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您的当前位置:舌系带短缩 > 相关知识 > 罕见病种罕见病解读5

罕见病种罕见病解读5



年5月22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五部门联合发布了《第一批罕见病》目录,共涉及种疾病。全球预计有超过3亿名罕见病患者,中国为多万。目前已经明确的罕见病有多种,其中80%为遗传病。

下面就这种罕见病继续进行介绍:

51

低磷性佝偻病

低磷性佝偻病是一种以血磷低,骨痛,肢体乏力为主要特点的疾病。

临床表现:患儿一般发病早,出生不久即有低血磷,多在1周岁左右开始出现类似维生素D缺乏佝偻病的骨病变,下肢畸形,也有病儿因生长发育障碍致身材矮小。严重病例如儿童在6岁左右可出现典型的活动性佝偻病、表现为严重骨骼畸形、侏儒症、剧烈骨痛,有些病人可因骨骼疼痛及至不能行走。患者可发生骨折与生长发育停滞,并常于出现骨病前,早期出现牙齿病变,如牙折断、磨损、脱落、釉质过少等。成人常表现为软骨病,肌张力低下,尤其下肢,手足抽搐较少见,女性常仅有低血磷而无骨病,血磷很低,常为0.32~0.78mmol/L(1~2.4mg/dl),儿童病例更明显,且尿磷增多。血清与尿中钙与镁正常或稍低,血钙、磷乘积在30以下,血清碱性磷酸酶多正常或稍高(决定于骨病),血甲状旁腺激素(PTH)正常或稍高,血1,25(OH)2D3水平多正常,但也有减低者。

致病基因:FGF23

52

特发性心肌病

特发性心肌病,依据临床和病理改变可分为扩张性心肌病(即充血性心肌病)、肥厚性心肌病、限制性或缩窄性心肌病,以前两类常见。扩张性心肌病心室主要是左室扩张,心室舒张末期容量增加,造成心肌收缩功能障碍。

临床表现:心力衰竭,心脏扩大,常有心律失常及栓塞发生。

致病基因:MYH7、MYBPC3、TNNT2、TNNT3、TPM1、MYL2、MYL3、ACTC1、CSRP3、ACTN2、MYH6、TCAP、TNNC1、PLN、MYOZ2、LAMP2、VCL、TTR、NEXN等有突变,怀疑RG为新发现的HCM的致病位点

53

IHH

因先天性下丘脑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神经元功能受损,合成分泌或作用障碍,导致垂体分泌促性腺激素减少,进而引起性腺功能不足,称为IHH,又称先天性低促性腺激素性性腺功能减退症(CHH)。

根据患者是否合并嗅觉障碍细分为两大类:

卡尔曼综合征:伴有嗅觉受损

嗅觉正常的IHH:嗅觉正常

临床表现:

1.第二性征不发育和配子生成障碍:约90%的患者的喉结小,阴毛和腋毛缺如,少数患者可有少量阴毛生长(Tanner阴毛II期),可有小阴茎、隐睾和输精管缺如;

2.骨骺闭合延迟:80%的患者骨龄落后于实际年龄;

3.嗅觉障碍:40%有嗅觉缺失或嗅觉减退;

4.其他:20%有男子乳腺增生。还可伴发其他躯体或器官异常,如面颅中线畸形:兔唇、腭裂、腭弓高尖和舌系带短。神经系统异常:神经性耳聋、眼球运动或视力异常、红绿色盲、小脑共济失调、手足连带运动和癫痫。

54

特发性肺动脉高压

特发性肺动脉高压(IPAH)是指原因不明的肺血管阻力增加,引起持续性肺动脉高压力升高,导致评价肺动脉压力在静息状态下≥25mmHg,排除所有引起肺动脉高压的继发性因素。本病多见于中青年,男女发病率之比为1:2~3。

诊断标准:

静息状态下肺动脉平均压25mmHg,或者运动状态下25mmH;

临床表现:IPAH早期症状不明显。主要是肺动脉高压和右心功能衰竭的表现,具体表现取决于病情的严重程度。常见的初始症状有:呼吸困难、疲乏、胸痛、眩晕、水肿、晕厥、心悸。

55

特发性肺纤维化

特发性肺纤维化(IPF)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纤维化性间质性肺疾病,病变局限在肺脏,好发于中老年人群,其肺组织学和/或胸部高分辨率CT(HRCT)特征性表现为普通型间质性肺炎(UIP),病因不清。按病程有急性、亚急性和慢性之分,本病多为散发,据统计,每年整体人群中的患病率约(2~29)/10万,且呈逐渐增长趋势,估计以每年11%的比例增长。

