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您的当前位置:舌系带短缩 > 饮食调养 > 预防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中医药方法

预防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中医药方法



治疗白癜风的专科医院 http://wa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fornovelcoronaviruspneumoniaprevention

背景:

年12月中旬,湖北省武汉市陆续发现了多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随即疫情快速蔓延,全国各地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1级响应。各地医生主动驰援武汉,大家众志成城、共同抗疫,坚决要打赢这场战役。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在2月17日的新闻发布会上介绍,全国中医药参与救治的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截止当天占比85.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形成覆盖疾病全过程的中医药治疗方案,派出中医药精锐力量驰援武汉,各省成立了中医药专家组,建立健全中西医协作机制,促进中医药深度介入诊疗全过程。

在国家最近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第六版)中,将本病归于中医“疫病”范畴。明·吴又可《温疫论》提出温疫的病因是“异气”,又称“疫气”。疠气是天地间的一种反常气候,时令不当,非其时而有其气。今年武汉年入冬以来,气温居高不下,当寒不寒,肾气无法潜藏,《内经》指出“冬不藏精,春必病温”。

此病病位以肺为主,和脾胃大肠密切相关。疫气从口鼻而入,肺为呼吸出入之门户,故先伤及肺。脾胃为后天之本,水谷精微运化之源,是充养支撑人体正气主要来源。若正气亏虚,卫外不固,邪气乃伤。病性以“湿”为主要特点,武汉年冬天阴霾严重,下雨不下雪,天气潮湿,湿毒困脾闭肺,气机升降失司,患者常大便溏,舌苔厚腻,甚至出现积粉苔,是“湿”的表现;寒湿困阻于外,湿内郁而化热,湿热难以透发,故患者常有低热的症状。此病传染性强,人群普遍易感,致病力强,与“毒邪”相符。整体表现为湿郁太阴肺脾,阻滞气机,枢机不利。湿邪重浊黏腻,可潜伏数日而不发。

中医药在疫情防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各种中医药预防手段,可以固护人体正气,预防疾病。现根据中医对本次疫情流行的认识和当前节气特点,按不同体质人群分类,制定中医药预防处方。

中医药预防

一、处方及建议

1.普通人群

主要组成:金银花10g连翘10g荆芥10g薄荷10g藿香10g?炒白术10g

煎服方法:上药用冷水浸泡30分后,大火煮沸后改用小火继续煮5分钟,连续熬2次,将2次所熬药液混匀,每次ml左右,一日2次,一日一剂。

2、虚弱人群

(1)气虚人群

症状:少气懒言,乏力,运动后加重,易感冒。

主要组成:黄芪15g防风10g金银花10g连翘10g荆芥10g?薄荷10g?藿香10g?炒白术10g

煎服方法:上药用冷水浸泡30分后,大火煮沸后改用小火继续煮10分钟,连续熬2次,将2次所熬药液混匀,每次ml左右,一日3次,一日一剂。

(2)气阴两虚

症状:气虚症状、另有口干喜饮、咽喉干。

主要组成:生黄芪15g炒白术10g防风6g炙百合15g石斛10g梨皮30g桔梗10g芦根30g生甘草6g

用法:药物用凉水浸泡30分钟,大火熬开后改为小火15分钟,煎煮两次,共取汁ml,分早晚两次服用,连服3~5天

3.儿童预防

(1)体质强儿童

主要组成:金银花15g连翘15g荆芥10g薄荷10g牛蒡子10g?桔梗10g淡竹叶10g芦根15g黄芩10g藿香10g

煎服方法:每剂药冷水浸泡30分钟后煎煮,煎熬3次(3岁以下只煎2次),每次开后小火再熬10分钟滤出。共取汁~ml,原则上小于1岁,每日ml,1~2岁每日ml,2~3岁每日ml,3岁以上每日ml,分3~4次服完。连服6天。

(2)体质弱儿童

处方一:适用于气虚体质

症状:平素易感冒,动则汗出,肢体倦怠,怕冷,纳差,便溏,舌质淡苔薄白。

主要组成:太子参10克生黄芪10克防风6克炒白术10克枇杷叶10克贯众3克大枣6克炙甘草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2次,可连服6天。1岁以下每日ml、1-2岁每日ml、2-3岁每日ml、3岁以上每日ml、分3-4次服用。

