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舌系带短缩 > 饮食调养 > 看舌头知健康下篇
看舌头知健康下篇
中医看下舌头几秒钟,我这儿就要分两篇写。这正体现中医的特色:简单实用,暗藏玄机。中医知识是几千年来老祖宗不断观察,不断总结出来的。诚然不如数学推导严谨,但是观察之细致,思维之独特让中医学独树一帜。话说回来,以现代的科技,人体之疾病能用数学推导出来吗?这点值得深思。
话不多说,还回到舌头。这回不管舌苔,只看这块肉舌头。首先再熟悉下咱们的舌头(有必要吗?)。舌头是肌肉组织(这点看,属脾),里面血管充盈(这点看,属心)。舌面上,尤其舌尖舌边有些小红点,叫蕈状乳头。舌面上其它部分划分,及其关联的身体部位,见下图。
图1.舌面分区。
那么,舌质怎么看,看什么?上回说到看舌苔,无非就是看色、质、量(有无)。舌质也差不多,观察的要点也差不多:色、形、态(动态)。
1.舌色
色其实包括泽。舌体有光泽,谓有神,说明病不重。舌质枯槁,病重。健康的舌质是淡红色,有光泽。舌色有:淡白、淡红、红、绛、青紫。不同的颜色,主要受到寒热和气血、津液输布的影响。要点可以用下图概括。具体下面一一道来。
图2.常见舌象变化。
舌质淡白:
1)气血两虚。气虚不能运送血液上荣舌面,所以舌头里血量不够,而现淡白。
2)阳虚。主要是肾阳、脾阳虚。一般气虚基础上发展而来。之前是不能运送,现在脾、肾造血功能也受损伤,所以血更不足了。枯白舌,提示病重。
舌质发红:
热证,也就是上火了。但有虚热、实热之分。分辨方法就是看舌苔。少苔、甚至无苔,为虚火,阴虚火旺。这种情况,万万不可自己随便用清凉降火的药物,状况很复杂,这里不做讨论,裂墙建议找专业医师看一看。舌边、舌尖有红色芒刺,苔黄则说明实热。少吃辣椒,喝点凉茶或许有用。另外,舌尖红,说明心火旺盛,少操心比啥药都灵;舌边红,提示肝胆有热,治则清肝泄胆,少生气。
舌质绛红:
比红舌还红,深红,说明更热了。多为红舌发展而来,自然也分虚实。区别方法同上。出现这医院挂吊针了。由于体内热盛,补水是非常重要的。精神萎靡懒得喝水,挂吊针不失为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常见情况是风热感冒没有及时治疗,进入中期,中医温病学称之为热入营血。
多插几句,当前冠状病毒中期,高烧不退,也属于这个阶段。清代温病学家叶天士提出“凉血散血”四个字。凉血好理解,热则寒之。“散血”就是活血化瘀。为什么要活血化瘀呢?叶天士怎么想到淤血呢?其实也不难理解,热入血分,消耗阴液,血自然变的粘稠容易形成瘀血。当前全球各地很多新冠患者并非死于肺功能衰竭,而是中风、心肺血管大面积栓塞等情况,也就是瘀血。有的甚至在出院后又血管阻塞而去世。打吊针是能凉血补阴液,但是没有散血,单单凉血可能会助长血淤。“散血”这两个字现在看来多么重要。遗憾的是,很多医生,尤其欧美国家的医生这几天刚刚意识到这点,至于用什么方法治疗,笔者还不得而知。
另外,舌头上红色点刺明显也是热证常见现象。这些红点就是充血的蕈状乳头。点刺越红说明热越深。甚至成为绛紫色,提示热入营血。舌尖、边、中有点刺分别提示心、肝胆、肠胃有热。
舌质青紫:
