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您的当前位置:舌系带短缩 > 基本特征 > 啊啊啊啊啊这这这两个男生怎么谈恋爱了

啊啊啊啊啊这这这两个男生怎么谈恋爱了



白癜风的症状有那些 http://m.39.net/pf/a_4834283.html

女性幻想的情爱投射

年,亚洲地区共有三部关于男性同性恋情的影视作品引起轰动,日剧《到了30岁还是处男,似乎会变成魔法师》,豆瓣评分8.9,泰剧《以你的心诠释我的爱》,豆瓣评分9.3,台湾电影《刻在你心底的名字》,尽管评分并不出挑,但票房高达1亿新台币,成为台湾影史首部票房破亿的同性题材电影。

近年来,以男性同性恋情为主题的文艺作品大受欢迎,尽管中国大陆政策严苛,但依然不能阻止影视公司和投资方购买大量耽美小说的影视改编权,套上“社会主义兄弟情”的外衣,战战兢兢登上各大视频网站。《上瘾》、《镇魂》、《陈情令》等耽改影视剧均受到热烈追捧。

这类文艺作品的流行,或许从侧面体现了女性意识的崛起,反映出女性对平等爱情的诉求,以及女性自身的性觉醒。

入圈指南

在做深层探讨之前,我们先来解释“耽美、攻受、腐女”分别是什么意思。

耽美一词,起源于日本,意为“沉溺于浪漫、唯美的感情”,后来逐渐发展成特指由女性书写(也包含少部分男性),供女性(同样包含少部分男性)阅读的男男同性情爱作品,其形式包括小说、漫画、广播剧、原创音乐、视频等等。

由于产生恋情的主角双方都是男性,耽美作品中,在性关系上扮演“承受”,即“被进入”一方的被称为“受”,而占据主动位置,扮演“进入”一方的则被称为“攻”。

腐女,即是对喜爱耽美作品,乐忠于谈论男性与男性爱情的女性的称呼。

为什么是女性

为什么女性会成为耽美作品的核心受众?

在传统男女恋情中,女性天生处于弱势,在男权与父权主导的社会关系中,女性无法反抗,无法与男性平等对话,被“男尊女卑”、“贤妻良母”、“生儿育女”等观念裹挟,沦为男性的附属与索取对象。

即便是“大女主”式的文艺作品开始流行,到最终,无论是女主成为宫斗赢家还是攀上职场高峰,都无法摆脱对男性的依赖和服从,或者就像《甄嬛传》一样,女性爬到权力顶点的代价是死心与绝望。

而耽美作品的出现,则让这些观念得以打破,男性与男性的恋情,将男女恋情中,女性面对的生育职责、柔弱卑微彻底抹除,抛开对女性的压迫,从更为纯粹的恋情入手,描写两个个体灵与肉的碰撞。

《刻在你心底的名字》剧照

耽美作品中,作者与读者(或观众)往往会对攻受双方的人设性格进行命名,例如高贵冷艳攻、炸毛傲娇受、腹黑别扭攻、阳光健气受......这种命名,在传统男女恋情中是极少见的,因为一旦一方是男性,一方是女性,好像一切对性格与人设的形容就“内定”好了,女性永远不会被形容为“阳光开朗女”,男性也永远不会被形容为“傲娇冷艳男”。

耽美作品里性别不平等的消失,让恋爱双方的多元特质得以彰显,不再那么容易被“定义”,同时可以让其他更具戏剧张力的情节在作品中呈现——古风作品里,男主与男主可以在朝堂上唇枪舌剑,可以并肩驰骋沙场,可以携手仗剑为民除害,甚至可以共同承担朝代兴衰;在现代作品里,男主与男主可以在校园操场上一起奔跑竞技,挥洒青春,可以在商战尔虞我诈,原本处于较低阶级的男主可以通过奋斗拼搏,与原本社会地位较高的男主平起平坐,甚至可以一个作为警察,一个作为大盗,相爱相杀。

这些叙事方法如果放在男女关系中,往往是难以描写或不能描写的。再加上耽美文艺作品特有的细腻描述,以及对双男主俊朗外貌的刻画,女性在观看或阅读时,就完成了自身对更平等、更纯粹、更浪漫的感情的幻想与希冀。

深入骨髓的异性恋霸权

然而,耽美作品也并非一步就走到今天,在年前后,耽美作品刚刚流行时,攻受双方的设定非但没有逃离传统男女恋情的束缚,反而将异性恋情中的性别刻板印象移植到男男恋情中,不断强化“男尊女卑”的等级秩序。

一开始,攻往往都被设定为强力的,不容反抗的,阳刚的,甚至是施虐的一方,而受虽然同样身为男性,却被设定为阴柔的、卑微示弱的、被索取被伤害的一方,男女恋情中的观念,渗透到骨子里,被照搬到男男恋情中,受称攻为“老公”,攻称受为“老婆”,在职业分配中,攻往往在商界拼杀,而受则化身“贤妻良母”,照顾攻的起居。

到后期,这种叙事方法有了明显改变,攻与受的强弱关系被淡化,二人互相平等,互相扶持,互相守护,而读者观众对这种更加对等的攻受关系也越发喜闻乐见,这一转变,或许更意味着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以及社会对男女刻板印象的改观。

