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您的当前位置:舌系带短缩 > 饮食调养 > 其它整形

其它整形



其它整形

一、耳部整形

1、耳部常见整形手术

2、招风耳矫正术

3、平耳矫正术

二、唇部整形

1、唇部常见整形

2、薄唇改厚

3、厚唇改薄

4、唇腭裂整形(在口腔美容栏目下的颌面外科中讲述)

5、隆唇缘

6、露龈笑矫正

三、去颊脂垫

1、颊脂垫解剖

2、手术要点

四、腋臭整形

1、腋臭切除术

2、微创腋臭刮除术

五、美容外伤缝合

1、外伤外科缝合

2、外伤二次美容缝合

六、疤痕整形

1、疤痕分类

2、非手术疤痕治疗

3、疤痕切除术

4、软组织扩张术在祛疤中的应用

七、选择性神经阻断瘦小腿

1、目前瘦小腿的方法

2、神经阻断瘦小腿的应用解剖

3、神经阻断瘦小腿具体操作

4、神经阻断瘦小腿疗效评价

正文

一、耳部整形

1、耳部常见整形手术

耳部常见整形手术有:外耳再造、耳廓缺损修补、杯状耳矫正、小耳症矫正、耳垂耳廓耳轮畸形矫正、招风耳和平耳矫正等。其中最为常见的是招风耳和平耳畸形矫正手术。

2、招风耳矫正术

招风耳是常见的先天性外耳畸形,一般为双侧性,但左右两侧不一定完全对称。正常耳廓与头颅侧面约成30-60度,招风耳畸形,耳甲与头颅大于60度,如果耳甲与头颅骨角度小于30度则是平耳。无论是招风耳还是平耳都不符合耳部美学,影响面部美观。

招风耳畸形矫正术,其原理是将相关部位的耳软骨改变形态,从而达到改变耳朵形态的目的。具体操作:消毒铺巾局麻后,在耳后中间位置做纵形切口,暴露出中间部位的1X2厘米大小的耳软骨,并在这块耳软骨上做垂直纵向切口的横向半透性切口2-5条,目的是松解耳软骨,以利于塑形。然后用0号丝线将耳软骨做折叠缝合,缝合方向是促使耳外缘靠向颅骨骨面。必要时可以切除小部分耳软骨。完成矫正招风耳的操作之后,缝合皮肤,术毕。术后可对切口局部做缝扎处理,预防出血。术后口服抗菌素5天,7天拆线。三个月内不得用手做改变耳朵形状的动作。

1、平耳矫正术

平耳矫正术的操作正好与招风耳矫正术的操作相反,切口在耳朵的外面,耳轮内。松解软骨方法与上面相同。折叠缝合耳软骨的方向和目的正好与上面的相反。术后处理也与上面大致相同。

二、唇部整形

1、唇部常见整形

唇部整形有厚唇改薄、薄唇改后、唇腭裂整形、隆唇缘、人中沟成形、唇沟成形、大口畸形矫正和小口畸形矫正等。其中前四项比较常见,下面加以介绍。

2、薄唇改厚

如果上唇唇红低于5毫米,或者还伴有唇峰和唇珠不明显的特征,那么可判断其唇部较薄。

唇的厚度是指口轻轻闭合时,上下红唇部的厚度。有人根据上下层平均厚度分为四类:①小薄唇:厚度在4毫米以下;②中等唇:5毫米;③偏厚唇:9-12毫米;④厚凸唇:大于12毫米。由于上下唇的厚度不完全一致,而且下唇通常比上唇厚,因此,日本的美容医学专家认为应分别观察上下唇的厚度。他们认为,女性美唇标准值应为:上红唇8.2毫米,下红唇9.1毫米,男性则比女性稍厚2-3毫米。唇的厚度与鼻型也存在一定的关系,一般薄唇或中等厚唇常常与狭鼻型相关,而厚唇人则多长着阔鼻型。此外,按照口裂的宽度,也可分为三型,樱桃小口其口裂宽度在35毫米以下,属窄型,是女性较美的一种口型;中等口裂宽度在36-50毫米之间,多数男女的口裂属此型;宽大的口裂常大于50毫米,俗称大嘴巴,外观不美,有时也需进行美容整形。

