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舌系带短缩 > 预防治疗 > 没什么能压垮老母亲,乳腺疾病也不行
没什么能压垮老母亲,乳腺疾病也不行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怎么样 http://m.39.net/pf/a_4350710.html
当妈后,开始惜命。
前段时间的全面体检,让我重新正视了自己的身体,五脏六腑都折腾了一遍。生完孩子后,查出乳腺纤维瘤,所以乳腺也成为了我每年必复查的项目。
好在如今三四年过去,那颗小小的纤维瘤还算听话,并没有任何变化,心下也算稍安。
再加上看口袋群里的妈妈们在探讨乳腺问题,自己和老公原先又医院工作,于是就自告奋勇跟汐妈说来分享下自己的故事,顺便做做小科普。
在乳腺外科工作的闺蜜告诉我,早期的乳腺癌不容易引起大家的注意,通常都是通过体检时发现的。等自己觉得不对劲的时候,通常已经太迟了。
所以一定一定要定期体检,有觉得不舒服时,不要拖,也要及时检查。
疾病来时,通常不打任何招呼
真的,在那次体检前,我从没想过自己有一天会跟“瘤”打交道。
虽然在生大宝后,就感觉每到经期,乳房的莫名疼痛感有所加强,但因为照顾孩子着实忙碌,再加上没有其他的症状,就总以为是乳腺增生的缘故,一直拖着没去看。
不曾想,等到准备要二宝了,一做全面大检查,才发现原来身体已经哪哪哪都是问题了,而乳房就首当其冲,一粒不大纤维腺瘤就这么出现了。
只剩电子版,纸质报告单现在已经无处寻觅了
刚开始看到报告单时,我还没表现的太过慌乱,医院见识过大风大浪的人,这点心理素质还是有的。
▲医院的走廊,常常能让人加深对生命的理解
片刻的怔愣后,马上给做外科医生的老公打电话,淡定地跟他说了下检查的情况。
他的第一反应是:具体有多大?
知道了大小,明显声音有点放松,表示问题不大,就是最好还是找时间处理掉下比较好。
我也本着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回应:幸好不是乳腺癌,应该没啥事。然后简单说了几句,让他帮忙挂了个信任的主任号,就挂了电话。
现在想来,当时的那状态其实有点像人的应激反应。一切表面的平静,只是为了掩饰内心的波涛汹涌。
我开始疯狂地在网上搜索关于乳腺纤维瘤的各种案例,发现虽然大多都是良性的,但还是不乏病变的个例……越看越怕。
好在这种日子也没过太久,约的主任号就排到了。他一看报告单,就直接说这没事,定期随访,注意复查就好。
听完专业人士的话,心算是暂时放了下来。继续开始造人计划,生活宛若恢复如常。
唯一不同的就是,只要身体稍有不适,就会隐隐担心自己身体里的这颗定时炸弹,是不是有什么变化。
直到生完二宝,这两年的检查下来,发现瘤确实都没变大,反而连原先的结节这些都没了(大概是因为坚持母乳的缘故),才算是真正安心。
我也开始想,为啥这乳腺纤维瘤会找上自己。
过来人的经验:忍无可忍无需再忍
大概只有同为医生家属的人,才能理解做一个外科医生的老婆有多难。
我是早有心理准备的,再加上自己当时的工作也不轻松,两人加班加的常常一周都碰不了面。
所以还没等大宝出生,就先把工作辞了,准备集中精力照顾孩子。
▲医院的工作真的不轻松
但“独自”养育孩子的难度,还是超出了我的想象。
只有大宝的时候,愁的是人生首次当妈的无助和永远做不完的家务。
等到二宝降临,经常面对的就是一边是闹着要出门玩的大宝,一边是嗷嗷哭个不停的小宝,再加上依然做不完的家务。
想找队友帮忙,要么是正在加班(手术时,你连想打电话求助都联系不上),要么就是值班后累瘫在沙发的“无骨人”,委屈的你分分钟就想去民政局报道。
跟家中长辈一抱怨,也总是和你说,忍忍忍忍!
