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舌系带短缩 > 疾病检查 > 震惊原来我买车花了这么多冤枉钱最无用配
震惊原来我买车花了这么多冤枉钱最无用配
你有没有发现,以前买车的时候配置很多很复杂,销售口干舌燥的同时可能你自己也要研究琢磨半天。“整顿”汽车行业的新势力们会允许这类情况的发生吗?显然不会!毕竟它们的宗旨是尽最大可能降低SKU(最小存货单位)。
摒弃互联网“黑话”,举个生动形象的例子吧!有一家奶茶店(车企),它只卖一种奶茶(车型),但给你10种配料自由选择(选装包);第二家奶茶店(车企),它不卖没有配料的奶茶(丐版基础版车型),而是把所有配料(选装包)排列组合出来,让你在几十种口味里选一杯,是你会选哪家奶茶店?
都讲到这了索性再来盘一盘目前比较主流的几类“奶茶店”。第一类是特斯拉、蔚来这一类,它们每款车型的配置几乎一模一样,你只能选择续航里程或者电机数量(是性能版还是长续航版);第二类以理想为代表,它的Air、Pro、Max区别在哪呢?在电芯品牌、有没有理想“魔毯”空气悬架、驾驶辅助智能车机、后排屏幕的软件硬件上;第三类可能有些“剑走偏锋”,它就是给你一个大满配“白菜价”选装包的零跑。
乍一眼看上去如今买车,尤其是购买那些直营模式下价格透明的新能源车变得非常容易,几乎不用动脑子。但你有没有想过,在你车上可能有一些穷极一生都用不到甚至还会带来“debuff”的配置与功能,它们说不定还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你的购车成本哦!今天,我们就来好好“批判”一下它们!
首先是全景天幕,我是真的不知道这两年发生了什么,好像一个新车没有全景天幕就不好意思下产线一样。但我今天就把话撂在这了“没有物理屏障的全景天幕就是在耍流氓!”我还想问问看那些构思“抬头就能仰望满天星空”广告文案的人们,你们一年看几次星星?
我知道全景天幕能让车内空间看起来更大、采光更好、后排乘客体验更好、视线更通透甚至还能提升车顶刚度。(全景天幕能提升车身刚度绝对是一个冷知识,但想想看车顶蒙皮确实挺薄的,这一切也就好理解了!)看起来优点很多是不是?但光大夏天暴晒的“酷刑”就足以劝退了!别信那些防99%紫外线等等的宣传物料了,你不防晒有啥用啊!
第二个我很想吐槽的配置在于自动车门(没有针对劳斯莱斯的意思,优雅上流的对开门用电动门相当合适且有必要)。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近来新能源汽车的同质化问题太过严重,为了凸显自己的与众不同(特立独行),很多车企似乎都把主意打到了车门上。
要么就是千奇百怪的开门方式(高合:你不如直接报我身份证!),六扇门、蝴蝶门、剪刀门、鸥翼门层出不穷,就连一些2、30万售价区间的亲民小车都用上了按钮式的电动门。(有些还需要选装)
这几年隐藏式门把手已经相当普遍了吧,虽然有些车门使用体验相当别扭,还需要用到“左右互搏”的武林绝学(说人话就是左右两个手一起使用开一个门),但你说为了降低风阻提升续航、你说为了科技感、为了更美观,那我也就忍了。
问题是按钮式电动门除了头两次的新鲜,简直“百害而无一利”啊!首先,你按按钮的时候必须站在车门斜后45°,不然就会被门上的毫米波雷达判定为“障碍物”从而无法顺利打开,而且当你手动继续拉开的时候,还会发现这门比普通车门更重更难开。(毕竟里面还有电机)
而且如果你开门的时候没留意周围环境,比方说低矮的路墩、马路牙子、雪糕筒等障碍物,你的自动车门很有可能直接磕碰上去。看完这几段,你还想加钱选装看起来十分高科技其实毫无作用的电动车门吗?不过有一说一,踩刹车自动关门还是很帅的。
最后还有一个小彩蛋,就是某个拥有电动车门的品牌在一次OTA升级过后加上了“手动模式”,就是开门只开一条缝,剩下的还得劳驾您亲自来。真好,解决了普通车门本来就没有的问题!
第三点可能会有些争议,那就是后排屏幕、车内KTV、车内游戏厅。当然这只是我非常主观的想法,如果我们意见不同也实属正常,求同存异就好!
在燃油车时代,前排座椅后面挂两个屏幕是非常奢华、上流的。虽然这两块屏幕可能从来就不会开启,另外如果撞车了而后排乘客没有系上安全带的话...
在新能源时代,屏幕从座椅后排转移到了车顶。硬件更高级了、软件应用范围也变得更加广泛了,甚至在车上都能随时开启一场腾讯视频会议。
虽然说“车被誉为第三空间”,就比如我觉得女王座椅、零重力座椅、小憩模式都挺好的,但在车内K歌、连switch甚至拿方向盘打游戏,我还是有些接受不了。而且我依然秉持着后排屏幕作用不大的观点。
这么看,像理想把后排屏幕作为MAX版(顶配)专属还是挺好的,至少它给了你选择权。至于车机里预装的K歌软件还有中控台里的两支麦克风嘛,我只想问一句,不用可以退吗?
如果说车内KTV、车内游戏厅还是些无伤大雅的存在,你不喜欢就别用好了。但某德国豪华品牌系(“汽车发明者”)就很有意思了,它率先玩出了内置硬件但需要付费订阅的“骚操作”。想要后轮转向?想要方向盘加热、座椅加热、通风?钱拿来吧您嘞!既然我买车时,车价已经包含了这些硬件的成本,为什么还需要额外花钱开通呢?真想赚钱干脆ABS都开通付费订阅算了!
篇幅有限,这一期的“无用配置大吐槽”就先到这里,我怕再多嘴的话就要收到律师函了。当然如果反响足够热烈,那我说不定还能再写一篇续集。毕竟还有模拟声浪、车外喇叭、灯光秀、密码手套箱、谜一样的车窗控制键、手势控制等等可供吐槽,出个连续剧都不成问题!
调侃归调侃,吐槽归吐槽。看到目前百花齐放的新能源车市场,我还是非常欣慰的。想想曾经的“弯道超车”被多少人冷嘲热讽,而现在正一步一步走向现实。当然在文章最后,我还是想对所有车企说一句“量大碗足”是好事,但也别满得扑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