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舌系带短缩 > 基本特征 > 筠连老干微刊第7期
筠连老干微刊第7期
第7期
为
霞尚满天
莫
道桑榆晚
本期导读
《岁月流金》
☆热血忠魂系长空教坛勤耕育桃李
——筠连县景阳中学离休教师张立生平
《工作动态》
☆筠连县老干部局举办脱贫攻坚专题讲座
☆栋梁工程助学金发放仪式举行
《健康养生》
☆秋季养生,燥为秋季六节气的主气
壹
热血忠魂系长空教坛勤耕育桃李
——筠连县景阳中学离休教师张立生平
张帆
厶
张立原名邓成,男,年9月生于筠连县城,大学文化,年2月参加革命工作,年从筠连县景阳中学离休,享受副县级待遇。年12月在宜宾病逝。
张立早年在筠连和宜宾求学,年考入叙联中就读。年,考入已内迁到宜宾李庄的同济大学,在同济工学院机械专业学习。此时,抗日战争已全面爆发多年,进入艰苦异常的战略防守阶段,大片国土失守,年,日寇入侵贵州,独山沦陷。在这国家民族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大批青年知识分子响应国家号召,投笔从戎,穿上军装,走上了抗日救亡的道路。年,在李庄同济大学校本部(今李庄慧光寺)的大院内,名热血青年知识分子,为了民族的独立和解放,由同济学子转变成为抗日救亡的战士,他们在这里庄严宣誓,告别老师同学,告别父老乡亲,毅然踏上征途。张立便是其中的一位。
张立入伍以后,首先参加了一年多的新兵培训。此后,经严格考试选拨加入了中国空军,被分配到杭州笕桥航空学校接受近三年的飞行训练,主要科目包括飞机机械构造、飞行通讯、飞行驾驶等科目。年2月,在笕桥航校的中共地下党员谢晴宇(后任解放军某航校校长,年在武汉病逝)指引下,张立等3名向往光明的飞行员,由中共地下党组织精心接应和掩护,穿过国民党的层层封锁线,辗转到达东北解放区的吉林省长春市,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部队的一员,被安排在东北民主联军航空学校(又称“东北老航校”)工作。
东北老航校,是共和国人民军队第一所航空学校,被称为“捡破烂”办起来的航校。建校初期的航空器材,都是日军仓皇逃窜时遗留的大批残缺不全的破旧飞机及其残骸、机场设施等。这些“破烂”是部队官兵和东北各地民众经过几个月千辛万苦收集来的。此外,还接收了苏联援助的部分飞机。这些,成为当时航校的全部家当。在东北老航校期间,张立继续完成了飞行训练的所有科目,成为一名飞行理论和驾驶技术完全合格的飞行员。此后,工作重点转为军事飞行理论及机械构造的研究和教学工作,先后在训练处担任助教、教员、股长等职。老航校创办初期条件极差,没有教材教具,而学员大多是从陆军调来的战斗英雄,他们英勇无畏。但文化水平低,难于理解高深的飞行原理、机械构造知识,对于类似这么大的铁家伙能飞上天的道理,实在难以领会。为此,张立在那些飞机残骸和废弃物中寻找合适的部分,巧妙制作多个教学模型,向学员演示飞行原理、机械运行形态,直观的教学方法大大提升了教学效果。同时,航校没有一本系统的、完整的教材,张立发挥自己在同济大学学习期间掌握的机械专业知识,以及自己多年飞行实践和在笕桥航校学习的机械知识,呕心沥血,终于自己编撰完成了飞机机械构造基础教材。深入浅出的内容,受到学员的普遍好评,也得到学校的高度肯定。在航校其间,张立三次荣立三等功,并被空军政治部授予“功臣证”、“立功证”。年,被确定为航校代表,出席中央军委在北京召开的空军航校教学积极分子代表大会,受到中央军委和空军领导的集体接见。
