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舌系带短缩 > 相关知识 > 秋季常备三个食疗方,帮助孩子远离咳嗽干
秋季常备三个食疗方,帮助孩子远离咳嗽干
秋天是很多人喜欢的季节,它相对于夏天更凉爽,相对于冬天更暖和。
但是,其实秋天也不是那么完美,因为它是一个偏干燥的季节,孩子在秋季,脾气容易暴躁。
秋季暑热己过,燥气当令,中医认为,燥邪其气清肃,性干燥,因此燥邪伤人,容易耗伤津液,出现一派“燥象”。
而小儿肺脏娇嫩本就易受外邪侵袭,加之肺应秋气,因此秋季多见“燥邪伤肺”,容易出现咳嗽或干咳无痰、口干舌燥等症状。
此外,肺与大肠相表里,秋季津液耗伤孩子还可出现大便干结、便秘等肠腑功能失调的表现。
孩子“秋燥”,家长必get小技能
都说“女人是水做的”,其实孩子才是,其身体含水量可达70%,远高于成人,对缺水反应也更加敏感和不耐受。
所以秋季干燥时,孩子如果发生缺水不及时补充水分,很容易出现一系列“秋燥”问题。
1.皮肤干涩
孩子的皮肤比大人娇嫩很多,对外界环境的变化很难适应,所以,一旦天气变得干燥,皮肤就很容易出现脱屑、起皮、皲裂等问题。
▍小贴士
家长平时可使用一些保湿产品(如宝宝面霜)帮孩子进行护理,多喝水、多吃蔬菜水果,补充水分和维生素。
2.口腔干燥/烂嘴角
“秋燥”导致孩子口腔唾液分泌减少,因而会感觉口腔干燥;部分孩子会出现明显的“烂嘴角”。
这种情况医学称为口角炎,表现为口角潮红、起疱、皲裂、糜烂、结痂、脱屑等,严重时甚至一张口就出血。
▍小贴士
合理而及时地帮孩子补充水分,非常关键。
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应保证学龄前(2~5岁)儿童每天总饮水量(包括饮水、膳食中糖水、牛奶等总和)为~毫升,学龄(6~18岁)儿童每天总饮水量为~毫升。
3.喉咙疼痛/咳嗽
秋季燥邪易伤肺阴,导致呼吸道干燥,引发喉咙疼痛、嗓子沙哑、咳嗽等一系列呼吸道问题。
喉咙痛的孩子,就不爱说话、吃饭了。
▍小贴士
饮食上,家长可着重选择养阴滋润、生津的食物,如:银耳、百合、白果、白鸭肉等;同时注意少食葱、姜、蒜、韭菜等辛温发散之品,以免助燥伤阴。
4.流鼻血
秋天的空气相对来说比较干燥,因此鼻黏膜分泌的液体挥发较快,鼻腔容易干涩发痒。
有些孩子会去挖鼻孔,一旦用力过大,就会使鼻腔内的毛细血管破裂,引发鼻出血。
▍小贴士
如果孩子秋天爱流鼻血,家长可以用生理盐水冲洗鼻腔,保持鼻腔粘膜的湿润,减缓鼻腔里的炎症;
如果家里空气干燥,可使用加湿器保持空气湿度,防止因干燥导致鼻出血。
5.便秘
肺与大肠相表里,秋燥伤及大肠津液,则容易发生儿童便秘。
▍小贴士
可以试试“朝盐水,晚蜜汤”,即白天喝点盐水,晚上喝点蜜水,既可补充水分,又可防止因秋燥而导致的便秘,一举两得。
儿童秋季润燥食疗方
芡实莲藕羹
材料:
芡实20克,莲藕50克,荸荠20克,大枣5颗,冰糖适量。
用法:
将芡实、莲藕、荸荠捣碎,大枣去核,加水共煮成糊状,加适量冰糖即可食用。
功效:
养胃生津。适用于食欲不振、口渴咽燥、大便秘结、小便短赤的孩子。
蒸梨
材料:
雪梨1个,川贝母2克,陈皮2克,冰糖10克,糯米15克。
做法:
1.把梨从蒂下1/3处切下当盖,并挖去梨心。
2.川贝母研成细粉,陈皮切丝,糯米蒸熟,冰糖打屑,一起装入梨内空心处。
3.将梨放入蒸杯内,加约半碗水。
4.将盛梨的蒸杯放在大火上蒸45分钟即可。
功效:
润肺化燥,清热止咳。适用于热咳。
秋梨膏
材料:
雪梨4个,罗汉果3个,老姜10克,冰糖50克,蜂蜜30克。
做法:
1.雪梨洗净削去外皮,擦出梨蓉和梨汁,放入锅中;
2.加入冰糖、老姜丝、掰碎的罗汉果,大火煮开后,转小火慢熬30分钟;
3.滤出汁水,再倒回锅中小火熬膏,用木铲不断搅动,放凉加入蜂蜜搅匀即可。
4.本方为5~10次用量,可喝时取一勺,用温开水兑开饮用。
功效:
养阴生津,润燥润肺,适用于咳嗽后期咽干、有痰难咯的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