然而,时至今日,这种以异性恋范式描写同性恋情的作品并未销声匿迹,对异性恋范式的执着,本质或许就是对父权制的执着。即便在现实中,男同性恋依然习惯将自己套入异性恋范式,以“攻”代表性交中的插入方,代表性主体,而一旦成为性主体,仿佛就必须拥有一切男性特质,阳刚、主动、侵占、勇敢。以“受”代表性交中的被插入方,代表性客体,成为性客体,就意味着“女性化”,柔弱、敏感、缺乏安全感,需要被保护被宠爱。

《到了30岁还是处男,似乎会变成魔法师》剧照

性角色与性格、社会角色强绑定,是因为我们默认性主体就必须具备男性特质,性客体必须具备女性特质。女性对耽美作品的喜爱,或许是因为她们无法在当下主流的以异性恋为主题的文艺作品中寻找到自己认可的女性角色,寻找到一位能与男性平等扶持,而不是靠谄媚男性或陷害男性上位的女性角色,寻找到一位不是被塑造成娇弱公主或心机毒妇,而是一位开朗坚强的女性角色,寻找到一位能与男性在职业技能上角逐比拼自食其力,而不是只能依附男性为男性生儿育女的女性角色。

耽美作品中更纯粹更真挚的,剥离了性别歧视的爱情,成为女性对幻想中的爱情的投射。

女性在哪里才能发泄情欲

其次,女性通过耽美作品表达自身的觉醒与反抗,不仅体现在作品对爱情的描写上,也体现在对性爱的描写上。耽美作品中的性爱描写往往比一般男女恋情作品多,耽美作品中的性爱,或许是其女性作者与女性读者宣泄欲望的出口。

性是属于男性的,男性可以在公开场合谈论黄色笑话,而女性如果稍微表达自己的性欲,则会被扣上“荡妇”或“不守妇道”的帽子。男性看色情影片理所当然,女性则不敢也不能过分表达,女性的欲望,只有在对男性表露正当爱情或是配合男性进行生育时,才算合情合理。

传统色情影片或小说也不是为女性服务,而是为男性服务,在那些作品中,男性是霸道的,是强势的,是主动的,女性是柔媚的,是弱势的,是被动的,甚至,作品需要编造女性在性行为中的“下贱”、“淫荡”,将女性比作男性泄欲的工具,来满足男性的快感,女性阅读或观看这些作品时,不仅带有耻感,同时会带有反感。

女性宣泄欲望的通道几乎都被堵死,直到耽美作品出现。在观看或阅读耽美作品中两位男性的性爱场面时,女性是旁观者,是抽离者,男男性爱中,没有女性的参与介入,女性就能在一定程度上消除观看男女性爱时,因代入感而产生的羞耻和厌恶。

耽美作品中的性爱,不会对女性造成心理负担,也与生殖无关。并且,性爱双方的都被作者刻画成英俊阳光,有颜值有身材有品位的“完美”男性,供女性观看与幻想,女性不再被当做观看的客体,而是成为主体,观看男色,消费男色。

对女性来说,这是一个近乎完美的泄欲出口。

《以你的心诠释我的爱》剧照

同耽美作品中对男男恋情的描写一样,对男男性爱的描写也经历了刨除男女刻板印象的转变。

一开始,攻永远是主动的一方,是插入的一方,受永远是被动的一方,是被插入的一方,在性行为上,攻是强悍的,受是充满媚态的,到了后期,“互攻”成为耽美作者与读者更偏爱的性行为模式,受不再像女性一样,一味处于被动,卑躬屈膝去配合攻的侵占,而是互相占有,互相主动,共同享受性的欢愉与平等。

女性确实可以通过观看耽美作品中的性爱描写来抒发情欲,但在这些作品中,女性的身体都是缺席的,也就是说,女性需要通过观看一场没有女性参与的性爱,才能摆脱耻感和反感。这何尝不是一种黑色幽默?

被嫌弃的腐女

尽管耽美作品越加流行,腐女如今也并不是一个容易被主流接纳的群体,异性恋男性轻则会质问她们为什么可以对一场没有女性参与的恋爱或者性爱着迷,重则以“恶心”、“脑残”等极具羞辱性的话术对腐女进行攻击。

这种反感,本质是源于异性恋男性对男性同性恋情的反感。

异性恋男性的恐同心理往往比异性恋女性更加严重,社会对性别的建构,让异性恋男性习得了一种以男性气概为信仰的团结性,成为一个紧密的男性同盟。为了保护自己的性主体地位,稳固男性同盟,异性恋男性会把一切他们判读其不是男性的人排除在外,包括女人与男同性恋,女人被排斥的原因显而易见,而男同性恋之所以被排斥,是因为男性同性恋情会让其中一位男性变成性客体,男性担心自己沦为性客体,担心男性同盟中出现类似女性的异类。

与耽美作品大受资本亲睐相对照的,是女性同性文艺作品的稀缺,这里所指的稀缺,包括数量上的稀缺,也包括声量上的稀缺,我们很难见到一部女性同性题材的影视作品备受欢迎,其背后,同样和男性霸权不无关系。

文艺创作者如何才能更具有女性主义视角,文艺作品的受众如何才能摆脱性别霸权的眼光,或许是我们需要长期探索的问题。

我写的可能都是错的

感谢



转载请注明:http://www.lqapa.com/jbtz/1204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