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舌系带短缩 > 相关知识 > 唐僧取经为什么要步行
唐僧取经为什么要步行
天天深入经藏,聆听佛陀教诲
跨越古文障碍,同步白话译文
正闻才能熏习,正法开启智慧
顶礼本师释迦牟尼佛
五台山在线 要回答这些问题,就不能不从佛教对人生的看法入手。 在佛教看来,人属於六道轮回的众生之一,其所有的感受归结到最後都只是一个「苦」字。为什麽?因为众生的身心可以归为五类,称为「五阴」。这五阴之身心无时无刻不在产生欲望和追求,而伴随众生的欲望和追求的,更多的是生、老、病、死等无量苦恼。这些苦恼,无时无刻不在驱使着人们的一言一行,使人们做这做那,没有片刻的休息。 佛教认为,众生是苦的,要彻底解除众生的痛苦,就必须从产生痛苦的根源上入手,所谓斩草除根。只要痛苦的根源被断除,众生也就解脱了。基於这一认识,佛教主张用四禅八定来对治众生的贪瞋痴三毒,以便从根本上断除烦恼。这四禅八定,按照正常的修炼,最快也得要三大阿僧祗劫的刻苦修行,捷径是没有的,在这个过程中,众生可能有无数次见佛闻法的机会,也可能有无数次亲自供养诸佛最後身的机会,但是,这所有的机会和努力,充其量,仅仅能增加自己的福报、增长自己的智慧而不可能取代众生自己的四禅八定的修炼。没有四禅八定的功夫,就不可能实现断惑证真,更不可能成佛。从这个角度说,佛教主张老老实实地修炼内功,反对好高务远,更反对攀龙附凤。 《西游记》中的唐僧是以中国佛教史上的玄奘大师以原型而塑造的人物形象,而历史上的玄奘大师是中国佛教法相唯识宗的创始人。这个宗的思想特色在於,格外强调四禅八定的次第,认为佛教的修炼没有捷径可寻,只能靠自己的力量逐步修炼。因为有这样的一个背景,《西游记》中的唐僧不畏艰难险阻地去西天取经也就不难理解了。事实上,《西游记》取经的过程就是佛教修炼过程的缩影。因为佛教所说的魔鬼更多地是指众生自己的烦恼,而一切众生都无一例外地被无量烦恼所困,所以,众生的生死、魔王、债主等等实际上都是佛教那样的烦恼来干扰自己的修炼,所以《西游记》中的唐僧才会有那麽多的磨难。有磨难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自己的信心没有了。如果半途而废,很显然,一切努力都将前功尽弃。唐僧作为佛教修炼的代表人物,他的可贵之处在於他的知难而进,所以他最终获得了成功。 显而易见,唐僧取经的成功不也是我们人类战胜自己的成功吗?将本文分享给他人,等于布施、等于传播智慧、等于造善业、等于弘杨正法、等于利益众生...
经藏翻译:清心,北京专治白癜风医院哪家比较好北京白癜风费用大概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