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舌系带短缩 > 相关医院 > 孩子讲话叽叽呱呱,怎么好多听不清楚咋办
孩子讲话叽叽呱呱,怎么好多听不清楚咋办
温岭市妇幼保健院儿童康复门诊,4岁的洋洋妈妈带着孩子着急地说,“医生,我家孩子讲话不清楚,都说是舌头下面的筋有问题,可医院口腔科说没问题,到底什么问题快帮我看看。”
在我们儿童康复门诊中,经常会碰到小朋友发音不清等一系列问题,让家长非常头疼。其中有一些孩子讲话是家人还能听清理解,外人就好些听不懂了,有些则是熟悉的家人听了都要“云里雾里”了,“说的啥”——不明白!
发音不清,医学上称之为构音障碍。那什么是构音障碍呢?
构音障碍是指由于构音器官先天性和后天性的结构异常,神经、肌肉功能障碍所致的发音障碍以及虽不存在任何结构、神经、肌肉、听力障碍所致的言语障碍,表现为发音困难、发音不准、咬字不清、音调及速度、节律异常和鼻音过重等言语听觉特征的改变。
构音障碍包括运动性构音障碍、器官结构异常所致的构音障碍(如唇腭裂、舌系带的短缩)、功能性构音障碍。
今天,我们主要跟大家分享一下多见于儿童的功能性构音障碍。
Part1:功能性构音障碍是什么?
01功能性构音障碍
功能性构音障碍(机能性构音障碍)是指发音错误表现为固定状态,但找不到明显原因的构音障碍。多见于学龄前儿童。
02
原因
目前还不清楚功能性构音障碍的原因,一般认为是幼儿在学习发音的过程中因某种原因学会了错误的构音动作,且形成习惯。特别是2~4岁正处于语言发展时期的孩子,容易造成发音的异常,且此阶段孩子大多数不会注意到自己的发音错误。有些研究资料显示功能性构音障碍主要与儿童语音的听觉接受、辨别、认知因素有关。
Part2:功能性构音障碍的症状?
01替代音
会以其他音代替原来的发音,例如把「p」念成「b」,「跑步」就会说成「饱步」;把「g」念成「d」,「外公」就会说成「外东」;把「t」念成「d」,「兔子」就会说成「肚子」;「c」说成「k」,「草莓」说成「考莓」。
02
省略音
在发音时将语音简化,而通常是省略第一个音,例如把「月亮」说成了「月样」;把「花朵」说成了「蛙朵」。
03
歪曲音、附加音
和省略音正好相反,而是在原本的发音中加入错误或不必要的音。例如把「吃饭」说成「出换」。
正如前文所讲,有时孩子错误的发音多了,讲话真的是别人听不明白,尤其孩子如果幼儿园小班后还存在这种状况,那以后的讲故事、朗读效果将会受影响,可能会受到同学取笑,影响孩子自信心。
Part3:功能性构音障碍如何进行训练?
家长们可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口腔功能训练:
1、改变食物性状,将细碎食物改成大颗粒,多给与孩子咀嚼的机会。
有的家长喂养孩子时只提供细软的食物,避免吃粗硬的食物,导致孩子的口腔咀嚼运动少,口腔肌肉力量不够,从而影响发音功能。
其实当孩子长牙齿时,就应该开始训练他的咀嚼能力,同时可帮助牙齿发育及口腔肌肉发展,尤其是在咬碎大块食物时,舌头参与搅拌,也是舌头灵活度的一种训练方式。
2、进行口腔按摩,提高口腔的感知觉
一些孩子的口腔黏膜敏感,不喜欢黏糊的食物,偏食挑食,导致口腔黏膜刺激过少,影响发音功能。对于这些孩子应当进行口腔按摩,降低口腔黏膜的触觉敏感性和增强口腔肌肉的力量,接受不同种类的食物,以锻炼口腔、舌的灵活性。
另外口腔按摩可以借助不同的工具,如海绵刷、硅胶牙刷,软毛刷等。
3、锻炼下颌、唇、舌的运动功能
下颌、唇、舌是口腔运动中重要的三个构音器官。
(1)下颌运动:张口、闭口、下颌前伸、左右侧移;
(2)唇运动:噘唇、咧齿、闭唇、鼓腮;
(3)舌运动:前伸、左右摆动、后卷、环形“清扫”、抗阻运动等。
还可以通过如吹泡泡、吹哨子、吹气球、吹颜料作画等锻炼送气功能;利用舔勺子、舔盘子、舔自己嘴唇等锻炼舌头运动灵活性。通过舌头弹响、嘴唇咂响、漱口等锻炼口舌运动协调性等等。
当然孩子是否存在构音问题,需经专业医生的诊断与评估。口腔功能训练是构音的基础训练,要想达到准确的发音还需要专业的言语康复治疗师的帮助。
(儿童康复治疗师付丹华)
科
室
简
介
温岭市妇幼保健院儿童康复中心是浙江大医院儿童康复的直属分级诊疗单位,也是台州市残疾儿童定点康复机构。团队拥有专业人员20余人,其中高级职称2人,中级职称10人,设施齐全,下设发育评估室、运动训练室、感统训练室、作业训练室、针灸推拿室、理疗室、特教室及康复住院病区等,主要开展:儿童脑发育障碍疾病、语言发育落后、运动发育落后、自闭症、构音障碍、高危儿、脑瘫、骨折后神经损伤及周围神经损伤等康复治疗训练。
本院儿童康复相关医生团队
郑淑红主任医师
门诊时间:周一、周五下午
郑淑红,主任医师,儿童保健部主任,先后至医院等进修儿童保健与儿童康复专科,中国妇幼保健协会儿童疾病和保健分会发育障碍与干预学组委员,浙江省医学会罕见病分会儿童神经肌肉病学组委员,擅长儿童营养与喂养问题、营养性疾病的诊治,儿童早期发展促进、生长发育问题诊治,高危儿诊治及早期干预,儿童语言问题、运动发育落后、发育障碍、自闭症、多动症、脑瘫等诊治。
周爱萍副主任医师
门诊时间:周一、二、五
周爱萍,副主任医师,年温岭市百佳医生,浙江省儿童精神障碍学组委员。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医学院,年在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发育行为科及内分泌科进修,长期从事儿童保健一线工作,积累了丰富的儿保临床经验。专业特色:擅长儿童认知,语言和心理行为的评估和个体化的治疗建议,儿童多动症,自闭症,发育迟缓,语言问题,心理行为问题,学习困难,矮小,性早熟的诊治。
林曦主治医师
门诊时间:周二、周三上午
温岭康复学组成员,优生优育优教指导师。曾在医院康复科和儿童保健科进修,擅长婴幼儿营养、喂养、高危儿干预、儿童发育落后、构音障碍、行为管理等方面。
陈海瑞主治医师
门诊时间:周一上午、周二、周四
主治医师,从事儿科临床工作近10年余,曾先后浙江大医院儿内科及儿童康复科进修1年半,擅长小儿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脑性瘫痪、高危儿早期干预、发育落后等方面的诊治。
丁娜桑医师
门诊时间:周一、周三下午
本科学历,擅长儿童营养及喂养指导、生长发育监测、儿童早期发展指导、构音障碍、语言发育落后、运动发育落后等诊治。
联系电话
-
?..?~?.?~?..?..?~?.?~?..?..?~?.?~?..?..?~?.?~?..??.?~?..?~?.?..?~?.?~?..?..?~?.?~?..?..?~?.?~?..?来源/儿童保健部
编辑/文化与宣传科
审核/周巧敏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