唇厚度的年龄变化很明显,在25岁以后,特别是40岁以后,唇厚度可明显变薄。

虽然形成薄唇的原因可为先天性,也可为后天性,但矫正的方法基本一致。目前可选用的方法包括注射玻尿酸或自体脂肪颗粒充填注射。关于玻尿酸注射,请参阅《注射美容》栏目的相关内容,自体脂肪充填注射,请参阅《形体雕塑美容》栏目的相关内容,在此不加重复阐述。

在特殊情况下,也可以考虑手术的方法。可以考虑在上下唇缘切口去除部分皮肤,使得口腔内粘膜外凸,从而实现薄唇改大。因为切口愈合后留有疤痕风险比较大,所以一般不宜采用。

在唇较宽大的情况下,还可以考虑Y-V成形术,切口位于唇表面,Y形切口,V形缝合。达到缩小唇的长度,增加唇的宽度的目的。

3、厚唇改薄

厚唇改薄通常采用手术方法。先仔细观察求美者的嘴唇形态,做好术前设计。切口应设计在口内,切除的量要尽量估计准确,在没有把握的情况下,按照宁少勿多的原则处理,切除部分一般设计为楔形,两侧延长到颊部,但是位于上唇中央唇珠和唇系带部位要缩窄切口或不做切口,以免破坏唇珠形态。消毒铺巾之后,注射局麻药。局麻药量够用就好,不可过多,过多注射麻药容易影响术中的判断。之后在口腔之内两侧各放置一个纱布块,用以吸收口水,术中要经常更换,以保持术区无菌操作。按照设计切除多余口腔粘膜,切除时要有一定深度,大约5毫米左右,根据切除组织的宽度来决定切除的深度,一般切除宽度跟深度大致相当,深度略小于宽度。切除之后,间断缝合切口,一定要缝合严密,预防口水通过切口进入创口之内。术后常规口服抗菌素,每日抗菌素漱口,7天拆线。一般口腔粘膜很少留有疤痕,多数就是痕迹也不会留下。

4、唇腭裂整形(在口腔美容栏目下的颌面外科中讲述)

5、隆唇缘

唇缘可以通过充填玻尿酸或自体脂肪颗粒进行隆起操作。隆唇缘如果操作的好,对于唇形的美化会起到很大作用。

6、露龈笑矫正

露龈笑是指笑的时候露出牙龈的口部畸形。

治疗方法:手术方法或肉毒素注射

手术方法

1)上唇沟粘膜切除缝合固定术

在上齿龈靠近上唇沟部位的粘膜做楔形切除。之后做缝合固定。

2)上唇提肌切断术

上唇提肌有提升上唇的作用,将其切断可以降低上唇,达到纠正露龈笑的目的。口腔内口角处切口,剥离暴露上唇提肌,将其切断,电凝止血,缝合切口。

金黄色的是上唇提肌

3)降鼻中隔肌切断术

降鼻中隔肌有缩短上唇长度和增加漏龈的作用。切断降鼻中隔肌有纠正露龈笑的效果。方法是在上唇沟中央系带处横向做1厘米切口,显露降鼻中隔肌和口轮匝肌交界处。切断远端降鼻中隔肌,松解该肌肉与周围组织的紧密连接。电凝止血。垂直缝合切口。

金黄色的是降鼻中隔肌

降鼻中隔肌切断手术示意图

肉毒素注射

肉毒素注射上唇提肌、上唇鼻翼提肌和降鼻中隔肌,可以注射其中一个肌肉,也可选择三组肌肉都注射。方法是选择鼻小柱与上唇拐角处正中点注射,是降鼻中隔肌注射点。选择鼻翼两侧上唇鼻翼提肌处注射,是上唇鼻翼提肌注射点。口角上方与鼻小柱水平线连点旁开1-1.5厘米处注射,是上唇提肌注射点。

