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舌系带短缩 > 基本特征 > 口疮全身性因素有以下几种
口疮全身性因素有以下几种
全身性疾病表征(肠外表现,病毒,hiv、aids等)
rau
但这样分类仅仅是从临床角度考虑,尚须深入研究才能揭示其本质。■
2.5 自主神经兴奋与应激性表征:因交感神经兴奋和下丘脑——垂体——肾上腺功能反应,尤其是下丘脑释放促皮质激素释放因子(crf)的中枢效应所致,中枢的某些神经肽的释放量及其受体在应激时有改变,这些肽类广泛分布于中枢神经和周围神经中,亦包括口腔粘膜神经末梢中,这可能是造成有些病人常在各种情绪应激时复发rau的原因。
1. 普通型(未定型)rau:又可分为二个亚型
cooke型别
4.2 青少年复发性坏死溃疡,发病特点为〔27〕:①限于青少年5~17岁。②多见于消瘦型有偏食习惯的男孩。③固定二个部位复发,即舌前1/3及两颊磨牙垫处,与创伤无关。④溃疡深而不规则或裂沟状。⑤组织病理呈早期同期血管炎像。⑥用中西医治疗有效。由于这一亚型与成人腺周口疮有很多相似点,是否可取名青少年腺周口疮,尚待进一步研究。
2.4 病毒感染表征〔14~24〕:①巨细胞病毒感染可出现rau样损害;②口蹄病(足口病);③hiv感染与aids:近10年来引人注目的是hiv感染者的口腔症状除毛状白斑、线性龈炎等症状外,常可发性rau,尤其是大型口疮(腺周口疮)。
自身免疫病
这一型rau均无全身性疾病及诱因。青壮年人居多。cooke的小型及疱疹样型均可出现,是临床最常见的一型。
成人型
普通型(未定型)
免疫抑制剂
2. 这一分类基本上可大致分清其发病的性质,尤其注意到全身性因素,可防止片面性或局限性。
1. 不拘于小型、大型之分,因为bd、腺周口疮、全身性疾病均可出现大型rau,而小型rau亦可发生于bd、局部因素或全身因素。
肝胆病:慢活肝、隐原性肝硬化,胆管癌等
表2 ibd的肠外表现
作者:郑际烈
1.2 非频繁复发(轻)rau:无规律复发,或2、3个月复发一次者。
2.7 其他疾病的表征:如皮肌炎、脂膜炎等均可早期出现rau。
小型,大型,疱疹样
全身疾病治疗
单位:郑际烈(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南京市口腔医院 南京,)
值得注意的是有资料认为rau与b12、叶酸缺乏有关,但olson与porter10,11的研究资料指出b12,叶酸缺乏在rau病人中是极少见的,偶然存在缺乏,但补充治疗几乎无效。有资料认为高叶酸盐摄入可能掩盖低血浆维生素b12浓度。
亚 型
1.1 频繁复发(重)rau:即每月至少复发一次者。
文章编号:1003—1634(2000)01—0062—02▲
系统型——白塞病
4. 独特型rau:即腺周口疮。腺周口疮是rau中最为特殊的一型,病人常无明显诱发因素。本型又可分为成人型及青少年型。
过敏体质病
4.1 成人型腺周口疮:这是经典的腺周口疮。其病因及发病尚不了解。发病的独特点是①男性青壮年较多见。②病人一般健康,不易找出发病因素。③口腔粘膜游走性复发,多见非角化区但可累及角化区。④溃疡深而大,有时累及半侧舌面。⑤溃疡期自1~4个月不等,有时可长达8个月而自愈。⑥对治疗反应差。
△局部应激反应
4. 对进一步研究rau有参考价值。
普通型的发病因素尚未明了,有二种可能的发病机理,即①局部免疫反应因素;这与粘膜局部ⅰ型变态反应有关,每于食用某一类食品后于1~2小时发生rau。已知口腔的局部免疫反应依赖于抗原的吸收和机体产生免疫反应的能力,后者包括全身和局部的体液及细胞免疫反应。口腔局部免疫状态对维护粘膜的正常功能及抗致病因素的侵入具有重要作用,其中有免疫球蛋白的浆细胞分布、siga的局部免疫作用,单体igg及igd由周围淋巴细胞合成,也可由局部淋巴细胞合成,而ige则是由沿上皮细胞表面的免疫活性细胞在局部产生〔1〕。②局部应激性反应:常于刷牙用力不当,或食用粗糙硬性食物后激发rau,但并无机械性创伤的程度,可能与产生应激状态导致p物质、脑腓肽等释放有关。此型确实病因尚待深入研究。