处方二:适用于阴虚体质

症状:平素易感冒,盗汗,口渴,心烦,便干,舌质红少苔。

主要组成:太子参10克石斛6克麦冬3克金银花3克贯众5克大枣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2次,可连服6天。用法同上。

(二)预防茶方

茶方一

症状:平素脾胃不和,或近期有腹胀,不思饮食,苔白腻等湿气偏盛者。

主要组成:藿香3克、陈皮3克、桑叶3克、芦根2克、桔梗3克、甘草2克

用法:一日一剂,加水煮沸后代茶饮。幼儿减半,孕妇慎用。

茶方二

症状:适用于流行期间普通人群,尤其适合伴咽喉不适、大便偏干者。

主要组成:麦冬5粒、白菊花2朵、射干2克、桑叶2克、青果2克、贯众2克

用法:以上6味药代茶饮。孕妇慎用。

(三)预防食疗

1.珠玉二宝粥

配料:山药60克,薏苡仁60克,柿饼30克。

做法:①将山药、薏苡仁打成粗粉,放入锅内,加水适量,大火煮沸,转小火熬煮至熟;②将柿饼切碎,倒入锅内,拌匀,与粥一起熬煮至熟即可食用。

说明:能清补脾肺,养阴益气,适合于平素午后自感身热,睡眠时常有汗出,口干咽干者。这个粥方中还可以加入银耳以增加养阴作用,或者加4-5克人参以增加补气效果。

2.百合杏仁粥

配料:百合30克,杏仁10克,粳米50克,白砂糖适量。

做法:①将粳米淘洗干净后入锅,加适量清水,大火烧开,转小火煮30分钟;②杏仁去皮尖,与百合一同放入粥中,同煮30分钟左右至米开粥熟,加入白糖调匀即可食用。

说明:方中百合入心肺,能养心安神,杏仁止咳,粳米养胃,因此这款粥方能益胃调中,润肺止咳,兼有安神功效。

二、居家防护建议

空气消毒

(1)熏蒸处方:板蓝根10g?石菖蒲10g?贯众10g?金银花15g

使用方法:加水0ml,泡10分钟,小火慢煮30分钟,浓缩药液ml。使用时在室内进行,将熏蒸方药液加入洗净的家用空气加湿器中通电熏蒸或者在锅中持续蒸煮挥发,每天1-2次。

(2)香囊处方:藿香10g?肉桂5g?山奈10g?苍术10g

使用方法:共研细末,装于布袋中,挂于室内,或随身佩戴,具有芳香辟秽解毒之功效,以预防疫病。

三、合理运动

适度增强运动,可以增强体质,缓解心情。可学习太极拳,八段锦、五禽戏、六字诀等。现具体介绍两种中医功法如下:

(一)六字诀

六字诀最早记载于南北朝陶弘景所著的《养性延命录》中,是我国古代的一种养生方法,它将呼吸吐纳与简单的肢体动作相结合,重视局部和全身功能调节,使呼吸肌和四肢运动有机结合的康复训练方法,长期练习六字诀可锻炼呼吸肌,增加肺活量,能较好地改善患者呼吸功能。因此,六字诀适宜作为本次疫情居家防护的保健运动。

嘘字诀(肝)

发音:“嘘”xū

气息:发声时吐气,气从槽牙间、舌两边的空隙中呼出体外。

作用:疏肝理气

呵字诀(心)

发音:“呵”hē

气息:发声时吐气,从舌上与上颚之间缓缓而出。

作用:宁心安神

呼字诀(脾)

发音:“呼”hū

气息:发声时吐气,舌两侧上卷,口唇撮圆,气从喉出后,在口腔中形成一股中间气流,经口唇呼出体外。

作用:调理脾胃

呬字诀(肺)

发音:“呬”sī

气息:发声时吐气,从上下齿间的缝隙中慢慢呼出体外(前部牙齿有震动或在舌尖两侧有凉、痒等感觉)。

作用:清肺降火

吹字诀(肾)

发音:“吹”chuī

气息:发声时吐气,气从喉出后,经两边绕舌下,经唇间狭隙缓缓呼出体外。

作用:补肾益精

嘻字诀(三焦)