金黄色的是上唇鼻翼提肌

治疗效果对比

三、去颊脂垫

1、颊脂垫解剖

颊脂肪垫(或称颊脂体)是位于颊肌层部浅面,侧颌面颊区、翼腭窝、嚼肌和下颌升支内,充填于面侧部多个间隙的脂肪组织块。整个颊脂体表面包裹一层薄而透明的完整包膜,与周围组织连接较为疏松,并且通过少数菲薄的纤维束与周围的骨膜或肌膜连接固定。

颊脂肪垫可以分为一个体部和四个突起。体部:从咬肌的深面延伸至翼上颌裂,为一扁长形脂肪组织块,充填于颞下间隙内,前方和上方贴于上颌骨骨膜,下部贴于颊后部表面,使颊部组织向口内隆起,形成略似三角形的垫。颊突:自体的前缘发出,呈三角形,位于咬肌、笑肌和颧肌之间。脂肪垫进入到腮腺导管下方的颊部,沿咬肌前缘下行到达下颌磨牙区域。覆盖了颊肌的主要部分,其前界为处在同一层次的面动、静脉。腮腺导管和面神经颊支走行在脂肪垫的浅面,穿过脂肪垫和颊肌走向深面,开口相对于第2磨牙的粘膜面上。翼腭突:这是体部向翼腭窝内的直接延伸部分,位置较深,在窝内包绕其中的血管和神经,与周围组织连接较为紧密。翼突:从体的后下极突向下后方的下颌骨支的内侧,位于翼内肌与翼外肌锥状纤维的表面(翼颌间隙内)。翼突的后端到达下颌骨支的中部,与下颌血管束和舌神经较为接近。颞突:从体的上部向上延伸,分为深浅两部。颞深脂肪突呈窄舌状,位于蝶骨大翼和颞肌间(颞前间隙内),脂肪突的深面是眶外侧壁的后方和颧骨的体部,后侧贴附于蝶骨大翼上。上端最高点平眼外眦水平或稍下方。颞浅脂肪突较大,位于颞深筋膜和颞肌之间(颞浅间隙内),呈扁而宽的扇形。浅深两部在颧骨颞面后方相互连续。

2、手术要点

通常经口腔切口手术,用美蓝标出面颊部颊突突出的位置。用甲状腺拉钩拉开口角,显露上颊龈沟,找到腮腺导管开口和下颌骨升支前缘,在腮腺导管开口的后上方,第1、2磨牙相对的粘膜,近颊龈沟处,绘出平行于上颊龈沟的黏膜切口线,长约1-2.5厘米,后端到下颌骨升支前缘。局部注射局麻药,于所绘切口线切开黏膜和黏膜下层,止血。用血管钳插入颊肌,指向咬肌浅层行钝性分离,寻找到黄色的脂肪块后牵拉出切口。在近切口处颊突根部,用蚊式血管钳钳夹,在血管钳的远侧切除颊突,残端用丝线结扎后将其送回颊肌前间隙。检查颊肌裂口处是否有出血点,仔细电凝止血。黏膜切口和颊肌裂口共同用丝线缝合两针。注意只将脱出的脂肪切除,防止对重要的结构造成损伤和将脂肪切除过多。一般一侧切除4-6g脂肪即可,两侧等量切除,如术前有明显的两侧充盈程度不同,可作不等量切除。术后在面颊部放置数块纱布,胶布固定后外套弹力网压迫2天去除。口腔用洗必泰漱口液清洁5天,口服抗生素3天。第7天拆线。

取出的颊脂垫

四、腋臭整形

1、腋臭切除术

腋臭又称为狐臭、臭汗症等,是由患者腋窝部位的大汗腺(又叫顶浆腺)排泄的汗液,其中所含脂肪酸比普通人高,呈淡黄色,较浓稠;脂肪酸达到一定浓度,经皮肤表面的细菌,主要是葡萄球菌的分解,产生不饱和脂肪酸而发出臭味.