①sweet综合征。②儿童发热性咽喉炎周期性综合征。③口腔生殖器溃疡和软骨炎症性综合征。④chediak-higashi综合征〔8〕。⑤老年皮肤干燥型干燥综合征。
复发性口疮的分类
小型,疱疹样
收稿日期:1999—06—07
独特型——腺周口疮
中西医综合治疗
表征型
免疫治疗,抗凝剂
2.3 血液疾病表征:许多血液疾病均可出现程度不同的rau〔7~13〕。①自身免疫性中性粒细胞缺乏;②周期性粒细胞减少;③白血病;④血液恶液质。
(参考文献从略)
以上的rau分类有以下几点优点:
自身免疫病,病理——血管炎
2. 表征型rau:全身性疾病常能引起rau,称为表征型rau。这一型rau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出现cooke的小型,疱疹样型rau,少数表现为大型rau。全身性因素有以下几种。
3. 系统型rau〔25,26〕:即白塞病(behcet病,bd)。它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血管炎是其病理基础。病变可累及皮肤、粘膜及各脏器。口腔rau常为首发部位,约占本病的90%以上,cooks的四型均可出现,并常以此作为诊断bd的重要依据。亦可于上呼吸道及全消化道粘膜发生rau,如波及血管可导此出血,累及眼部可致失明,侵犯肠壁则能使穿孔等严重症状。
小型,大型
类 型
眼色素层炎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2000年第1期第16卷 讲座
表1 rau的分类
2.1 肠外表现〔2~6〕。由于各种肠病引起的除肠病本身的症状外,还出现多种其他器官的病变与表现称为肠外表现,共有以下疾病。
青少年型
早期血管炎
△未明
△局部免疫反应
皮疹,红斑结节,坏疽性脓皮病荨麻疹及湿疹
治 疗
病因与性质
2.6 综合征的表征:有些综合征可出现rau。
频繁复发(重)
未明
非频繁复发(轻)
大型
3. 对治疗有一定的分类指导意义。
我们根据临床的实践,为了便于临床研究,认为rau拟可以分为以下四类(表1)以供探讨。
2.1.1 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包括crohn病及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二者是机体对同一致病因因子所发生的两极病变。ibd的发病机制假说较多;有感染学说、食物过敏学说、自身免疫反应——ⅲ型反应、细胞免疫反应——ⅳ型反应,淋巴细胞细胞毒反应以及遗传因素。ibd有相似的肠外表现,亦可产生合并症,如皮肤粘膜合并症、内脏合并症等。rau是肠外表现之一(表2)。
2.1.2 吸收不良综合征:吸收不良综合征系指由于各种疾病所致营养成分吸收不足而造成的综合征。引起此综合征的原因较多:有①肠腔内水解或溶解的缺陷。②热带性斯泼卢(sprue)、寄生虫病。③肠粘膜细胞异常和吸收面不足。④异物引起吸收不良。⑤其他有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或减退等。吸收不良综合征的早期症状为舌炎、口角炎及rau。
大型
较困难,可试用酞咪哌啶酮可控制复发
分类号:r781.59 文献标识码:a
关节炎及强直性脊柱炎
复发性口疮(recurrent aphthae)或称复发性阿弗他溃疡(recurrent aphthae ulceration,rau)的分类尚未统一,已有公认的分类有lehner(1968)分为小型、大型及疱疹样型;cooke(1969)分为小型、大型、疱疹样型及白塞病(behcet’s disease,bd)。从临床角度看,这些分型的实用意义不大,国内外一些报道rau的研究资料表明,即使注明rau的上述分型,但似乎无多大的指导意义。
2.2 肝外表现:乙型肝炎的肝外表现引人注目,这些表现多数是hbsag免疫复合物引起的,肝外表现可以多种症状,如血清病样,肾小球肾炎、结节性多动脉炎。消化、血液及神经系统等症状,有时可出现rau,其机理尚不明了。
牛皮癣如何治疗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