东北老航校的存在只有三年多时间。后来人民空军在此基础上不断发展壮大,建立了更多的航校。但航校在短短三年零九个月时间里,培养出了多名飞行员和各类航空技术骨干。抗美援朝期间,涌现过王海、张积慧等一批战功显赫的飞行员,他们击落美国王牌飞行员的壮举,震惊中外,他们就是当时东北老航校所培养。这批飞行员和或航空技术骨干后来大部分成为建设人民空军、创办和发展中国航空事业和民航事业的骨干力量。在东北老航校的建设史上,张立付出了自己应有的努力和贡献。
年,张立调到位于西安的第十一航校,继续从事自己喜爱和擅长的航空理论教育工作,主要讲授飞行原理、飞机机械构造知识等,任飞机构造教员、理论训练处助理员等职,正连级,年被授予上尉军衔。
年,受反右斗争扩大化的影响,张立被错误定性为“中右”,被资遣复员(后纠正为转业)回到筠连。张立被安排在巡司铁厂,承担高炉设计等工作。在此期间,他没有因政治上的挫折而消沉,而是全身心投入到家乡的地方建设中,还无私地将全部复员安家费多元(当时一般干部月工资只有30元左右)无偿借给铁厂作为创建资金,为巡司铁厂的建设提供了宝贵的资金支持。年,在其本人的主动要求下,步入教坛从事教育事业,先后在一完小、双河中学、景阳中学任教,担任过中学语文、外语、物理、化学及地理等学科教师,直至年离休。张立23年从教生涯,勤耕不辍,培松育柏,桃李芬芳。
张立同志在解放军航空学校从事党的空军事业10年,回乡后从事党的教育事业20余年,在各不同的岗位上可谓兢兢业业,任劳任怨。他的一生,是默默奉献的一生,也是充满坎坷的一生。在新中国航空事业刚刚起步的重要阶段,当他以满腔的热忱投入热爱的飞行训练工作时,却在年的“整风反右”运动中被错误定性为“中右”,并被作了复员处理。年,空军第十一航对张立作了甄别平反,但此时他已离开部队回到阔别多年的故乡筠连小城,而当时地方上并未及时予以落实部队的政策。因此,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张立受到严重冲击,被错误揪斗和批判,饱受不公正对待。直到年,十一航校与中共筠连县委遵照中共中央拨乱返正的精神,张立才得以完全落实政策,恢复政治和经济待遇,彻底平反。对于历史原因造成的个人得失,张立同志亦能正确对待。
张立热爱生活,爱好广泛,尤其爱好诗词书画,作品曾在省委老干部局组织的书画展中展出,诗词作品在宜宾老年诗画研究会的刊物中常有刊载。离休以后,积极参与县上组织的门球、象棋比赛,是筠连老年体育事业的积极参与者和倡导者。
注:此文为张老亲属所述。由于年代久远,纰缪在所难免,敬请理解!
贰
gongzhoudongtai
?.?~?..?
筠连县老干部局举办脱贫攻坚专题讲座
为更好地促进老干部助力脱贫攻坚,用自己的丰富经验发挥余热,为党和人民事业增添正能量。近日,筠连县委老干部局举办了脱贫攻坚专题讲座,邀请了县工业园区经济发展策划局局长易定海为全县离退休干部作专题报告,讲座由县委组织部副部长、老干部局局长王玉主持。
易定海局长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的奋斗目标,系统分析了我县当前脱贫攻坚的形势与任务,详细介绍了我县脱贫攻坚“五个一”、“一低五有”、“五个一批”等内容,并总结了我县在建立台账、产业发展、三大保障等方面的先进经验。整场讲座观点鲜明、内容丰富,既有深入浅出的理论阐述,又有具体事例的实践证明。
老干部们感受很深,纷纷发表意见:一是坚持六个精准,加大扶贫工作调研力度,特别是对扶贫专项资金的调查,确保扶贫资金管理和使用规范。二是抓好产业发展,结合筠连实际,发展优势茶叶产业,打造特色品牌,拓宽外部市场,努力增加茶叶附加值。三是加强技术培训,分层次对贫困户开展农业技术培训,增加产业生产技术含量,提高贫困户脱贫致富能力。
栋梁工程助学金发放仪式举行
