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舌系带短缩 > 相关医院 > 儿童健康藏在宝宝嘴里的这些秘密,妈妈
儿童健康藏在宝宝嘴里的这些秘密,妈妈
“营营说”
“冉冉嘴里生疱疹了,又好似发烧那样个!”
“阳阳又口腔溃疡了,古次好紧要,常日都才哭……”
“医院,其舌头上无知生都密嘢,颜色好奇怪。”
……
最近营营家的小区花园可热闹了,常常听到各种育儿的议论声~~这秋天一到,小朋友跟约好了似的,都嘴巴里闹毛病~
●●●
为啥宝宝容易引起口腔疾病?
婴幼儿的唾液腺发育还不完善,唾液分泌量较少,所以口腔粘膜容易干燥。同时,婴幼儿口腔粘膜柔嫩,血管组织丰富,而他们还完全不懂得保护口腔,常把手指或其他物品放进口中,很容易损伤口腔黏膜,导致细菌入侵。加上秋天本就干燥,上火等原因更是加重了宝宝口腔疾病的危险。
当口腔黏膜受损,细菌入侵,宝宝嘴巴里就会生出上述妈妈交谈中出现的各种奇怪的东西——下面营营就为大家揭秘宝宝嘴里的这些秘密~~
奶渍样的白斑谜底:鹅口疮
鹅口疮是0~6个月新生儿易发常见病,由白色念珠菌感染引起,症状就是在唇内、上颚、舌头上出现乳白色斑膜,形似奶块。随着病情加重,白斑会连成片,宝宝出现口干、烧灼感和疼痛感,因此烦燥拒食。
如治疗不及时,病变可向口腔后部蔓延至咽喉、气管、食道,引起食道念珠菌病和肺部念珠菌感染,出现吞咽困难。
怎么防治?
白色念珠菌不是啥稀罕物,它广泛寄生在我们的皮肤上。妈妈乳头清洁不彻底、手指不干净、乳具消毒不严格,都容易让白色念珠菌趁虚而入。所以平时清洁工作要到位,彻底杜绝感染源头,才是治愈鹅口疮的关键。
新生儿出“牙”谜底:马牙
0~6个月的宝宝可能出“马牙”,“马牙”的学名叫上皮珠。
牙胚是在牙板上形成的,当牙胚脱离牙板生长为牙齿,偶然情况下,部分断离的牙板形成一些上皮细胞团,角化为上皮珠,长期留在颌骨内,其中一部分有可能被排出,于是就出现在牙床黏膜上,成为所谓的“马牙”。
出“马牙”的宝宝会像出牙期的宝宝一样,有烦躁、爱摇头、咬奶嘴甚至拒食等表现,这是因为出“马牙”的位置有发痒、发胀等不适感。
怎么防治?
一般来说,“马牙”不需要做处理,随着宝宝牙齿的生长发育,“马牙”会被吸收或自动脱落。如果“马牙”过大,影响宝宝吸奶,可以在医生指导下用消毒针来进行处理,把“马牙”的内容物清理干净,即可愈合。
捂出来的疮谜底:口疮
口腔溃疡属于口腔黏膜病毒感染性疾病,致病病毒是单纯疱疹病毒(简称HSV)。
还不会吃手的小宝宝发生口腔溃疡,多是由于心脾积热,通俗点说就是吃得多,穿得厚,太受“优待”,以至于干扰到自身免疫系统,使病毒趁虚而入。
怎么防治?
妈妈们平时要注重宝宝的饮食营养搭配,多吃水果蔬菜。还要注意宝宝口腔清洁,保持口腔卫生。少让宝宝吃那些会给口腔黏膜造成刺激的食物,比如过硬的糖、坚果。
说话时含糊不清谜底:舌系带过段
在舌头下面的正中线位置,有一处连接到舌根部的薄膜,在舌头向上卷起时可明显看到,这就是舌系带。
怎么判断是不是舌系带
1.用力伸出舌头时,舌尖不容易超出下牙龈;
2.舌头伸出时,舌尖会变成钝圆形或像“W”型那样中间有凹陷;
3.舌头无法上卷,不易舔到上嘴唇。
怎么防治?
医生建议:舌系带过短最好在1岁前手术治疗。
宝宝学习口语的关键年龄是1~2岁,应在尚未形成模糊发音的习惯前就对舌系带过短进行治疗,否则某些发音一旦养成习惯,就算治愈后也难以纠正。
舌上有“图”谜底:地图舌
6个月~5岁是“地图舌”高发年龄
医学上称“地图舌”为游走性舌炎或剥脱性舌炎,是一种舌部浅层的增生性炎症。“地图舌”集中出现在舌面上,有时在舌缘、舌腹、舌尖等位置也会出现,整体呈现圆形或椭圆形的红色剥落区域,边界清晰,很像地图。
怎么防治?
医生建议:不用太过担心,“地图舌”通常不会恶化,对健康也无大碍,只要没有特别症状出现,一般不用进行特殊的药物治疗,可以等待“地图”自然消失。
有的孩子患“地图舌”后遇刺激性食物会产生轻微疼痛、麻辣感,使用漱口水能有效缓解不适。还有就是平时要注意口腔卫生,勤刷牙漱口,防止因细菌过于集中而出现其他合并感染。
嘴里长疱疹谜底:疱疹性口腔炎
疱疹性口腔炎属于一种急性病毒感染,常见于6个月~6岁儿童。季节交替时节,昼夜温差较大,是口腔疱疹的高发期。
怎么防治?
这种病很少产生抗体,容易再次患病,提高机体抵抗力是唯一的预防办法。
宝宝嘴里出疱疹后,妈妈可以准备些易消化的高营养流食,如莲子羹、水炖蛋、肉沫菜粥等。一边注意给发烧的宝宝控制体温,一边保证宝宝的营养与休息,不要乱用药。
营营碎碎念育儿道路上,妈妈们的经历都很相像,孩子每次身体不适都在催促我们多学习多进步宝宝口腔环境的特殊性决定了口腔疾病的易发性,关于宝宝口腔健康护理,我想提醒妈妈们预防比治疗更重要!
做好清洁工作,确保口腔卫生,避免病菌入侵和发作,这是减少宝宝发生口腔疾病的最有效方式!!
中科医院专家北京什么医院治疗白癜风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