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您的当前位置:舌系带短缩 > 基本特征 > 阿妣山羊子岩独攀报告

阿妣山羊子岩独攀报告



阿妣山(羊子岩)位于四川省阿坝州四姑娘山区双桥沟红杉林,阿妣藏语意思为婆婆。海拔高度米,冰川以上为石头金字塔角峰,西北脊为永久冰川。

图片来自网络,出处未知

今年以来,一直在为下一个目标找寻理由。选项很多,几经反复,最终确定了阿妣山。

能找到的相关资料都研究了好几遍。攀登搭档却不是因为假期时间不对,就是能力态度差距太大而迟迟无法确定。

关于攀登时间,经比对记录和咨询双桥沟当地朋友,得出的结果是:9月中旬。

现在已是9月头,时间不等人,我开始补充装备,办理攀登手续,并制定了单人攀登策略。

何以解忧?唯有独攀。

9月17日,到达双桥沟,入住:双桥小杨客栈。

9月18日,前往牛心山训练。

19号——20日阴雨,在小杨客栈烤肉、喝茶等待天气。近期预报对比实际小环境有较大差异,让人无法痛快的下决心。根据预报指标、趋势和当地山民的经验,最终于20日下午作出明天出发的决定,推翻了之前22号出发的决定。

21号:早上吃了三妹蒸的面饼,喝饱了酥油茶。于7:50和背夫老熊出发,老熊开车(现在沟里几乎家家有车,有的有几辆)我们一路向红衫林开去,天气很好,一路都能看见阿妣山。

到达上山路口后,老熊将车停在路基一侧,我俩开始背包上山,于12:40到达大本营,扎好帐篷,老熊下撤。我收拾好装备,带上望远镜、路旗,背上主绳和冲顶包,翻上乱石坡,于15:30到达冰舌处侦查线路。但此时阿妣山冰川以上已被乌云笼罩,除了云雾,什么也没看到。

留下主绳和包,做好防水措施,插上路旗,撤回大本营。

22号:几乎一夜的雪子。凌晨3:30起来烧水做饭,穿戴装备。4:30出发,天空飘着小雪。6:00左右到达冰舌路旗处,将带上来的路粮、水和部分物资装入冲顶包,换上冰爪,开始上冰川。

此处冰川界面友好,易于行走,我先左上,再向右绕向冰雪冲积槽,快到达时天已大亮,途中有明显的冰裂缝,但冲积槽上方还是乌云盖顶,神秘莫测。

下方冰川背隙处宽且深不见底,宽缝间有5-6个雪桥。我爬上左边的一堆冰雪冲积物,无奈距离岩壁有2米多距离,只好下来横移到雪桥前,挑选了一个自认为稳固的,慢慢爬过去,站起来使用双镐爬山雪槽,逐渐向右,很快爬上顶端,再向左爬入雪崩槽,快速通过。而此时周围早已被云雾笼罩。摸索向上攀登,发现左侧流雪频发,即沿对角线向右边斜上,坡面角度适中,但岩石破碎,有雪覆盖,不易攀登。攀爬一段后,在一石缝间短暂休息,环顾四周,此时能见度不足10米,心生退意。

后又继续在大雾中摸索上攀,经东南山脊,于11:00到达冰雪盆最上端雪沿,此处上方为巨大岩壁,风雪交加,雾气弥漫。于是拿出救生毯准备在此坚持一晚,待天气好转,继续向上。

风吹起的雪沿最高处达5-6米,曲线向上接驳到岩壁,有30米左右长,左边是陡峭的冰雪槽面,右边是东北壁悬崖。打算用镐刨出冰基打上冰锥,可下挖一米仍是松雪。雪沿里面则全是烂洞,无奈只好紧靠雪沿整理出一小块场地,将绳子和背包垫在下面,加穿一件抓绒裤,套上救生毯。吃了路粮喝了水,开始休息。一夜风雪,期间给老杨打因为大雾什么都看不到,通知老熊不要来接我,明天等我通知。

23号:早上醒来,大雾弥漫,风雪飞舞。一不小心一股大风吹走了救生毯,唯一庇护装备丢失。于是跟打通老杨电话,要他通知老熊下午带两瓶可乐到大本营接应,之后开始下撤。

于中午左右撤至冰雪冲积槽上端不远处。此时太阳出来了,蓝天高峰,气势不凡,受此诱惑,逐放弃下撤,回头向上。

很快,经雪沿右侧,攀上岩壁,在“双角峰”前(如下图),发现前人留下的两枚岩钉,拆旧换新绳套,并在一侧设置了新的保护点,固定好主绳一端,开始向右边岩壁横移,暴露感很强,可观察到脚下东北壁的万仞千峰。