发音:“嘻”xī

气息:发声时吐气,气从槽牙边的空隙中经过,缓缓呼出体外。

作用:调理三焦

(二)八段锦

中医养生操八段锦具有多年的历史,对慢病、急性病、重症等患者的正气恢复有协同作用。八段锦功法简单,易学易练,运动量适中,具有较好的强身健体,祛病益寿的作用,是广大群众所喜爱的一项健身运动。此次疫期间,八段锦被推广应用于临床患者,通过练习达到排除湿气,调理患者胃肠功能及良好的精神状态。八段锦动作简单而功效全面,调形与调息结合,舒展筋骨,行气活血,每段都有锻炼的重点,但综合起来则是对五官、头颈、躯干、四肢、腰腹等全身各部位进行了锻炼,对相应的脏腑及经脉起到调节作用。增强自身对抗湿毒的能力。

操练方法如下:

(1)第一段两手托天理三焦

预备姿势:立正,两臂自然下垂;双眼平视,舌尖轻抵上腭,以鼻呼吸,全身放松,然后两脚平行开立,与肩同宽,足心(涌泉穴)上提,站立片刻,然后做以下动作:

①两手徐徐自左右侧方上举至头顶,两手手指相叉,翻掌,掌心朝上托起,如托天状,同时两脚跟提起离地。

②两手十指松开,两臂从左右两侧徐徐放下,两足跟仍提起,待两臂垂至大腿外侧两足跟才轻轻落地,还原至预备姿势。

③手臂上举时深吸气,姿势还原时深呼气。

(2)第二段左右开弓似射雕

预备姿势:立正,同上。

①左脚向左踏出一步,两腿弯曲成骑马式(大腿尽可能与地面平行)。身体正直,两臂在胸前交叉,右臂在外,左臂在内,眼看左手。左手握拳,拇指伸直,食指翘起向上,成“八字”撑开。左拳缓缓向左推出,直至左臂伸直,同时右手握拳,屈臂用力向右平拉,作拉弓状,肘尖向右侧挺。两眼注视左手食指。

②两臂放松,复原。

③右脚向右踏出一步,两腿弯曲成骑马式。两臂在胸前交叉,左臂在外,右臂在内,头随右转。右手握拳,拇指、食指成“八字”撑开,与①相同,只是左右相反,成拉弓状,两眼注视右手食指,

④展臂拉弓时吸气,复原时呼气。

(3)第三段调理脾胃须单举

预备姿势:立正,或两脚平行站立,与肩等宽,两臂自然下垂。站立片刻,然后做以下动作:

①两手五指并拢,右手翻掌向上,左手按掌向下,右臂向上用力挺直,掌心向上,指尖向左,左臂用力下按。

②复原成预备姿势。

③左臂上举,右臂下按,动作同前。

④上举下按要同时进行,举按时吸气,复原时呼气。

(4)第四段五劳七伤向后瞧

预备姿势:立正,头正直,两臂下垂,两手掌心紧贴腿旁。站立片刻,然后做以下动作:

①慢慢向右转头,眼看后方。

②复原成预备姿势。

③慢慢向左转头,眼看后方。

④复原

⑤向后看时吸气,复原时呼气。

(5)第五段摇头摆尾去心火

预备姿势:两腿开立,比肩略宽,屈膝成骑马式,两手扶大腿前部,虎口向身,上身直立。站立片刻,然后做以下动作:

