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舌系带短缩 > 饮食调养 > 孩子语言障碍都是舌系带的祸要做手术吗不
孩子语言障碍都是舌系带的祸要做手术吗不
中科白癜风公益活动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5782213.html
邦主有话说:最近不少妈妈在群里讨论关于宝宝舌系带的问题,吃奶费劲、语言表达迟缓,貌似第一时间想到的都是舌系带惹的祸。
语言发育迟缓到底是不是舌系带的原因?宝宝说话不清楚,挨这一刀有必要吗?医生诊断舌系带过短怎么办?邦主就此普遍而争议的问医院采访了口腔科权威医生朱主任,通过这一篇帮助宝妈们排疑解答,正确认识舌系带!
▲朱金晓主任:口腔科副主任,主任医师。从事口腔专业30年,擅长牙列不齐及儿童口腔疾病的矫治。
舌系带是位于舌头下方的带状或片状结构,正常时为细细并半透明状。俗称舌筋,指的是舌头上翘起时在舌和口之间的薄条状组织。舌系带过紧、过短、太厚,或生长得太前面,可能会限制舌头活动,因而影响发声,特别是卷舌音。但是,舌系带问题不会阻碍学习讲话的时间,所以儿童说话年龄过迟,与舌系带无关。好多人进入这个知识误区,后面邦主会详细说。舌系带过短是孩子出生后舌系带没有萎缩到舌底下,导致舌头不能伸到口外,舌尖不能上翘。患病率为4%~5%,算是一种常见病。但并不一定短就要做手术。1、舌头向前伸时,越过门齿小于2mm,最典型的W型或者心型2、舌头向上抬时,没法够到上牙槽,或者成V型3、新生儿没法让其伸或者抬舌头,可以看外观,如果舌系带都到舌尖了,则是舌系带短。邦主在这里要提醒一句,切勿自行判断给孩子下定义,如果认为舌系带有问题,前往儿童口腔科让医生鉴定。1、吃奶无力,舌头裹不住奶嘴。
2、长牙时舌系带重复发作溃疡。
3、伸舌伸不出口唇,或伸舌时舌尖呈分叉状或“W”外形。
▲朱主任展示舌头的三种形态,如果是W形舌就要注意了。1、宝宝出生后,家长认为舌系带过短,并且影响到宝宝的喝奶状况,医生建议到口腔科做鉴定后确定是否要做手术。(年轻妈妈在哺乳时候需要更多的耐心训练新生宝宝,给他们时间锻炼学习)
2、假如家长认为舌系带过短,但没有影响吃奶,也能够暂时不用治疗。因为婴儿的舌系带还处于发育中,这种情况有可能是暂时的,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舌系带可能会变得松弛薄弱,舌头的活动也会变得灵敏。
3、孩子3岁后,这时候发现孩子讲话不分明,还是要到儿童口腔科给医生看过确认是舌系带过短影响发音,遵医嘱治疗。比如,舌头受限制太厉害时,会对一些需要把舌头上抬到上鄂或者上门齿的发音有影响,例如t,d,sh,ch等,如果发现孩子对这些发音有问题时,要考虑舌系带的问题。现在很多家长都不愿意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孩子一出生就比身高、比体重、比谁先走路,甚至连开口说话都要比较。
每个孩子都有生长差异,发育有早有晚,孩子开口晚,家长千万不要因为自己的虚荣心和攀比心,给孩子压力。
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孩子也是如此,每个孩子的语言发育有区别,大脑决定语言中枢。有些孩子开口晚不太会讲话,家长就开始着急。认为是不是舌系带的问题?不!舌系带不背这个锅。语言发育由大脑决定,大脑指挥分配口腔,而舌头是起到辅助发音的作用。
舌头短也不一定会影响发育,卷舌音翘舌音发音不准并不一定是舌系带的问题,这里面有不少综合因素,比如从小养成的吞咽习惯、舌体后位、牙列不齐、下颌合收、扁桃体等多种原因。所以不能一味怪罪于舌系带。
其他许多因素会影响语言学习,例如听力、环境、智力、神经系统等,舌系带只是其中一小部分。
现在很多月子中心的保育员为了喂养保障,新生儿科护士综合考虑不周、甚至教拼音的老师、家里的长辈老人,他们由于孩子吃奶费劲或者拼音发音不标准,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舌系带,这种固定思维要不得。语言发育和舌头关系并不大!
孩子开口慢、表达不清晰,家人就开始施加压力:你这个孩子怎么这么大了还不会讲话呀?你看看人家谁谁谁,讲得那叫......这个时候我们换位思考,孩子在这种环境下,要承受多大的心理压力,造成多大的阴影?
心理学角度讲,这种心理暗示是非常强大的。我们作为爸爸妈妈,要鼓励孩子讲,不要去过多的纠错和施加压力。
特别是家里的老人们,时不强调孩子讲话口齿不清,甚至说孩子笨,试想孩子还敢说话吗?还有锻炼机会吗?要知道孩子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中才能更快掌握技能。
手术剪开过紧舌系带,年龄6个月以下在门诊即可进行,较大儿童可能要在手术室麻醉后便能顺利完成。一般情况下,手术的最佳时机是在1岁半到2岁之间。
邦主在采访的时候问朱主任麻醉会不会导致记忆力衰弱、反应迟钝、智力下降等,毕竟邦主生孩子打了两次麻醉,经常一转身就忘事,怀疑是不是打傻了,当然这是个玩笑啦!朱主任说,麻醉不会对记忆、智力、认知等产生影响。
幼儿在不配合的情况下做麻醉手术,相对来说反而是更加安全的。那么做完手术是不是马上就能解决问题一劳永逸?有些家长跟医生反映:怎么我们小朋友做好手术还没好啊?讲话还不清晰啊?
这个时候需要一个共识和常识,就是手术后要有一个适应和习惯的过程,家长也需要花时间去锻炼宝宝。孩子的语言能力并不是舌头来决定的!
虽说舌系带手术是一个比较频率高相对难度系数较小的手术,但是手术再小也是存在一定风险的!特别是一些特殊的儿童群体,比如幽闭症儿童、唐氏综合征儿童、好动多动的孩子等等,会增加手术的风险和难度。
加上家长经常在耳边说这个孩子说话有问题强加主观判断,无形中给孩子增加的压力也会导致孩子在手术中的不配合。
即便医生给出不需要手术的建议,面对个别执着的家长一定要让孩子做手术的话,医生建议还是观察一段时间再下定论,免得孩子白挨一刀。随着孩子的生长发育会有改变。医疗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不必要手术的人免除手术的麻烦,把医疗资源服务留给真正需要手术的人。舌系带作为一种常见病,不一定要做手术,但是一定要让口腔科专业医生鉴别是否有手术的必要,免得孩子白挨一刀。有些情况下,并不是剪了一刀就立竿见影孩子一下子吃奶不费劲了讲话也好了,排除病因是关键。如果看到这里还是这么认为,请翻回到上面从头到尾再认真看一遍!一遍不行再加一遍。孩子的语言发育和表达能力需要训练,不是做个手术就一劳永逸了,更不能怪舌系带惹的祸。再次强调爸爸妈妈们不要给孩子压力,跟别人盲目比较,特别是家里的老人,需要我们宝爸宝妈给与科学的解释和知识的普及。医生肩负着重任,邦主用-1=0的比喻解释了医生的压力。看好个病人,只要有一个不满意,他们的努力就变成0。所以请相信医生,他们会给孩子合适的医疗方案。家庭成员和整个社会都要引起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