腋臭治疗方法有药物方法和手术方法两种,手术方法又分为切开手术和微创手术两种。药物通常是腋臭局部涂抹具有香味的产品,以香味掩盖臭味。

手术切开的方法,分为横切口和纵切口两种,横切口通常切除不是十分彻底,但是手术创伤相对较小,恢复较快;纵切口切除比较彻底,但是切口张力往往比较大,手术当时创伤比较大,术后切口形成疤痕的风险相对比较大。无论哪种切口,术后都要加压包扎至少5天。由于这个地方不容易固定,所以加压包扎比较困难,正因为如此出现术后出血并发症几率比较大。

下面是纵切口

2、微创腋臭刮除术

微创治疗腋臭又称小切口皮下汗腺层搔刮或汗腺层破碎吸引术治疗腋臭,也有人称之为无疤痕手术治疗腋臭,它实际是通过于腋部作1-2个小切口,每个切口大约1厘米,用特殊器械进入皮下搔刮或抽吸,使腋部皮肤形成仅含少量皮下脂肪颗粒的全厚皮片,来祛除腋臭,从而抑制汗液分泌,治疗了腋臭,同时也祛除了腋毛。此种方法往往去除大汗腺不是十分彻底,多是起到改善的效果。

肉毒素注射,也可以暂时性抑制大汗腺的分泌,达到治疗腋臭的目的,不过维持时间比较短,大约6个月左右。

激光也可以用于治疗腋臭

五、美容外伤缝合

1、外伤外科缝合

发生外伤,无论轻重,首要的问题是止血。尽快闭合伤口是当务之急。所以这时候不能更多的考虑美容缝合,而是考虑急救。当急救问题已经得到解决,没有了需要紧急处理的问题时,还是要考虑进行美容缝合。一般外科使用的缝合线都比较粗,缝合方法也比较简略,但是随着美容技术的推广,目前一些外科已经改变了这种情况。所谓外科缝合就是指考虑急救不考虑美容的缝合方法;所谓美容缝合是指重视术后美容效果的缝合方法,一般后者是较细的线(7个0或8个0的线做外部缝合)较为精细的缝合。

外科缝合

外科缝合的效果

2、外伤二次美容缝合

外伤当时在外科进行的急救缝合,多数美容效果不理想(许多术后留下很难去除的像蜈蚣一样的疤痕)。原则上应该在外科缝合后三天之内,到美容机构进行补救性美容缝合。具体就是根据外科缝合情况,部分或分期全部拆除,换成美容方法缝合。对于伤口处理上没有问题的外科缝合伤口,通常并非全部或部分拆除,然后进行美容缝合,而是拆除一根或两根线,就立即进行美容缝合。逐步加以更换。对于伤口处理上存在问题,如缝合后的伤口存在凹凸不平现象时,就要对有问题部分全部拆除,纠正问题后,进行美容缝合。因为美容缝合的线通常很细,所以可以根据皮肤张力情况在术后7-20天内分次拆除。

美容缝合及美容缝合的效果

外伤美容缝合,术后一个月效果

六、疤痕整形

疤痕治疗是整形的一个大项目。疤痕增生受到皮肤张力与部位、年龄、肤色、感染因素和异物如灰尘滑石粉棉花纤维线结等刺激影响。皮肤张力越大,皮肤缺损越大,年龄越小,肤色越深,感染越严重,异物刺激越严重疤痕越增生越严重。多数疤痕在形成以后3—6个月,甚至1—2年趋向稳定,变薄,软化,随着疤痕的软化则功能障碍也随之减轻或消失。部分疤痕发生挛缩,发生挛缩的疤痕多是由于损伤比较严重或发生在关节部位,面,眼,口,鼻周围及颈部等,由于疤痕牵拉致继发畸形。少数疤痕恶变。烫伤慢性刺激致疤痕形成癌变,故又称炕癌。

1、疤痕分类

1)一般性疤痕由各种原因引起的,可能是各种形状的疤痕,通常稳定,没有明显的凹陷、增生或挛缩。其中呈线状的疤痕切除比较容易,圆形最难处理,往往需要延长切口。此类疤痕首先考虑非手术方法治疗,效果不好再考虑手术切除。切除时需要进行有效的减张处理,必要时甚至使用皮肤扩张器,保证无张缝合,否则往往很快复发,甚至变得更为严重。其中面积较大,张力较大的疤痕可以考虑分次切除。