但是千般郁结万般情绪忍耐下后,只会越想越生气,常常觉得胸口像压着块石头,满心愤懑无处排解。
所以网络上说的,忍一时卵巢囊肿,退一步乳腺增生。真的不是段子。
长期精神紧张,或者生闷气都易引起乳腺癌。这早就是微博热搜榜的热门话题。
就在前段时间,世卫组织公布数据,年乳腺癌确诊患者达到万人,全球超过万女性患乳腺癌,发病人数超过肺癌,其中19%在中国。
SO我真心觉得老一辈的“优良传统”忍字诀,是以自伤自残为代价的。
无数的事实也告诉我们,遇事不要只想着“忍”,应学会疏解情绪,不要让自己长期处于焦虑憋屈中。应适当的发泄,让自己更放松舒展。
以为很熟悉,但实际很陌生的乳房
说起来,我原以为自己还算了解些基础知识,但直到出了问题,细细一研究,才发现对于身体的这个重要部位其实是蛮陌生的。
所以虽然接下去的内容有点儿枯燥,但我还是想和大家分享下。毕竟你只有更熟悉,才能更好的做好防范。
我们先来看看正常的乳腺结构。
乳房主要有腺体、导管、脂肪组织和纤维组织等构成。
它们分工合作,各司其职。
首先最重要的一个功能泌乳,这说起哺乳,就是靠腺泡完成的。
而我生头胎,就因为经验缺乏,加上大宝当时舌系带过短(主要是我们也没发现)导致他衔乳姿势不对,哺乳大业4个月多的时候就失败告终。
其实有文献说明,哺乳对预防乳腺癌还是有好处的。
腺泡是生产小能手,当生产完毕后,将通过乳腺导管输送到前方,也就是乳头。
乳腺导管是输送小司机,什么困难都不怕。
而乳房这个大管家,负责管理脂肪组织、纤维组织等。
平常指挥着大家有序工作着,随着时间推移,受到一些内部或外部的刺激,部分成员开始不听从指挥,总有几个冒头的出来捣乱。
于是乳腺首当其冲,产生病变,我们的生产小能手受到刺激----腺泡就变成肿瘤了。
当然,在这边要和大家说明的是,肿瘤也分为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我们常说的乳腺癌,就是恶性肿瘤。
各位女同胞们,可别小瞧它,虽然比不上胃癌、肝癌这些大兄弟们,但如果你没有早发现早治疗,一样以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打下这片领地。
乳腺外科工作的闺蜜说,这几年乳腺癌好发于35岁以上,而且这几年有逐渐年轻化的趋势。所以满30岁后,每年一检就极为重要了。
乳腺癌的症状
很多人对乳腺癌的认识不是很清晰,我也特意请教了这方面的专家,现在来说说乳腺癌的症状。
a
乳腺肿块
大多数的人发现自己情况不对劲的时候,就是触摸到乳房肿块,它是乳腺癌最早期常见症状,将乳腺分为十字区的话,常见为外上区域,多于单侧单发,质地边缘不规则,表面欠光滑,不容易推动。
大多数乳腺癌为无痛性肿块,少数病例伴随着不同程度的隐痛和刺痛。
b
乳头溢液
非哺乳期和妊娠期时,乳头有液体渗出,比如乳汁,血液等。
c
乳房皮肤的改变
皮肤增厚,发红,或出现“酒窝征”,局部皮肤呈现“橘皮样”变化,局部皮肤出现血管突出等。
d
乳头,乳晕异常
乳头出现凹陷,乳头皮肤变硬,出现皮肤的溃烂,结痂,甚至伴有疼痛感。
e
淋巴结
单侧或双侧,触摸到淋巴结这也是乳腺癌初期的一种表现。
总的来说,注意乳房以下变化:
看完以后有没有马上对照下自己啊,当然大家也不需要那么的紧张过度了。
并不是说一出现这种情况就说明得了乳腺癌了,我列出了以下几种常见的情况,供大家参考。
关于乳房疼痛
有蛮多女性还是很小心这方面的,一旦出现乳房不适,就会害怕,关于乳房疼痛我们要分情况来看。
1、不少女性经期前会疼痛,是因为激素引起的。(所以这就成了我麻痹大意的理由了)
2、生闷气,心情不愉悦,易燥易怒者(比如正在鸡娃,或者有的妈妈一拖二,怎么可能没有生气的时候)。
3、有其他身体因素,比如增生等。
并不是乳房疼痛就一定是乳腺癌,但是如果这种症状在某一段时间类,并未缓解,或者有持续性的加重,医院请教专业人士的帮助。
关于乳房皮肤变化
1、部分人天生一到秋冬季节皮肤敏感就会瘙痒,那么乳房部位也会痒,涂些身体乳就会好转。
2、内衣换的不勤,或者是布料的问题,导致乳头瘙痒等。(所以个人卫生还是很重要滴)
3、若发现乳房红肿热痛,先排除是否是乳腺炎,或者是在处于哺乳期,哺乳后未清洁好乳头或是被宝宝咬破,出现的皲裂。
群里妈妈经常谈论的--增生
乳腺增生不是肿瘤,也没有炎症性改变,是一种良性乳腺疾病。
好发于30-50岁女性,也分为了几大类型:
一、乳痛症。乳痛症也叫单纯性乳腺增生,一般多见于年轻女性,出现这种乳痛症主要是由于性激素分泌旺盛引起的,还有和性激素变化波动较大也有关,易引起这类型的乳腺增生。
二、乳腺腺病,这类型的乳腺增生其病变主要是在乳房内的乳腺小叶上,还有就是乳腺管,另外还有腺体周围组织也会出现增生。
三、囊性增生病,这类型的乳腺增生是增生发展到最严重的一个阶段,其主要病变以乳腺上皮细胞增生为主。