8月24日上午,筠连县第十届栋梁工程扶贫助学公益活动第一批助学金发放仪式在县会议中心举行。县委副书记、县关工委主任、县栋梁工程领导组组长李小林,县委常委、县关工委副主任贾圣君,县人大副主任郑世筠,县政府副县长、县关工委副主任、县栋梁工程领导组副组长王永红,县政协副主席、县关工委副主任叶宗勇,县关工委执行主任张连昭、常务副主任李家明、李友钧出席仪式。
发放仪式上,王永红同志宣读了《筠连县栋梁工程领导组办公室关于对郑会才等62名同学发放第十届栋梁工程扶贫助学公益活动助学金的通知》。学生代表赵强宣读了栋梁工程受助对象承诺书,受助学生代表陈亭宇和学生家长代表乔仁凤做了大会发言。陈亭宇同学在发言中代表受助学生郑重承诺:从现在开始,我和同学们将以百倍的信心、千倍的努力、万倍的感恩来更加努力学习,我们不会辜负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对我们的期望,更不会忘记今天铭刻在心中的这份感动,“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当来日饱读诗书,学富五车成为有用之才时,定会造福桑梓,将今天的感恩延长加固,报效祖国,努力争做国家栋梁之才。受助学生家长乔仁凤在发言中谈到,我家共六口人,是建档立卡贫困户。一直以来,为了一家人的生计,我和丈夫在外打工。然而今年3月,我的婆婆不幸遭遇车祸,导致终生致残,无法自理,已负债累累。而大女儿就读于四川工商大学,小儿子在筠连中学上学,今年我的二女儿罗玲在筠连中学以分的高考成绩被东华大学录取,而一家人在欣喜之余,不禁为孩子的学费而担忧,幸而栋梁工程及时向我们伸出了援助之手,给我们这些贫困的学子们送来了温暖和希望。我们一定教育孩子常怀感恩之心,努力学习,不断进步,以实际行动,回报社会,实现人生的价值。
最后,李小林同志代表县委、县人大、县政府、县政协向62位同学表示热烈的祝贺!向热心资助莘莘学子的爱心单位、爱心企业和爱心人士表示崇高的敬意!向辛勤工作在栋梁工程助学公益事业岗位上的老同志、志愿者、工作者表示衷心的感谢。李小林就进一步抓好抓实栋梁工程扶贫助学公益活动,要求各级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充分认识开展栋梁工程助学的重要意义;要密切配合,努力把栋梁工程助学工作做得更好。并向同学们提出四点希望:一是希望他们勤奋学习,打牢基础,把党和政府的关怀,把社会各界的关爱转化为勤奋学习、刻苦钻研的内在动力,筑牢基础,勇攀高峰;二是希望他们志存高远,不忘初心,坚持自立、自强、自勉的人生态度,以只争朝夕的求学精神,发奋图强的进取意志,在逆境中奋起,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三是希望他们常怀感恩之心,常存感激之念,在学有所成之日,不忘回报家乡、奉献社会;四是希望他们认真履行“栋梁工程”助学金承诺书约定的义务,及时向县栋梁办反馈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情况,积极参加县栋梁办组织的相关活动,实现从“受助”到“自助”再到“助人”的积极转换,将栋梁工程的善举发扬光大。
截至8月24日,筠连县栋梁工程扶贫助学公益活动共收到个单位(职工)捐款,共募集栋梁工程资金42.万元、县关爱基金7.万元。为认真落实县委、县政府精准扶贫的工作要求,今年栋梁工程资助范围有所放宽,学历要求由本科延伸到专科,家庭条件由建档立卡贫困户、城乡低保户扩大到因病、因灾致贫的特殊困难户,使更多的寒门学子实现大学梦。第二批受助学生助学金将于9月10日前发放。
叁
健
康
秋季养生燥为秋季六节气的主气
记者:谢文竹/通讯员:于伟
立秋之后的仍然残留着夏季的高温,总是天晴少雨,气候干燥,此时人们易感受秋燥,损害人体的津液。那么,怎样才能把握住秋季的节气特点,照顾好自己的衣食住行呢?