剖腹产切口疤痕

外伤引起的疤痕

烧伤疤痕

2)凹陷性疤痕疤痕表面明显低于四周正常皮肤而呈现凹陷畸形者,称为凹陷疤痕。治疗需要使用真皮、脂肪、筋膜、骨组织或其他组织代用品进行充填,消除凹陷。充填活性组织时,必需进行减张处理,如剥离,否则充填物不易成活。

3)增生性疤痕皮肤损伤愈合后,疤痕仍继续增生,则可逐渐发展成增生性疤痕。增生性疤痕都是凸出正常皮肤表面,形状不规则,高低不平,多潮红充血,触之觉硬韧。对于此类疤痕通常采用非手术疗法,如弹力压迫疗法,放射疗法,药物疗法,药物加硅胶疗法等。

4)挛缩性疤痕挛缩疤痕是以引起的功能障碍特征而命名。主要是由皮肤缺损面积较大的开放性创面,经肉芽形成,创缘的向心性收缩,上皮再生覆盖等步骤而形成的疤痕。此类疤痕早期预防为主。即凡有较大面积皮肤缺损的创面,都应及时行皮肤移植术进行修复,以阻止创缘的向心性收缩,促进创面的愈合,减少疤痕组织的形成。选择手术切口时,以“Z”成形,改变直线切口。此外,严格无菌无创技术操作,防止感染,减少组织损伤。这些都是预防发生疤痕挛缩或减轻疤痕挛缩程度所不忽视的措施。

5)疤痕疙瘩疤痕疙瘩被中医称为蟹足肿或巨痕症,是纤维瘤的一种。此病与体质有关,是由纤维结缔组织过度增生的产物,凡属疤痕体质者表皮若受到损伤,如创伤、蚊虫叮咬等就有很大可能形成疤痕疙瘩。疤痕疙瘩凸出皮肤表面呈瘤状增生,表面光滑,色红而发亮,常发现有扩张的毛细血管向外延伸。皮肤损坏至边缘向外伸出,蟹脚形变,感到奇痒或有刺痛灼热感。由于疼痛感敏锐,可能系神经末梢传导敏感或微神经瘤的形成,甚至衣服等轻轻触及即感疼痛。疤痕疙瘩好发于胸、肩、颈、背与耳廓。男女均可发生。疤痕疙瘩。治疗方法:单纯切除往往无效。需要配合多种其它方法辅助,主要包括注射药物,采取压迫等方法抑制疤痕增生。

6)疤痕增生和疤痕疙瘩的区别前者一般不是很红,通常不痒。而后者是明显红,而且很痒。

2、疤痕的非手术治疗

1)药物治疗

通常采用曲安奈德疤痕组织内注射。注射的目的就是抑制疤痕增生。注射的效果主要取决于是否真正注射到了疤痕组织内。较大的疤痕注射比较容易,但是较小的疤痕往往不能确定,所以需要反复多次注射,一般最多4次即可达到最大效果,一般都会有效,轻度的如痤疮引起的疤痕、眼袋整形术后血肿激化的疤痕,会完全消退,较重的疤痕也会有所改善。如果不能解决问题,要么是你一直也没有注射到疤痕上,要么就不是疤痕。

2)激光治疗

激光祛疤的原理是利用不同波长的彩光选择性地对疤痕部位进行治疗,通过对激光波长的控制,能够在不伤害皮肤组织的条件下修复不同组织、不同程度的疤痕。当激光照射于皮肤即会穿透至皮下,将疤痕组织由颗粒变成粉末,直至被细胞吸收清除,疤痕随即便会由深变浅、由浅变无。

下面是彩光美容治疗仪

适应症

激光适于治疗面积在20cm以下的较局限的凹陷性疤痕,且须配合药物注射或放疗同时进行,若疤痕面积过大则创面中央难以完全上皮化,治疗后凹陷性疤痕容易复发。一般凹陷性疤痕后2-3周创面的基底完全上皮化并形成一层致密的纤维层。