总的来说,乳腺增生并不需要特殊的治疗,只要保持心情愉悦,少发生,适当的缓解压力,就会好转。
所以前文我说了,千千万万,别忍着,该适当发泄还是得发泄的,比如我现在脾气还是免不了会发,没办法独自面对俩娃,但会找些方法让自己发泄出来,或是找朋友倾述。
关于乳腺结节
没有明确的定义,多为良性病变,少数为恶性病变,也可以称为乳房肿物,乳房肿瘤等。并不是所有人都能触摸到的结节,但是早期的诊断是很重要的。
而人类根据乳腺影像数据报告系统(BI-RADS)对其做了分级:
BI-RADS0--------单一的影响学检查不能评价其性质或有无病变,需要结合其他影像学来诊断
BI-RADS1--------结果呈阴性,未发现异常病变
。
BI-RADS2--------基本上可以排除恶性病变,可6-12个月随诊。
BI-RADS3--------良性病变可能性很大,恶性可能性<2%,3-6个月复查。
BI-RADS4--------恶性可能性为2%-95%,需穿刺或活检,此等级还细分为4A(恶性可能性为2%-10%)、4B(恶性可能性为10%-50%)、4C(恶性可能性为50%-95%)
BI-RADS5-------恶性可能性大于95%
BI-RADS6-------此级别为恶性
乳腺纤维腺瘤
是一种良性病变,其特征是乳房内形成无痛性结节,多为圆形或椭圆形,富有弹性,好发于20-30之间的女性。
一、该疾病好发于性功能旺盛时期
二、妊娠期乳房纤维腺瘤的生长速度迅速增加
三、雌激素能诱发纤维腺瘤的形成。
当发现乳房肿块或无意间触摸到乳房肿块时,可伴随有疼痛感,就需要到院进行就诊。
如何发现,如何自检
最后和大家分享一下这个视频,可以学会如何自检。
点击边框调出视频工具条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nbs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lt;mpchecktextcontenteditable=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quot;false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quot;id=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quot;7_0.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quot;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gt;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lt;/mpchecktext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gt;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lt;mpchecktextcontenteditable=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quot;false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quot;id=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quot;8_0.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quot;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gt;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lt;/mpchecktext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gt;快快掌握,自查的最佳时间就是每次月经结束后的3-7天。
最后说几句,随着医学越来越发达,只要早筛查,早发现,早治疗,就能避免切除乳房,减轻死亡率。
不管如何,呵护好自己的乳房,没病体检,有病及时看,放宽心态,好吃好喝睡好。牢记跟命相比其它都是小事,就能有效减少这方面的问题。
一篇文章了解我:
妈咪口袋的前世今生——一份福州全职妈妈的创业自白书
一篇文章加入我:
中年妇女第二春,盛开在创业中
更多文章,可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