①头及上体前俯、深屈,随即向左侧做弧形摆动,同时臀向右摆。

②复原成预备姿势。

③头及上体前俯、深屈,随即向右侧做弧形摆动,同时臀向左摆。

④复原成预备姿势。

⑤摆动时吸气,复原时呼气。

(6)第六段两手攀足固肾腰

预备姿势:立正。

①上体缓缓前屈,两臂垂下,膝部挺直,两手触摸足趾或足踝,头略抬起。

②复原。

③两手放于背后,以手掌抵住腰骶部,上体缓缓后仰。

④复原。

⑤呼吸采用自然呼吸。

(7)第七段攒拳怒目增气力

预备姿势:两腿开立,屈膝成骑马式,两手握拳,置于腰旁,拳心向上。

①右拳慢慢向前用力击出,臂伸直,掌心随之向下,同时左拳用力紧握,两眼睁大,向前虎视。

②右拳收回腰旁,复原。

③左拳缓缓向前用力击出,动作同①。

④出拳时呼气,复原时吸气。

(8)第八段背后七颠百病消

预备姿势:立正,两脚并拢,两掌心贴大腿侧。

①挺胸,膝绷直,头用力向上顶,同时两脚跟提起,前脚掌支撑身体。

②两脚跟放下着地,复原。

③脚跟提起时吸气,脚跟放下时呼气。

四、穴位保健

(一)穴位按压

穴位按压是一种常见的自我保健方法,通过按压穴位,可以调节相应经络失衡,调动机体正气,从而达到防病保健、强身健体的效果。

1、推荐穴位

对足三里、气海、关元等重要强身壮体的保健穴位,经常按压可以增强人体的正气以达到防病却疾的目的。另外还可按压大椎穴、风池穴、中府穴。每日进行1-2次如下穴位按压,提高机体抗病能力。

2、穴位定位

大椎:位于项部,后正中线上,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

风池:位于枕骨之下,斜方肌上端与胸锁乳突肌上端的凹陷中。

中府:位于胸部,横平第1肋间隙,锁骨下窝外侧,前正中线旁开6寸。

足三里: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胫骨前嵴旁开一横指(中指)。

3、穴位按压操作手法

用指腹用力按压穴位一下,然后以顺时针方向揉按三下,一按三揉为1次,每穴操作50-次,每次操作以穴位感到酸胀或发热感为度。每日早晚可以各按压一次。

大椎穴的自我操作方法:张开双手,掌心微微外凸,两手掌心相对,快速摩擦,感受到掌心发烫后,迅速将其放在大椎穴上,当感受到有热感渗透入时,用手掌在大椎穴做快速的左右来回擦摩,重复操作3-5分钟。

(二)灸法

艾灸是中医的特色疗法,已有几千年历史,《黄帝内经》有曰“针所不为,灸之所宜”,《扁鹊心书》有讲“保命之法,灼艾第一”。晋代葛洪在《肘后备急方》中就介绍了用艾叶烟?熏?消毒预防瘟疫传染的方法“以艾灸病人床四角各一壮,令不相染”。中国科学院院士仝小林在近日接受媒体采访时也推荐可用艾灸来提高机体免疫功能。艾灸用于防疫,方便廉价,适用于居家防护。

(1)居家防护:艾烟熏灸

方法:将点燃艾条放置于安全的地方,使其自然燃烧释放出艾烟于空气中,持续熏灸30-60min。每10-20平方米房间可用1根艾条点燃熏灸,直至艾灸全部燃烧完。每隔3天艾熏一次。

(2)个人防护

选择穴位:大椎穴、风池穴、足三里穴、气海、关元、中脘穴、天枢穴

中脘:前正中线上,胸剑结合部与肚脐连线的中点。

关元:前正中线上,肚脐下四指处。

气海:前正中线上,肚脐与关元连线的中点。

天枢:平肚脐水平,前正中先旁开2寸处。

方法:用点燃的灸条悬起于穴位上方3厘米左右处施灸,每个穴位灸15min左右,以施灸部位对温度耐受为度。可以每天一次或每隔一天灸1次。灸后饮用-ml温开水,可缓解艾灸后的口鼻干燥。

注意:可根据个体对温度的耐受度,来调整施灸的距离,施灸后将灸条点燃端浸入水中熄灭以免火灾意外,灸完要通风半小时,有严重呼吸系统疾病的慎灸,年老体弱、糖尿病患者应警惕低温烫伤。

五、调畅情志

保持心情平和、勿骄勿躁。

六、起居有常

作息规律、保证充分睡眠。顺应气候变化,及时调整衣被和室内温度,注意防寒保暖。若汗出,则热水浴并及时更衣。

作者:中医科尹巧(参考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新冠肺炎中医药防控技术指南,图片来源于网络)

温馨提示:目前中医内科尚未复诊,请持续

转载请注明:http://www.lqapa.com/ysty/1012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