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您的当前位置:舌系带短缩 > 相关医院 > 一场从武汉到南京的生命接力

一场从武汉到南京的生命接力



武汉封城之下,救护车护送,湖北、安徽、江苏三省警车一路接力,目的地——南京。

再弱小的生命都有活下来的权利,即便在全国疫情蔓延的最严峻时刻。

“我家孩子的这条命,是南京医生给的。”武汉人晏义威说。两个月前,他刚出生的孩子小辰刚罹患皮罗综合征。非常时期,一家人被困在武汉,几度绝望。

但很快,千里外的南京,向他们投去了希望之光。

1

1月22日晚上21:40,晏义威的老婆生了,男孩,顺产,“一个小时不到就生出来了”。

但很快他发现,孩子呼吸不畅,痰多,嘴唇发紫,容易呛奶,8个小时里只吃进5毫升奶,检查发现,孩子血氧饱和度和血糖值偏低。当地医生诊断,孩子患有皮罗综合征、先天性喉软化、先天性心脏病等多种疾病。

皮罗综合征:皮罗综合征又称小下颌-舌下垂综合征,即小颌和舌根后坠,是腭裂的一种,属于先天性疾病。本病症以新生儿、婴儿时期的先天性小颌畸形、舌后坠、腭裂及吸气性呼吸道阻塞为特征。

情况越来越糟,还没两天,小辰刚完全无法进食。“奶喂进去,全部从鼻孔和嘴巴里流出来,整个脸都是紫的。”上呼吸机、营养注入,婴儿的命保住了,但由于婴儿本身下颌小,舌头缩在里面,堵住了呼吸道,一次不小心吞咽就可能造成窒息,手术是最好的解决办法。

患儿晏辰刚

医院供图

经过多方咨询,晏义威了解到,医院是国内极少数具医院,约90%的儿童皮罗综合征患者都在这里得到救治。

手术有了希望,现实又把人打回谷底。当时正处在新冠肺炎疫情最严重的时期,武汉全面封城,各地严控人员进出,跨越上千公里去南京,沿途要经过湖北、安徽、江苏三个省份,这几乎不可能。

得知这一情况,南京、武汉两地卫生管理部门和疫情防控指挥部立即联动,商讨转运事宜。江城早已全民皆兵,铜墙铁壁,如何获得许可出城?父子俩都来自武汉,如何确保他们无接触史,且没有被感染?到了南京后,又如何保证市民们的生命安全,并尽可能不带来恐慌?

生命是最大的政治。在治病救人面前,许多“铁律”被“破例”。

在武汉,晏义威和小辰刚接受多次核酸检测,确认为阴性,当地打开短时生命通道,发放特殊通行证,允许负责转运的救护车出城。

在南京,市卫健委高度重视,医院做好收治准备,烧伤整形外科、麻醉科、外科重症监护室等多个专家组根据远程传来的CT图像和检查单,开展提前会诊,光是进城、入院、上楼的路线方案就前后设计了五次。

1月24日下午1点,乘坐着当地医疗机构提供的救护车,在两名医生和一名护士的专业陪同下,晏义威和小辰刚踏上了来宁之路。

患儿抵达南京

医院供图

封闭的卡口被一次次打开,护送的警队呼啸着一次次出动,6个小时后,他们医院河西院区,小辰刚经由特殊通道,来到病区里专门开辟的房间。

这是另一场战斗,在死神手下抢出生命。

2

“呼吸频率快,营养状态差,能明显听出患有肺炎。”双手从救护车抱下孩子,见到孩子的第一眼,医院外科重症监护室主任陆巍峰的心紧紧被揪住。

医院详细检查,小辰刚被确诊为皮罗综合征、新生儿肺炎、声门狭窄、舌系带过短、心肌损害等多种疾病。

外科重症监护室立刻对患儿进行全方位密切监护,吸氧、电暖箱保暖、抗感染、雾化吸入营养支持,可以上的手段全上,组织了烧伤整形科、麻醉科、呼吸科及重症监护专家会诊。

期间,小辰刚情况再次恶化,最低心率下降到50次/分,指脉氧下降,双肺听诊呼吸音弱,一个晚上呼吸暂停六次。

手术刻不容缓。3月4日下午4点,医院派出“最强阵容”,由烧伤整形外科主任沈卫民团队和麻醉科主任费建合作,为患儿开展双下颌延长器植入术。

3月4日患儿刚手术后回到外科重症监护室

医院供图

首先遇到的麻烦是插管。皮罗综合征患儿大多是困难气道,口腔狭小,再加上舌头堵塞,很难插进去。“十几年前我院从事国内最早的几例双下颌延长器植入手术,麻醉师跪在地上插了七八个小时才成功,整台手术做了十几个小时。”沈卫民说。