为此,医院中医内科龙惠珍主任。她指出,立秋刚过,天气以燥热为主,防暑仍是重点。但是昼夜温差加大,要注意其变化。同时。肺主秋气,所以秋季要谨防肺燥。饮食方面,以润燥养肺为宜。
燥为秋季六节气的主气
秋季是夏季到冬季的过渡季节。俗话说“一场秋雨一场凉”,在《黄帝内经》中有这么一段,“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描述了夏季的炎热逐渐褪去后随之而来的是秋高气爽、地明净的气候。
《管子》云:“秋者阴气始下,故万物收”。句中“收”字包含了两层含义:一指时至金秋,万物成熟,果实累累,是收获的季节:二指秋季干树落英,万花凋零,是敛肃的季节。
龙惠珍主任说,中医认为,燥为秋季的主气。秋季天气收敛,其气清肃。气候干燥,失于水分滋润,自然界呈现一派肃杀景象。燥气太过,伤人致病,则为燥邪。
燥邪伤人,多自口鼻而入,首犯肺卫,发为外燥病证。初秋尚有夏末之余热,久睛无雨,秋阳以曝,燥与热合,侵犯人体,发为温燥,深秋近冬之寒气与燥相合,则发为凉燥。
秋季应以养阴润燥为主
早在《黄帝内经》中就已提出“天人相应”的重要养生理念,如“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在春季和夏季,人们要养护自己的阳气,不要吃过于生冷的食物,这样在秋冬季节来临时就可以抵御严寒;而在秋冬季要滋养人体的阴液,这样才能为来年的健康打下坚实的基础。
龙惠珍主任说,中医认为人体的呼吸由肺气来支配,鼻孔则是肺气出入的地方,而皮肤的润泽可以反映津液的虚实。同时,按照五行属性,肺与秋季同属于金,所以在四季当中,唯秋季最易损伤肺气及津液。所以,秋季容易发生口干、舌燥、目涩、鼻衄、干咳少痰、皮肤粗糙、大便干结等症状。因而防肺燥十分重要。
在中医养生中,不仅提倡“天人相应”,更强调“形神共养”。就是在顺应自然气候变化的同时,也要注重精神、睡眠的休养。如在秋季,早晨太阳出来后就应当起床,有助于人体阳气的升发,保持一天充沛的精神;而晚上应当早些休息,避免外出沾染露水,运动要注意以静为主,不宜做过多剧烈、发汗的运动,同时要调养生息,使自己心智平和,不做妄想,不发怒。这样也是顺应秋季的养生方法。
秋季养生之衣食住行
衣
龙惠珍主任说,虽然民间有“春捂秋冻”的说法。但是对干体质虚弱,卫外功能减弱的人群(尤其是老人儿童)不能盲目遵从,要根据气候的变化及时增减衣物。
另外,对身体的不同部位要区别对待。腹部、脚部、颈部和肩部一定要注意保暖。上腹受凉易引起胃部不适,下腹受冷易诱发女性痛经和月经不调。
秋季穿衣建议遵循“白露身不露,寒露脚不露”的原则,随天气变化逐渐增添衣物。但添衣勿太多太快,要在保证身体健康的同时提高自己的抗寒能力。
此外,立秋过后,昼短夜长,昼夜温差也开始逐渐变大。也许白天还是高温酷日,可到了夜里却会有丝丝凉风袭来。所以要及时增减衣物,以防止因昼夜温差而引起的感冒等疾病。
食
秋季养生以“滋阴润燥”为主,因而在食物方面应以“养阴润肺去燥”的食物为宜。根据中医学理论,肺脏对应五色之白色。因此,秋季吃些白色食物可起到一定的润肺作用。比如:白萝卜、白菜、冬瓜、百合、银耳、莲藕、莲子等食物;此外,还有芝麻、蜂蜜、荸荠、葡萄、梨、柿、菠萝、香蕉、乳品等柔润食物。
在药膳调补中可加入诸如沙参、百合、麦冬、枸杞等滋阴润燥之品。同时,立秋过后饮食上要尽可能少食用葱、姜、蒜、韭、椒等辛味之品,不宜多吃烧烤。对于脾胃虚寒之人可多食白莲、山药、扁豆等。
值得—提的是,立秋之后,我国大部分地区尤其是北方地区有“贴秋膘”的习俗。然而不同体质的人群适宜不同种类的滋补之品。.阳虚者多见形寒怕冷,手足不温,小便清长,舌淡胖等症状。食补应以羊肉、韭菜等为主。例如:当归生姜羊肉汤对阳气虚的老年人比较适宜。
阴虚者多见潮热盗汗,手足心发热,口干,舌红等症状。食补应以鹅肉、鸭肉、肉藕、银耳、芹菜、菠菜、猪肝、芝麻等为主。
