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舌系带短缩 > 相关知识 > 中诊高频考点五
中诊高频考点五
舌态
舌态,指舌体的动态。舌体伸缩自如,运动灵活,为正常舌态。提示脏腑机能旺盛,气血充足,经脉调匀。常见的病理舌态包括痿软、强硬、歪斜、颤动、吐弄、短缩等。
注意与舌形的区别,曾经考过多选题。
痿软舌
舌象特征:舌体软弱无力,不能随意伸缩回旋。
临床意义:多见于伤阴或气血俱虚。
机制分析:痿软舌多因气血亏虚,阴液亏损,舌肌筋脉失养而废弛,致使舌体痿软。
舌痿软而淡白无华者,多属于气血俱虚。多因慢性久病,气血虚衰,舌体失养所致。
舌痿软而红绛少苔或无苔者,多见于外感病后期,热极伤阴,或内伤杂病,阴虚火旺所致。
舌红干而渐痿者,乃肝肾阴亏,舌肌筋脉失养所致。
注意与短缩舌临床意义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强硬舌
舌象特征:舌失柔和,屈伸不利,或不能转动,板硬强直。
临床意义:多见于热入心包,或为高热伤津,或为风痰阻络。
机制分析:由于舌能调节发音,故强硬舌多兼见语言謇涩。《千金要方》说:“舌强不能言,病在脏腑。”《辨舌指南》说:“凡红舌强硬,为脏腑实热已极。”说明舌强硬虽为局部表现,但与内在脏腑病变密切相关。
(1)强硬舌多因外感热病,邪入心包,扰乱心神,致舌无主宰。
(2)或高热伤津,筋脉失养,使舌体失其柔和之性,故见强硬。
(3)或肝风夹痰,风痰阻滞舌体脉络等,亦可使舌体强硬不灵。
(4)舌强硬而色红绛少津者,多因邪热炽盛所致。
(5)舌体强硬、胖大兼厚腻苔者,多因风痰阻络所致。
(6)舌强语言謇涩,伴肢体麻木、眩晕者,多为中风先兆。
本舌象见于各种实证,属于高频考点。
歪斜舌
舌象特征:伸舌时舌体偏向一侧,或左或右。
临床意义:多见于中风、喑痱,或中风先兆。
机制分析:《辨舌指南》说:“若色紫红势急者,由肝风发痉,宜熄风镇痉,色淡红势缓者,由中风偏枯;若舌偏歪语塞,口眼"斜,半身不遂者,偏风也。”多因肝风内动,夹痰或夹瘀,痰瘀阻滞一侧经络,受阻侧舌肌弛缓,收缩无力,而健侧舌肌如常,故伸舌时向健侧偏斜。
属于中风先兆的舌象,其他还包含强硬舌、颤动舌、弄舌。
颤动舌
舌象特征:舌体震颤抖动,不能自主。轻者仅伸舌时颤动;重者不伸舌时亦抖颤难宁。
临床意义:为肝风内动的征象。可因热盛、阳亢、阴亏、血虚等所致。
机制分析:凡气血亏虚,使筋脉失于濡养而无力平稳伸展舌体;或因热极阴亏而动风、肝阳化风等,皆可出现舌颤动。
久病舌淡白而颤动者,多属血虚动风;新病舌绛而颤动者,多属热极生风;舌红少津而颤动者,多属阴虚动风、肝阳化风。另外,酒毒内蕴,亦可见舌体颤动。
本考点比较单纯。可以和其他考点内容一起考查。
吐弄舌
舌象特征:舌伸于口外,不即回缩者,称为吐舌;舌反复吐而即回,或舌舐口唇四周,掉动不宁者,称为弄舌。
临床意义:一般都属心脾有热。
机制分析:吐舌可见于疫毒攻心,或正气已绝;弄舌多见于热甚动风先兆。吐弄舌亦可见于小儿智力发育不全。
高频考点,注意吐舌、弄舌、吐弄舌的含义各不相同。此处可以有陷阱。
短缩舌
舌象特征:舌体卷短、紧缩,不能伸长。短缩舌常与痿软舌并见。
临床意义:多为病情危重的征象。
机制分析:舌短缩,色淡白或青紫而湿润者,多属寒凝筋脉,舌脉挛缩;或气血俱虚,舌失充养,筋脉痿弱而显短缩。舌短缩而胖,苔滑腻者,多属脾虚不运,痰浊内蕴,经气阻滞所致。舌短缩而红绛干燥者,多属热盛伤津,筋脉挛急所致。总之,病中见舌短缩,是病情危重的表现。
此外,先天性舌系带过短,亦可显现出舌短缩,但无辨证意义,应与短缩舌鉴别。
短缩舌的临床意义既有虚又有实,可以出多选题。此外,先天性舌系带过短叫做绊舌,也曾经在真题中出现过,属于先天的生理情况,同先天裂纹舌一样。
中医综合冲刺网课限时折扣
扫码查看详情
知乎:应科医考头条:应科医考
刘老师微博:中医刘应科
—精彩回顾—
学霸级学姐经验分享.10.05
北中医高分学长中综各科复习方法
.10.04
多努力才算努力.10.13
考研报名常见问题.10.10
你花了·来阅读
点个再走吧~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