禁忌症

A.瘢痕体质不宜进行激光去疤痕。

B.伴有功能障碍的瘢痕须手术治疗不宜进行激光去疤痕。

C.部分蹼状瘢痕不宜进行激光去疤痕。

D.局部有感染病灶,青春期或面部座疮反复发作而未达到稳定的患者不宜进行激光去疤痕。

E.肝肾功能异常、血糖明显升高不宜进行激光去疤痕。

F.增生活动期的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疙瘩不宜进行激光去疤痕。

G.有明显色素代谢紊乱者,如内分泌失调、艾迪生病、进展期白瘢风等不宜进行激光去疤痕。

下面是点阵激光美容治疗仪

治疗过程及术后注意事项

激光去疤需治疗1-3次。每次治疗根据面积和病种,需要5分钟—2小时不等,在门诊进行不需住院。激光去疤治疗时由于局部产生瞬间高温,会有一些刺痛灼热感,但大部分病人无须麻醉即可耐受,对于少数敏感患者,我们在术中可以加用局部的浅表或浸润麻醉以减轻不适感。

激光去疤治疗后1-3天,治疗区和周围组织会有红肿及渗液,可感肿胀麻木,以后红肿逐渐消退,激光去疤手术创面被痂皮覆盖,术后1—2周痂皮脱落,创面愈合。

激光去疤后2周内手术创面应保持清洁、干燥,不能擦洗,避免阳光照射,必要时局部使用抗生素软膏。痂皮不能强行揭除,应让其自选脱落。激光去疤治疗后局部肤色可能较红继而色素沉着,根据个人情况不同,色素沉着会在1—6月后逐渐消退。

激光祛疤的恢复期内应清淡饮食,勿食辛辣、刺激性食物,戒烟酒,不要做剧烈运动。

下面是磁波疤痕治疗仪

1)疤痕贴压迫疗法

还有一种治疗疤痕的方法,是使用疤痕贴。该产品使用于因手术、车祸、割伤或烧伤而留在身体任何部位的已愈合疤痕(增生性疤痕和瘢痕疙瘩),可在疤痕和外界环境之间提供一层物理屏障,保持疤痕湿润和清洁,从而有助于疤痕整体情况的改善,使面积减小,颜色退浅,起到治疗作用,也可与其它疤痕治疗方法配合使用,增强治疗效果。其中疤痕贴是较好的疤痕贴片品牌之一,疤痕贴柔软平整,为透明色,且舒适耐用,每片可反复使用14-28天,白天夜间均可,可剪载成各种尺寸以适合不同大小疤痕的需要。

进口疤痕贴

禁忌症

对硅橡胶类有皮肤过敏史者慎用;伤口未愈合者禁用。

使用方法

A.使用前先把疤痕部位洗净;

B.撕开包装盒背后纸盖;

C.小心揭去背面隔离纸,将有粘性的一面贴在干净的疤痕上即可,在睡眠或大运动量时,可用薄的弹性纱卷或胶布固定;

D.疤痕贴每片可连续使用,弄脏后可用温清水清洗,晾干或电吹风吹干后仍可使用,可连续使用一个月左右。

注意事项

A.一般在使用的时候皮肤要是干燥的,不能是湿润的,因为这样很可能会出现痒的情况

B.在使用硅胶贴片的时候,一定要在饮食上注意:a.不能吃辛辣;b.不能吃发物;c.少吃含有高蛋白的食物。

C.在使用硅胶贴片的时候一般要注意清洗贴片,一般是在凉快的环境下使用,不然会出现痒的情况

D.必须在伤口结痂脱离后,伤口愈合完好后使用。

3、疤痕切除术

1)直接切除

对于陈旧性、稳定性并且切除后缝合张力不是很大的疤痕可以考虑直接切除。对于增生性疤痕可以考虑配合注射曲安奈德进行切除。对于张力较大的疤痕可以配合使用肉毒素注射。

对于较为规整并且面积不大的疤痕切除方法是沿着疤痕的边缘将疤痕切除,之后进行皮下适当剥离,然后进行皮下减张内缝合,只有有效减张,达到皮肤表面完全无张力缝合,疤痕切除后才不会复发。

