃的都是早上7、8点就拌好了的黄瓜,这怎么行?!

在东北,还吃过蘸酱菜里的黄瓜。

忘了具体什么时节,大约就是夏末秋初。

黄瓜吃着有点老了,但是有酱相佐,倒不太在意这点不足了。

爽脆的黄瓜条儿,蘸了大酱,一清一重、一脆一腻,相成相衬。

很多地方,还有一味喝粥的佐菜:酱黄瓜。

用盐、酱油、八角、红椒、白糖、料酒等等佐料,细细腌对了。

耐得住性子的,多等几天,等不及的,腌制后第二天就可以吃了,随腌随吃。

酱瓜配粥,真是越吃越有啊!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lqapa.com/jbjc/1133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