横移一段后,回头观察到烟囱地形,又小心折回,卸下背包,爬上烟囱,到达上面小平台。此处有旧的下降保护点,套上新的绳环,挂上保护,将主绳连接到保护点。为减轻重量和便于通过狭窄的烟囱上端,我使用辅绳拖拽背包,但在拖拽一小段后,就结实的卡在中间的石缝中动弹不得了。此时主绳已收回,为节约时间,放弃背包,将辅绳固定在保护点上,向右边绕行而上,继续攀登。

上到一处较为规则的石阶处,攀扶其中一块大石时,石头正面发生滚动,瞬间闻到了一股糊味,好在只滚动了那么一下就停止了,否则身后即悬崖,后果很严重。

活动了一下胳膊身体,没有不适。才发现手表表带连接处,已被岩石巨大的动能一切两半。

继续上攀两座高塔,到达顶峰下10米处(后来登顶才知道),发现一个进深一米多的山洞,此时风暴到达,狂风呼啸,天气恶化,我迅速爬进山洞躲避,尽力掏出洞中松动的石头,扩展空间,观察外面风雪乱舞,风力至少50,逐安心坐定,于洞中苦熬一夜。

24号:上午7:00醒来,想起下方烟囱处背包内还留有半瓶水和一条液态能量胶,想下去取。抬头上方大雾笼罩,不知顶峰还有多远。逐下定决心,开始下撤,至烟囱处下降取回背包,吃下能量胶,喝下剩下的水。反身继续上攀,于12:26分到达阿妣山峰顶端。

此时才发现,昨晚苦熬一夜的山洞就在顶峰下方10米左右,只需爬上一小段岩壁,再向右斜上几步,即可看到顶峰那块标志性三角型岩石和雪沿。

在峰顶,三角形岩石下发现了前人留下的KAILAS旗帜。没有发现下降的绳套或其他遗留物。

在三角型岩石上缠绕好经幡,撒了龙达,头顶乌云笼罩的天空突然裂开一道蓝天,逐渐扩大,边缘在阳光的作用下金光闪闪。如此神奇的景观,就发生在经幡展开的一刹那:嗡嘛呢呗咪吽。。。。。。

录像拍照之后,开始全力下撤。

下撤过程,尤其是抽绳,在岩石上非常吃力。所带食物饮水早已消耗殆尽,由于得不到补充,体能下降厉害。

在烟囱上方,利用一块巨大稳固的岩石向右边设置了下降保护点,开始垂降,从而避开曲折的烟囱和东北壁绕行。当下降至整段三分之二的时候,两块落石几乎同时击中了头顶和左肩,力道很大,全身一震。静默了几秒,见不再有落石后,即活动肩膀和脖子,见无大碍,逐松开抓结快速到底,落地即看见穿着新绳环的两枚岩钉。。。。。。继续不断下降至当晚24:00,睡意袭来,怕出错误,停止下降,在一块石头上苦坐半夜,没有庇护,风雨雪交加。期间,妹姐打进电话询问情况。

25号:早上6:30醒来(居然睡着了),继续下撤,爬过一段东南脊后,为抄近路,下降至有雪崩槽的冰峡内,开始向雪崩槽的垭口倒攀,此时上方发生了一场小型雪崩,右边雪崩槽内的冰雪快速涌动了近5分钟才慢慢停止下来,动静颇为惊人。受此影响,离开冰壁,横跨至左边山坳,在石头地形上顺着冰融溪流下撤,至下午16:00点左右,接近东壁溪流末端,此时骚锅打进电话询问情况。接完电话,翻过右手边的山脊回到大冰川,成功避开了危险的冰雪冲积槽。17:00倒攀横移回到冰川脚印处,此时仅有的一点阳光不见了,大雾迅速浓烈,能见度不足5米,我即电话联系老杨,他们大声呼喊,我则打开头灯闪烁,最终在18:00点左右于冰川末端附近汇合,喝到了日思夜想的可乐。

继续下撤到大本营,稍作补充,于当晚22:00点回到了双桥小杨客栈。

初步比对,虽然有较大部分与已有线路重合,但此次线路在冰雪槽最上端右边直上突破,所以应该是南壁斜上转东南山脊.线路,暂.“.”来为它..吧。

难度:AD,M4,AI3,Snow55°,冰川至顶峰高差米。

总结:计划外的事儿干的太多,风险过大。

装备:9.2主绳60米,辅绳20米,扁带5条,PAS,机械塞7.5#1#各2枚,岩钉2枚,块塞2支,冰锥2支,快挂4副,锁数把,Grigri,小镐1对。

刘勇

赞赏

长按







































能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北京中科忽悠


转载请注明:http://www.lqapa.com/jbtz/78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