气虚者见体倦乏力,少气懒言,不思饮食,舌淡苔薄白等症状。食补可选用山药、鱼类、黄豆、大枣、莲子、桂圆等。
血虚者多见失眠健忘,面色萎黄,月经量少色淡,口、舌、唇、指甲色淡等症状。食补可选用猪肉、鸡肉、动物肝、红枣、骨头汤等。
秋季进补并非多多益善。建议进补时从小量开始,根据自己的感觉适量递增,以精力充沛食欲正常、浑身舒服为合适。但食疗不能完全代替药物治疗,如感到身体明显不适,医院就诊。
南方地区立秋过后天气仍然以暑热为主,人体的脾胃功能相对较差,过早进补易引发上火、腹泻等病症。因而南方地区的居民“秋补”最好选在深秋,天气转凉之后。当然,最重要的还是要因人、因时、因地制宜,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养生方法,且不可盲目跟从。
住
《内经》有言,秋天作息时应“早睡早起,与鸡俱兴”。深秋季节,气候虽较寒冷,但也不能终日闭户或夜间蒙头睡觉,要养成开窗而居,露头而睡的好习惯,要保持室内空气流通,以利减少呼吸道感染、头晕、疲倦等症。
龙惠珍主任建议,睡眠时间以7到8小时为宜。夜半子时(23点至次日凌晨l点)为一天中阴气最盛之时,因此应在子时以前入睡,以便在子时进入最佳睡眠状态。
行
秋高气爽,正是开展各种运动锻炼的好时机。此时,要注意耐寒锻炼,以增强机体适应多变气候的能力,提高机体的抗寒、抗病力。
龙惠珍主任认为,秋季的体育锻炼宜选择清晨空气清新、环境安静优美之所,尤以晨间林荫道旁锻炼为宜。锻炼的强度应循序渐进,持之以恒,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年老体弱者以打太极拳、慢跑、散步等轻型运动为宜。适度运动,以轻微出汗为宜。
避免运动过于剧烈而引起大汗淋漓,从而降低机体的抵抗力。运动时,应根据户外气温变化来增减衣物,衣服可酌情穿薄些,以避免出大汗,也利于提高耐寒能力。
防病
初秋保健应注意设“三防”——防中暑、腹泻、过早进补。
立秋已过,但“秋老虎”带来的高温炎热还将持续一个多月。再加之秋季天高云淡,紫外线照射强度大,“中暑”的余威仍在威胁着人们的健康。进行户外活动时要做好防晒措施;及时补水,不要等口干舌燥时才喝水,运动后喝点淡盐水,补充在运动过程中流失的盐分;不宜空腹运动,因为空腹时易中暑;户外活动中如果觉得不舒服应立即停止,并到阴凉处休息。
盛夏酷暑,人们胃口较差,脾胃功能减弱。进入初秋后,饮食稍不注意,很容易引起腹泻,特别是老人和小孩。日常饮食需注意卫生,不宜大量进食大补或难消化类食物,加重肠胃负担。少吃生冷、辛辣、油腻等刺激性食物:淡水生鱼片合较多寄生虫,不提倡吃。小孩体质较弱,容易感染轮状病毒,一旦出现高烧、腹泻、脱水明显等症状,应及时送医。
需要注意的是,良好的心态对健康至关重要。学会释放压力,保持平和乐观的心态。
网传养生法不可盲信
关于秋季养生,网上有“秋不食姜,秋瓜坏肚”的说法。意思是说,秋季最好不要吃姜和瓜果,这真的有科学依据吗?
龙惠珍主任认为,秋不食姜,秋瓜坏肚并不是指绝对一点都不能吃。秋日气候干燥、燥气易伤肺,而生姜属于辛辣食燥物,又属热性,过多进食辛温的生姜容易产生内热,日久出现“上火”的症状,因而肺燥、便秘人群不宜食用。而瓜类,如丝瓜、西瓜等具有利湿利尿功效的瓜果多在夏季成熟,可以祛湿、排毒。但深秋气候转凉,多食瓜果易损伤脾胃。因而,脾胃素虚的人群不宜多食。
除了姜外,秋季还要少吃辛辣烧烤类的食品,包括辣椒、花椒、桂皮、葱等热性食品,以免食后上火,加重秋燥的危害。
“中医讲求饮食顺应时节,建议大家秋季可根据自身情况适当吃应季水果,如梨、葡萄等,如自己本身已经有大便稀的情况,生冷的瓜果就应避免食用,以免加重症状。因此,任何养生方法都不能一概而论,应根据自己实际情况选择适宜的养生法。”
(文章来源:《中国养生网》)
养
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