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舌系带短缩 > 饮食调养 > 您真的懂宝宝吗纠正乳头混淆全攻略
您真的懂宝宝吗纠正乳头混淆全攻略
什么是乳头混淆?乳头混淆,指新生儿因为吸吮母亲乳头之前先吸吮了奶瓶,或者频繁使用奶瓶,而不会吸吮或不愿吸吮母乳的现象。之所以叫“混淆”,是吸吮母乳和吸吮奶瓶的动作和技术是不同的,婴儿习惯了奶瓶的吸吮方式之后,在吸吮母乳时就产生了技术上的混淆。吸吮奶嘴只要嘴巴轻轻一吸,奶瓶里的奶水就因为嘴巴里的负压而流出了。而吸吮母乳需要婴儿用舌头和下颚配合挤压乳晕位置。宝宝天生就知道怎么吮吸,但是他们吃母乳和用奶瓶吃奶的方式是不同的。有些健康专家认为,如果在头几周让母乳喂养的宝宝吃奶瓶,可能会导致乳头混淆。他们认为,如果用奶瓶给宝宝吃奶,再让他吃母乳就会有困难。不过并没有证据能说明这一点,如果宝宝吮吸了其他东西,就会忘记怎么吃母乳。乳头混淆现在已经成为导致母乳喂养失败的最重要原因之一。很多家长和月嫂不重视也不了解如何成功实现母乳喂养,早早的用奶瓶给新生宝宝喂上了奶粉。很快,宝宝爱上了吸吮奶嘴的容易,熟悉了吸吮奶嘴的技术,对吸吮妈妈的乳头既没有兴趣,也不知道该怎么吸吮。看着哭闹着不肯吸吮妈妈乳房的宝宝,家人又心疼又着急,更不知道怎样纠正乳头混淆,于是奶粉越喂越多,母乳则越来越少,慢慢就彻底没有了。乳头混淆的认识误区
有的妈妈觉得,母乳瓶喂不是一样么,还省得纠正乳头混淆让孩子哭哭啼啼的。但母乳喂养不只是喂孩子食物,要考虑的远不仅是营养因素。母乳的好处,除了营养,其他全都是和亲喂联系在一起的,包括给孩子安全感和自信,预防吮指癖、恋物癖和口欲期固结,帮助学步儿更快的从沮丧中恢复投入探索等等。
亲喂母乳在宝宝1岁后的价值是巨大的,而瓶喂母乳在1岁后的价值非常小。因为宝宝1岁后2/3的营养都来自饭菜了,只要饮食搭配合理,营养已经足够均衡全面。而且,亲喂母乳在1岁后没有任何机会成本。
瓶喂母乳则不必等到1岁,从第一天就开始消耗妈妈本可用来陪伴、观察、帮助孩子的时间。尤其是在孩子能爬能走之后,有大量的活动和探索需要成年人去帮助。如果妈妈还要上班,和孩子在一起的时间有限,耗在吸奶器上的每一分钟,都是要付出高昂的机会成本的。所以,不要把瓶喂母乳这种非常情况下的暂时的权宜之计当做日常的喂养方式固定下来。妈妈不能短视,要把目光放长远。
乳头混淆会影响母乳喂养吗有些健康专家认为,像乳头疼痛、拒奶之类的母乳喂养问题可能是由乳头混淆引起的,因为理论上乳头混淆会导致母乳喂养的宝宝用其他的方式吃奶。因此他们主张为了避免此类问题发生,不要让宝宝用奶瓶吃奶。但即使那些从未用过奶瓶的宝宝也可能发生这些状况,所以全部归咎于奶瓶并没有什么意义。
根据经验,只要教给妈妈们如何让宝宝正确含住乳头,很多被归咎于乳头混淆的问题都可以得到解决。有些宝宝的确觉得吃母乳有困难,但这可能是由很多原因造成的。通常只是因为没人鼓励他们正确吮吸而已,他们可能还需要多练习,或者他们的妈妈也许需要专家的帮助,这样宝宝才能吃得又好又高兴。
偶尔也有宝宝可能会有舌系带过短之类的问题,这会让他很难吃母乳。或者妈妈的乳房组织也许非常硬,使得宝宝很难嘬住奶头。这两种情况都和乳头混淆不是一回事。
在母乳喂养门疹,如果宝宝很难含住乳头好好地吮吸妈妈的乳房,医生会帮助妈妈把母乳挤出,用奶瓶给宝宝喝,不过问题还是要去解决。我们总是会告诉妈妈们该怎么鼓励自己的宝宝把嘴张得大大的,舌头向下向前(就像吃母乳时的动作一样)包住奶嘴,让宝宝每次吃奶都要这么做。
我们主张宝宝吃自己妈妈的奶,但我们宁愿让妈妈临时用奶瓶把挤出来的母乳给宝宝吃,而不是先费劲地用杯子喂,然后又不得不完全断掉母乳。前一种做法让我们有时间去解决母乳喂养问题。我还从来没有碰上过那种只是因为用奶瓶吃了挤出来的母乳就不愿意从妈妈的乳房吃奶的宝宝。