临床表现:

(1)呼吸困难和发绀;

(2)胸廓扩张和膈肌活动度降低;

(3)两肺中下部Velcro啰音,具有一定特征性;

(4)杵状指趾;

(5)终末期呼吸衰竭和右心衰竭相应征象。

56

IgG4相关性疾病

IgG4相关性疾病是一种与IgG4相关累及多器官或组织,慢性、进行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多见于经常患有变态反应性疾病的老年人。该病临床谱广泛,包括米库利次病(唾液腺和泪腺)、自身免疫性胰腺炎、间质性肺炎、间质性肾炎及腹膜后纤维化等多种疾病。

自身免疫性胰腺炎AIP

米库利次病MD

临床表现:以血清IgG4水平升高、受累组织IgG阳性浆细胞浸润及纤维化为特征;受累器官因纤维化、慢性炎症等出现增生肿大,从而导致相应的压迫阻塞症状或功能障碍。累及的器官或组织多有假性肿瘤的表现。

57

先天性胆汁酸合成障碍

先天性胆汁酸合成障碍(BileAcidSynthesisDefect,BASD)属于常染色体隐形遗传,约占儿童胆汁淤积性疾病1%-2%,在胆固醇转变为胆汁酸的过程中涉及到16个酶催化的反应。其中,固醇核环结构修饰作用的酶缺陷,多数表现为进行胆汁淤积性肝病。

临床表现:血清肝酶升高,高结合及胆红素血症及脂溶性维生素吸收不良,血清GGT和胆汁酸正常,肝组织表现有巨细胞转化、慢性肝炎、胆汁淤积纤维化。

58

异戊酸血症

异戊酸血症(isovalericacidemia,IVA)是指缺乏亮氨酸代谢酶(异戊酰辅酶A脱氢酶)致血重的异戊酸增加或从尿中大量排除异戊酸甘氨酸,发病率较低。

临床表现:酮体酸中毒;间歇性嗜睡昏睡;呼气及体表均有恶臭(异戊酸的的积累)

59

卡尔曼综合征

卡尔曼综合症(Kallmannsyarome,KS)又名先天性幼稚嗅觉缺失综合症,特发性低促性腺激素性性腺功能减退症中最常见的类型。KS多见于男性,男性患病率为1/8,,女性患病率为1/40,,男性患病率远高于女性。

临床表现:性腺功能减退,嗅觉缺失或减退,其他躯体异常。

致病基因:KAL1基因、成纤维细胞因子受体基因(FGFR1)、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8基因(FGF8)、前动力蛋白2基因受体(PROKR2)、前动力蛋白2基因(PROK2)

60

朗格汉斯组织细胞增生症

郎格汉斯组织细胞增生症(Langenhanscellhistiocytosis,LCH)原称组织细胞增生症,是一组原因未明的组织细胞增殖性疾患。近年来研究发现多与体内免疫调节紊乱有关。

传统分为三种临床类型:

莱特勒西韦综合征,(Litterer-Siwe病,简称L-S病)

汉-薛-柯综合征,(Hand-Schuller-Christian病,简称H-S-C病)

骨嗜酸肉芽肿(eosinphilicgranulomaofbone,EGB)

61

莱伦氏综合征

又称侏儒综合征,常见于X染色的缺失。也称为性腺发育不全症,女性中的发病率约为4/1,,他们的体细胞染色体数是45,比正常女性少了一条X染色体,性染色体组成是XO,一般记作45,XO。

临床表现:患者外貌像女性,第二性征发育不良,卵巢发育不全,原发性闭经,无生育能力。身体较矮,身高在1.2-1.4之间,肘外翻,常见盾状胸,35%伴有先天性心脏病,智力低下或正常。

62

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

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Leberherditaryopticneurpathy,LHON)是一种以母系遗传为特征的线粒体遗传病。

临床表现:眼底有特征性的三联征:

环绕视盘的微血管扩张弯曲

视盘及其周围神经纤维层水肿

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无血管荧光素渗漏

基因突变位点:位点、位点、位点。

8年丰富临床服务经验

分子遗传学检验领导品牌

提供全技术平台解决方案

基于人工智能的生物信息分析体系

内容丰富贴近临床的检测报告

业内最短的报告周期

专业的遗传咨询服务体系

北京康旭医学检验所

海淀区杏石口路益园文创基地C区10号楼

-转



转载请注明:http://www.lqapa.com/xgzs/1009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