主气血淤滞。血液淤滞就现青紫色,正如静脉曲张血管中的颜色。全舌青紫,说明全身有淤滞;部分紫斑说明局部淤滞。淤滞可能有三方面造成:
1)气虚不能推动血液运行。这种舌象多是舌淡而青紫。因为前面讲了舌淡白提示气虚。
2)气虚加重而变成阳虚,阴寒内盛,血行凝滞,舌象为淡紫色。
3)高烧热盛,津液大伤,血液粘稠而淤滞,则舌绛红而紫。不知前面提到的一部分新冠病人会不会有此舌象。遗憾的是西医不记录这个的。
2.舌形
如同相亲,老嫩胖瘦都要看。
老、嫩
老舌就是皱巴巴的舌头,提示身体热盛,津液大伤,舌头就如腌咸菜一样没水分了。但老舌没那么可怕,老舌其实说明你体内正气未衰,与病邪激烈战斗,因此才会热盛的。其实发热不可怕,不发热更可怕。嫩舌主阳虚,寒湿内生,所以比较嫩。其实相关疾病往往是难治的慢性病。
胖、瘦
伸舌满口,就是胖大舌。太胖了被牙齿压迫,会形成齿痕,叫齿痕舌。胖大舌提示体内湿气重。水湿痰饮多,治则祛湿化痰。舌淡白而胖者,脾肾阳虚,治则温阳化湿;舌红而胖者,脾胃湿热,燥湿化痰。
舌体瘦薄提示阴虚、气血两虚。一般精瘦的人,舌头也瘦。这种人称为阳脏人,一般身体健康,但是容易感受热邪,因此日常需要注意滋阴。
裂纹舌
舌面上有裂纹,注意不是舌苔,是舌质有裂纹。引起裂纹舌的原因有二:
1)阴血亏虚。舌头营养不够,所以有裂纹;
2)脾虚湿困。其实就是营养输送不到舌头。脾负责营养输布,如果脾虚,则后勤供应有问题。如果湿邪乘虚而入,即加重病情。脾是最怕湿的,而又是最容易感受湿邪。正所谓怕什么,来什么。其原理也不难理解,所谓的湿,笔者认为并非但指水湿,也包含未化之营养物质,如油脂。脾是负责输入这些营养液态物质,如果输送不利,自然形成湿邪,即所谓的内湿。
3.舌态
就是舌头的形态:痿软舌、颤动舌、强硬舌、歪斜舌、吐弄舌、短缩舌。这些都比较特殊,主病也比较直接,而病情通常比较严重难治。顾名思义,也容易理解。痿软舌主气血大虚、阴亏已极。多位肝肾阴虚。强硬舌一般在高烧不退时出现,提示热入心包、热盛伤津。吐弄舌主心脾有热。舌为心之苗,脾开窍于口,心脾有热,需要释放,就张口、吐舌头。短缩舌提示病危,原因很多,比如高热津液大伤、血虚、痰阻、寒凝等。
需要注意的是(尤其中老年人)颤动舌、强硬舌、歪斜舌。因为跟中风有很大关联。中风中的风多半指肝风。颤动舌提示肝风内动,也就是肝风开始形成。而引起肝风的原因包括:高热、血虚、阴虚。如果患者体内痰多,肝风夹痰,则可能淤阻脑血管,即中风。这时可能出现强硬舌、歪斜舌。治则息风化痰。颤动舌是中风前兆,应当注意。等出现强硬或者歪斜舌,就难治了。
4.舌下脉络
舌象还差一点点知识,即舌下脉络。舌头上翻,舌下有一条舌系带;舌系带两边可以隐约看到或看不到两条血管,就是舌下脉络。舌系带根部两部有两个肉疙瘩,叫舌下肉阜。左边肉阜分泌金津,属于胃津。右边分泌玉液,属于肾津。
舌下脉络长度通常不超舌尖到舌下肉阜连线的3/5.颜色暗红,无分枝。看舌下脉络主要判断有没有瘀血。如果这两条脉络粗胀、分叉、色紫黑,甚至有淤血结节,则说明体内有瘀血。瘀血的原因吗,只能下次讨论了,包括气滞、气虚、阳虚、寒凝、热郁、痰湿等。
看舌知健康的相关知识就差不多了。希望对读者有帮助。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