乳头混淆的解决措施很多妈妈不得已持续母乳瓶喂,仅仅是由于没掌握纠正乳头混淆的正确方法,让错误的方法和没有进展的绝望把自己和家人都拖垮了。
纠正乳头混淆要尽早:宝宝越小,使用奶瓶的时间越短,纠正乳头混淆就越容易。纠正方法也没有更多选择,就是停止使用奶瓶,在宝宝重新接受妈妈乳头之前使用小勺喂奶,或者“手指喂奶法”等任何宝宝能接受的,奶瓶以外的喂奶方式。
喂奶前刺激奶阵:乳头混淆的宝宝拒绝妈妈乳头的最大原因是觉得这样吃奶没有吃奶瓶来的快,来的容易。所以妈妈可以在喂奶之前,刺激出奶阵来,让宝宝一吃上奶头就能大口的吃到母乳。具体做法是,放松心情,想着宝宝吃奶的可爱样子,用洗净的手指轻轻捏住乳头左右转动,并不时触碰乳头的前端。当乳房有痒痒的感觉,乳房变硬,乳头潮湿,轻轻一捏,会有奶水喷出来,就表明奶阵来了。赶快抱起宝宝来喂吧。奶阵刺激法对使用吸奶器吸奶也很有帮助哦。
最好在宝宝不太饿,心情好的时候尝试给母乳:这样宝宝会更有耐心多尝试一会儿。有的家长以为,饿着宝宝,宝宝最后就不得不吃母乳了。这是错误的。饥饿的宝宝不会有耐心来探索吸吮母亲乳头的技术的。妈妈可以先抱着宝宝玩,让宝宝接近胸部,然后自然的把乳头送到宝宝嘴边。不要突然喂母乳,不要强迫喂,也不要过于频繁的尝试喂奶。这都会让宝宝更讨厌吃母乳这件事。
帮宝宝学会等待:的宝宝并不完全拒绝吸吮妈妈乳头,也会用正确的衔乳和吸吮姿势来吃母乳,只是还不明白妈妈的乳汁是一个奶阵一个奶阵分泌的,不像奶瓶里的奶那样能一直大口吃到没有。所以,当一个奶阵过去,下一个奶阵还没到来的时候,不能耐心的一边吸吮一边等待,会吐出奶头大哭。这时妈妈有两种做法可以尝试。一是把宝宝抱起来哄逗,等情绪好转了再喂奶。二是用上喂奶辅助器,在两个奶阵之间缓慢的释放奶水,“挽留”宝宝继续吸吮,以便刺激出下一个奶阵来。
解决乳头混淆的重要原则1、立即坚决停止使用奶瓶,停奶瓶必须彻底。
在宝宝不饿的时候尝试亲喂,在宝宝饥饿的时候,用小勺或手指哺乳法喂养,或者用喂奶辅助器来辅助亲喂。总之,不要使用奶瓶。很多妈妈不舍得看到宝宝烦躁哭泣,一旦宝宝哭闹起来就又拿出奶瓶了。这样的方式教给宝宝的是:必须哭闹才会得到奶瓶,而且只要坚持哭闹,坚持不吃母乳,妈妈一定会给奶瓶的。
很多妈妈声称纠正了一个月甚至更久,大人孩子都受尽煎熬,却始终不能成功,就是因为没彻底停止使用奶瓶。妈妈要记住,如果不彻底停奶瓶,时常在宝宝哭闹的时候拿出来用,那就是在人为延长宝宝的混淆,让宝宝受更多的折腾。
2、提高奶量。
乳头混淆的宝宝的妈妈,通常也都受到“奶水不足”的困扰。乳头乳晕缺少宝宝吸吮的刺激,奶量上不来是很正常的。奶水越少,宝宝越不爱吃。宝宝越不吃,奶水就越少。这个恶性循环的打破除了要纠正宝宝的乳头混淆,妈妈提高奶量也是当务之急。
如果宝宝拒绝吸吮妈妈乳头,妈妈可以借助吸奶器来模拟宝宝的吸吮,增加对乳头乳晕的刺激,进而增加奶量。可以一个半小时到两个小时就吸奶一次,不要等到奶涨了再吸。如果宝宝至少有时能够吸吮妈妈乳头,妈妈最好不用吸奶器追奶。而是用上喂奶辅助器,就把宝宝抱在怀里猛喂上几天。这样的追奶效果是最好的。如果宝宝不配合,妈妈就在尽量亲喂之余勤用吸奶器。然后把吸奶器吸出来的奶通过喂奶辅助器补充给宝宝。
乳头混淆的宝宝吃不到心爱的奶瓶,都会哭闹的。妈妈或其他家人要允许宝宝用哭泣表达不满,也要温柔慈爱的给予安慰,更要对纠正计划坚定乐观。一看宝宝哭闹就慌张了,焦虑的抱着宝宝,甚至就此变卦,都是不恰当的做法。尽管有的妈妈以惊人的毅力一直把奶吸出来用奶瓶喂到宝宝1岁甚至更久,但其中的辛苦和不便都是巨大的。更常见的是,乳头混淆没得到纠正的宝宝早早的结束了有母乳吃的幸福日子。
来源:儿科医生鲍秀兰
北京治白癜风那间医院好北京专门治疗白癜风的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