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舌系带短缩 > 疾病检查 > 青藏高原地区两栖爬行动物多样性研究取得重
青藏高原地区两栖爬行动物多样性研究取得重
作者:王剀,蒋珂,颜芳
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两栖爬行类多样性与进化研究组
提到“青藏高原”,我们想到的是,雄伟、辽阔、壮丽、神秘。青藏高原以其独特的人文景观、奇特的生态环境、丰富的生物资源而傲然于世。青藏高原为人类提供了来自高原自然界的原始“本底”,保存了众多珍稀濒危动植物,这一来自大自然的馈赠为我们开展科学研究,提供了理想的天然实验室。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起,中国的两栖爬行动物学家便开始在青藏高原地区开展科学考察,并取得了系列成果,如年的《西藏两栖爬行动物》,年的《横断山区两栖爬行动物》和年的《西藏两栖爬行动物多样性》等。然而,总体来说,在青藏高原开展工作是异常艰苦的——缺氧、交通不便,很多地区人迹罕至,由于各种因素的制约,至今,仍有部分地区未能进行科考,或者缺乏细致的考察和研究。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例如DNA条形码及分子系统发育学研究极大的推动了科学家们对重点区域生物多样性的探索,大量隐存物种被发掘和描述。
为了系统的掌握青藏高原地区两栖爬行动物多样性,理解其区系演化,以及加强对该地区物种及其生境、高原生态系统的保护,自年起,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两栖爬行类多样性与进化研究组在青藏高原地区进行了长期、持续和系统的考察及研究。至年,该研究组成员已入藏考察10余次,北至羌塘无人区(大北线),向南进入山峰耸立的喜马拉雅山南翼,西至喀喇昆仑山,东部横穿三江并流区域(怒江、澜沧江、金沙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年1月18日,国际学术期刊《动物学研究》(ZoologicalResearch)专刊报道了车静研究员所带领的两栖爬行类多样性与进化研究组在西藏及其东部横断山地区工作的阶段性进展(ZoologicalResearch谁看好了白癜风北京白斑病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