对于较大的疤痕,需要采用非直线处理,避免直线性疤痕的产生。

对于不规正的疤痕,则应根据不同情况加以处理。

对于圆形疤痕,通常需要延长切口才能保证术后术区平整。

2)分次切除

对于面积较大但又不是特别大的疤痕,估计切除后拉拢缝合张力很大,但通过三次以内可以切除干净的疤痕,可以考虑分次切除。每次切除三分之一或二分之一。切除之后需要等待至少半年以上,最好一年以上才可进行第二次切除。两次切除之间,第一次切除完全愈合之后,可以适当揉搓疤痕处皮肤,使之尽量变松弛,以利下次切除。

分次切除的效果相当于埋置扩张器的类似效果,只是松弛皮肤的程度比较小,是通过较长的时间实现松弛的目的。刚刚切除部分疤痕时,手术部位皮肤比较紧张,通过半年或一年时间,皮肤就会明显松弛下来。

烟疤分次切除术前术后当时术后25天及术后33天

3)切除配合其它治疗

疤痕切除之后需要配合其它一些治疗,例如疤痕贴,曲安奈德注射等。尤其是增生性疤痕或疤痕疙瘩,如果不配合其它治疗,很容易复发。增生性疤痕或疤痕疙瘩需要持续性的辅助治疗,直到稳定之后才能停止。切除时就可在麻药中添加抑制疤痕增生的药物,切除之后,在切口两侧注射适量肉毒素,然后进行有效的减张缝合,伤口愈合过程中可以喷洒生长因子,拆线一周之后开始在手术区域定期注射抑制疤痕增生药物,同时配合使用疤痕贴。通过综合治疗,抑制疤痕复发,待到疤痕逐步稳定下来之后才逐渐停止用药。

3、软组织扩张术在祛疤中的应用

软组织扩张器扩张术是治疗面积较大的疤痕或皮肤缺损的有效方法。其目的是通过扩张皮肤,达到增加皮肤供给量的目的。其最大的优点是,这样产生的增量皮肤,色泽与受供区完全一样,不会如植皮效果产生原来皮肤和修复皮肤之间的色差。但是皮肤扩张并非可以无节制,过分的扩张会带来许多弊端,下面就软组织扩张器的使用原理及方法加以介绍。

1)扩张器原理与特性

扩张器是通过埋入人体相关部位,待到切口愈合完成之后,分期逐步注入生理盐水,使得扩张部位皮肤变薄变紧,同时变长。随着时间的延长,扩张部位张力逐步下降,皮肤逐步变厚,变长的部分却得以保留。当扩张后皮肤变薄,而产生一定的回弹力,此回弹力逐步下降,最后趋近于零的时候,就可以将扩张器取出,则扩张了的皮肤不再回缩,这部分多出来皮肤将用来修复局部皮肤缺损。扩张后皮肤组织的来源一般认为由扩张部位局部组织的细胞增殖细胞绝对增加、细胞间隙被拉开和应用扩张周边的皮肤软组织松动性、牵拉性增加扩张皮肤的来源。

扩张器由医用硅橡胶制成,具有生物代用品优越的特性。扩张器化学特性:有一定的惰性,无臭、无味,不含或含有极少量的不稳定物质;不易老化、变形、腐蚀、代谢和降解,具有非常良好的稳定性;与机体的接触中,具有良好的组织相容性,无抗原性、无致癌、致畸作用。扩张器在很宽的温度(一℃~℃)范围内保持着上述良好的特性,可应用高温高压灭菌法、化学熏蒸消毒、Co60源照射等消毒方法消毒,且扩张器的性能不会受到明显的影响。

扩张器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其弹性回缩力高,弹性伸长力长,抗扯断力好,抗撕裂强度高。当弹性伸长力越长,抗扯断力、抗撕裂强度越高,对扩张器而言,控制囊的抗爆破力、抗冲击力越好,植入体内的扩张器也就不会因为扩张器囊内超量注水而破裂,有体外试验显示扩张器注水量是扩张器容积的10倍也没出现扩张器破裂。

