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您的当前位置:舌系带短缩 > 基本特征 > 常见儿科疾病的母乳喂养问题

常见儿科疾病的母乳喂养问题



白癜风该怎么治 http://m.39.net/pf/a_6079778.html

溢奶:是指喂哺后随即有1~2口奶水反流入口中从嘴边溢出。也有时是因为母亲在喂哺后不久给婴儿变换体位,如换尿布而引起溢奶。一般情况下,这不会影响婴儿的生长发育。随着月龄的增长,溢奶会自然消失。喂哺后应将婴儿轻轻抱起,头靠在母亲肩上,轻拍婴儿背部,使胃内空气得以排出。或竖直抱起10~20分钟,再放到床上,头部略抬高及向右侧卧位。

吐奶:是新生儿期和婴儿期常见的现象。大多数婴儿在出生后头几个月都有过吐奶。吐奶不同于溢奶,是由于消化道和其他有关脏器受到某些异常刺激而引起的神经反射性动作。呕吐时奶水多是喷射性地从口中甚至鼻子里涌出的。

新生儿或小婴儿呕吐与其消化道解剖、生理特点有很大关系。新生儿胃容量小,呈水平位,而且胃的入口贲门括约肌发育差、较松弛,而幽门括约肌发育良好、较紧张,形成出口紧入口松的情况,奶水容易反流引起呕吐。一旦遇到喂养和护理不当,如喂哺次数过多,喂奶量过大,乳母乳头过大、凹陷,或用奶瓶喂奶时橡胶奶头孔眼过大致使婴儿吸奶过急,或者喂哺后让婴儿平卧或过多、过早地翻动婴儿,都容易引起婴儿吐奶。这种吐奶在改进喂养和护理方法后即可防止。

此外,一些疾病也可以引起婴儿吐奶,如食管和胃肠道的先天畸形、肠梗阻等。新生儿患感染性疾病时也会出现吐奶,这些疾病引起的吐奶常较剧烈和频繁,而且不是一两天能恢复的,会伴随有其他症状。所以遇到新生儿吐奶时,要仔细观察每天的吐奶次数,大小便情况,有没有腹胀、发热或精神不好等症状。当婴儿吐奶且伴有其他症状,或每天吐奶次数在2~3次及以上时,医院检查。

鹅口疮

新生儿或婴儿期鹅口疮为白念珠菌感染引起。所有人的体内都有这种菌,它是消化系统内正常存在的,通常细菌会处在静止状态。但是当它偶尔有机会生长、扩散时,就会引起感染。感染途径分为内源性和外源性。外源性主要是经产道感染及乳具污染所致。另外,长期大量应用抗生素、激素、机械通气等也可菌群失调,引起鹅口疮。

患鹅口疮的婴儿常因口腔疼痛影响吸吮,因此不愿吃奶、体重不增。也有的可能不受影响。对这些婴儿首先要进行治疗,常使用制霉菌素粉5万单位与甘油10ml混合配置成制霉菌素甘油,每次用棉签蘸取少许涂在口腔黏膜上,一日数次,局部用药可在两次喂哺间隔期间进行,同时要继续母乳喂养。如婴儿口腔或母亲乳头疼痛,也可将奶挤出来再用勺喂。平时禁用纱布等擦拭婴儿口腔黏膜,母亲每次喂奶前要洗净双手。

舌系带短

婴儿出现舌系带(连接舌和口腔底部的一层系膜)过短,可能会造成母乳喂养困难。

(一)舌系带过短与母乳喂养

目前,越来越多的证据说明舌系带过短会使一些婴儿母乳喂养出现困难。婴儿为了有效地吸吮乳汁,需要用舌头衔紧乳头和乳晕,并将它顶到上颚部,使乳汁释放出来。如果婴儿不能完成这个动作,他(她)就得不到足够的乳汁,并会咬乳头引起母亲疼痛。婴儿出生后24小时内进行常规体检时,就能发现舌系带过短。

舌系带过短通常不影响婴儿用奶瓶吃奶的能力。

(二)舌系带过短的症状

1.母乳喂养时,由于婴儿舌系带过短,使其舌头的活动度受限,不能按正确的含接姿势将母亲的乳头和大部分乳晕含住,或吃奶时乳头容易从婴儿口中滑出。

2.由于不能有效地吸吮到充足的乳汁,婴儿每次吃奶的时间较长,而且频繁地要吃奶。

3.母乳摄入量不足使婴儿体格增长速度减慢,会影响其正常发育。

4.由于婴儿含接姿势不正确,导致母亲乳头疼痛、皲裂,严重时会引起乳腺管堵塞或乳腺炎的发生。

(三)舌系带过短的治疗

如何处理舌系带过短仍有很大争议。有研究表明,早期剪开舌系带能在很大程度上改善母乳喂养。但也有观点认为不同处理,通常到婴儿1岁左右,舌系带过短的情况能够自愈。如果1岁以后仍有问题,再考虑手术。

您母乳喂养过程中遇到困难,请

转载请注明:http://www.lqapa.com/jbtz/1074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