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舌系带短缩 > 相关医院 > 老中医调理在线舌诊学习最全资料三
老中医调理在线舌诊学习最全资料三
老中医调理在线为了传播中医文化,让更多的人了解自己的身体变化,掌握健康生活习惯,特别推出舌诊系列文章,让你学习到真正的中医知识,走上健康之路。好东西要学会分享一下,帮助别人快乐自己哦!
舌诊的概括
一、舌态
●舌态━舌体运动时的状态。
●正常舌态:舌体活动灵便,伸缩自如。
●提示气血充盛,经脉通调,脏腑健旺。
●常见的病理舌态:
舌体痿软,强硬,歪斜,颤动,吐弄和短缩等异常变化。
(一)痿软舌
舌象特征:舌体软弱无力,不能随意伸缩回旋。
形成:气血虚极,阴液亏损→舌肌筋脉失养。
临床意义:多为伤阴或气血俱虚。
舌痿+红绛少苔━外感病热盛伤阴,或内伤杂病阴虚火旺。
舌痿+枯白无华━气血虚衰,
舌红干而渐痿━肝肾阴亏舌肌筋脉失养。
(二)强硬舌
舌象特征:舌体失其柔和,屈伸不便或不能转动,板硬强直。
形成:
临床意义:
●多见于热入心包;
●高热伤津;
●风痰阻络。
舌体强硬
●色红绛少津━热邪亢盛;
●胖大+苔厚腻━风痰阻络;
●言语謇涩+肢体麻木,眩晕━中风先兆。
(三)歪斜舌
舌象特征:伸舌时舌体偏向一侧,一般舌歪在前半部明显。
形成:
肝风内动,挟痰,瘀阻滞一侧经络受阻侧舌肌弛缓,收缩无力+健侧如常→歪向健侧。
临床意义:多为肝风夹痰,或痰瘀阻络所致。多见中风,暗痱,或中风先兆。
●舌紫红势急着━肝风发痉;
●舌淡红势缓者━中风偏枯。
(四)颤动舌
舌象特征:舌体不自主颤动,动摇不宁者。轻、重
形成:
●阴血亏损,肝筋失养,舌脉挛急。
●邪热伤津,燔灼肝筋,筋脉拘急。
临床意义:舌颤动是肝风内动的表现之一。
气血虚衰,阴液亏损,舌失濡养→无力平稳伸展舌体,热极动风,肝阳化风→舌颤动。
●久病,舌淡白+颤动━血虚生风;
●新病,舌绛紫+颤动━热极生风;
●舌红少津+颤动━阴虚动风,肝阳化风;
●酒毒内蕰━舌体颤动。
(五)吐弄舌
舌象特征:
舌伸于口外,不即回缩→吐舌;
伸舌即回缩或反复舐口唇四周,掉动不停→弄舌。
形成:
心脾有热,热灼津伤→肝筋失养,引动肝风→舌脉动摇而不宁。
临床意义:一般属心脾有热。
●吐舌━疫毒攻心或正气已绝。
●弄舌━热盛动风的先兆。
(六)短缩舌
舌象特征:舌体卷短、紧缩,不能伸长,常与舌痿软并见。
临床意义:多为病情危重的征象。
●色淡白、青紫+湿润━寒凝经脉。
●色淡白无华━气血虚衰。
●色红绛+干燥━热盛伤津。
●舌胖大+苔滑腻━脾虚痰浊阻络。
绊舌━先天性舌系带过短影响舌伸出,无辩证意义。
二、舌下经脉
●舌下位舌系带两侧各有一条纵行的大络脉。
●管径≤2.7mm,长度≤3/5(舌尖━舌下肉阜连线)色暗红。
●脉络无怒张,紧束,弯曲,增生,排列有序。
●正常情况下,脉络不粗,极少有分枝和瘀点。
●观察:长度、形态、颜色、粗细、舌下小血络。
●方法:先让病人张口,将舌体向上颚方向翘起,舌尖可轻抵上颚,勿用力太过,使舌体保持自然松弛,舌下络脉充分显露。
1.先查舌系带两侧的大络脉粗细、颜色,是否有怒张,弯曲等改变。
2.再看周围细小络脉的颜色、形态以及有无紫暗的珠状结节和紫色血络。
舌下络脉异常及临床意义:
气血不足→舌下络脉细短、色淡红、小络脉不显、舌色和舌下粘膜色偏淡者;
血瘀:
●舌下络脉粗胀
●舌下络脉→青紫,紫红,绛紫,紫黑色。
●舌下细小络脉→暗红色,紫色网状。
●舌下络脉曲张→紫色珠子状大小不等。
形成原因不同,需结合其他症状进行分析。
总之,舌下络脉的变化,有时会出现在舌色变化之前。
故舌下络脉是分析气血运行情况的重要依据。
未完待续...
北京看白癜风比较好的医院是哪家北京白癜风专家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