正式手术时,需要截断面部双侧的下颌骨,在下颌骨上安装两枚钢制延长器,随着骨头的恢复生长,逐渐扩大口咽腔容积,从而解除患儿舌根后缀的问题,缓解呼吸和喂养困难,恢复下颌外形。

这又何尝容易。“出生刚一个多月的患儿,骨头又薄又脆,特别是负责咬合的下颌骨部位呈弯曲状态,有一定张力,在哪里切开,如何下钉子,怎样避开血管神经,都有讲究。”沈卫民从事烧伤整形科工作三十多年,此类手术开过不下刀,但面对这样的中重症患者,仍然如履薄冰。“一旦手术中出现过多的出血和较大的损伤,对于新生儿来说就是致命的。

再加上小辰刚是从武汉过来,手术室里的所有人都穿上了三级最高防护。层层手套裹在手上,没了平日的手感,从截骨到缝合,全靠经验。

历时一个多小时,手术顺利完成。3月13日,小辰刚顺利脱离呼吸机,改为鼻管吸氧,病情稳定。3月18日,小辰刚转入普通病房进一步治疗。

“面对中重症患者,本身就是在和死神抢生命,尤其是在疫情特殊时期,对我们就是一场战争,我们必须打,也坚决要打赢!”医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王倩说。

3

“感谢南京市党委政府,感谢南京市卫生部门,感谢医院,感谢沈卫民老师……”坐在病区外的走廊里,晏义威细数一路走来帮助过他的所有人,一一表示感谢。

一个多月前,他还在为了孩子的病来回奔波。他给当地卫健委、医院和市长热线挨个打电话,并把求助信息发到了病友群、微博等多个社交平台,几百字的段落里,感叹号出现了八次。

武汉交通管制,他骑着那辆充满电也跑不到10公里的旧电动车,医院和政府多地。没电了就停在路边,找辆共享单车继续骑。由于戴着口罩,眼镜片上起了雾气,碰上下雨下雪天更是看不清路况。他索性把眼镜摘掉放在兜里,骑了没几下就被窝断。眼镜店又全部关门,他只能找来胶布缠上。

最无助的时候,家里氛围低沉,不敢当着家人的面哭,这个37岁的大男人跑到外面流泪。

“打听了许多人,给我推荐了医院医院,但由于种种原因,南京成了我唯一的希望!”

确定晏义威父子将要就医后,南京市卫健委立即协调,要求建邺区卫健委为二人来宁创造条件。晏义医院,就立刻接受身体检查,并就近安置在爱心酒店,进行医学观察。“小医院,我这心就放下了一大半。”

医学观察期间,从主治医师、护士长到当班护士,每天都给他通电话,通报小孩病情。手术顺利只是第一步,后期的护理仍十分重要。医院专门派出五名护士,每隔6小时倒一次班,专门护理。

3月26日患儿在烧伤整形科普通病房

医院供图

刚做完手术的小辰刚仍要通过鼻饲管进食,从浓度到温度再到量,护士们都精细把控。戴在嘴里的延长器怎么清洗,孩子吃奶噎住了怎么拍嗝,让初为人父的晏义威不知所措。护士长马蕾亲自上手,手把手地教。

经过精心护理,如今,小辰刚的体重已经增长到9斤,切口和呼吸道恢复状态都很好,再住几天就可以顺利出院,回到武汉。

“我们是从武汉过来的普通家庭,能在南京得到这么好的照顾和帮助,实在没想到,唯有感谢!”

重点阅读推荐

那一夜,这人值得南京人说声“谢谢”

提振消费南京放大招!这个区鼓励干部带头“吃喝“

50个身份20个

转载请注明:http://www.lqapa.com/xgyy/1045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