2)扩张器结构

扩张器是带有自行密封注射阀门的硅胶囊。注射阀门可以和扩张囊是一体的,也可以通过不同长度的导管连接在囊上。盐水注射进入阀门和通过阀门进入囊内使其向四周逐渐扩张,也有的因扩张囊一侧应用网片使扩张器单向扩张。随着扩张囊容量增加,其表面和邻近组织受到的张力也增加。市售的扩张器有标准的圆形、长方形和肾形,也能根据所需的形状与大小定制。扩张囊表面可以是光面或毛面。毛面的扩张器不易移位,而且似乎比光面的扩张器更容易扩张。

扩张囊:为扩张器的主体部分.主要功能接受注入的生理盐水,通过不断往扩张囊腔注入生理盐水达到组织的扩张的目的。因此要求扩张囊壁具有较好的弹性和良好的密闭性,扩张器的分型常根据囊的形状和容量分为各种规格及型号。

连接导管:连接注射壶与扩张囊之间的硅胶管,长度为5~10cm,直径为2~4mm。导管不宜过短或过长,否则影响手术时扩张器注射壶的放置的位置。

扩张器类型

方形:常见长方形,其容量有m1、m1、m1、ml、ml。m1、m1等。扩张囊扩张后呈长方体,边和角比较圆滑,形成皮瓣可旋转或滑行推进。此类扩张器多用于躯体及四肢。

肾形:为肾形或新月形等,其容量50ml、80m1、ml、m1等,扩张后扩张皮瓣呈肾形隆起,内侧弧度较小,外侧弧度较人,外侧皮肤扩展率大,常用于耳再造等。

圆形:包括圆球形、半球形等,其容量有30m1、50ml、ml、ml、ml等。此类扩张器皮肤扩张后表面呈半球面状、中央扩展率最高,由圆心向外周其扩张率呈递减趋势。常用于乳房整形。

特殊类形:由于按特殊要求和特殊部位设计的扩张器。如:眶周的“C”形、下颌的马蹄形、指背的长条形等。

3)扩张器选择

根据缺损部位的外形、可供扩张部位的条件以及扩张皮瓣应用的目的选择不同形状的扩张器。一般多应用长方形、肾形扩张器,如四肢缺损应用长方形扩张器为最佳选择,在耳再造时应用肾形扩张器是非常有效的选择,在一些特别的情况下,如乳房再造时,如应用扩张器进行预扩张,选择圆形扩张器能使将来再造的乳房从外形上达到理想的效果。

其次扩张个数的选择:一般的情况下一个腔穴放置一个扩张器,然而也有人认为在同一腔隙植入二个扩张器:即在同一腔隙内同期折叠埋置两个扩张器,依次向两个扩张器内注水,直至获得最佳的扩张效果,其优点如下:①软组织扩张器的体积与面积成正比,如需植入较大容积的扩张器,就要形成足够大的腔隙,以保证将扩张器平整植入,避免因扩张器皱折导致扩张过程中出现皮肤破溃,同一腔穴植入二个扩张器避免过多的组织剥离,在颈部扩张时尤为适用,因为颈部范围有限,如果需要植入大容积扩张器,就需要延长切口并超出锁骨才能保证扩张器没有皱折地植入。同一腔穴植入二个扩张器的方法克服了上述缺点,达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这种方法的主要优点就是在有效的组织范围内不需要做过多地剥离,用两个(小容积)扩张器达到与单个(大容积)扩张器同样的扩张效果。②,注射壶的渗漏,不能保证每一个扩张器的注水总是有效的。③重叠放置两个扩张器,如同设置了“双保险”,如一个扩张器发生了渗漏,另一个扩张器可继续扩张,保证了扩张过程的继续进行。扩张器重叠扩张技术的操作要点有:①埋置扩张器时形成足够大的皮肤软组织腔隙,②一般将容积较小的扩张器置于上层,③先向上层扩张器内注水,待其注水完毕或扩张囊完全展平后,再向下层扩张器内注水。

其次扩张器容量的选择:根据缺损面积的大小、可供扩张部位的皮肤条件选择容量不同的扩张器。修复1立方厘米的头皮缺损所需头皮扩张器的容积为3-3.5ml,修复面、颈部1立方厘米的缺损所需颈部扩张器的容积为4.5-5.0ml,躯干和四肢所需扩张器的容积介于它们上述两者之间。扩张皮瓣的有效扩张面积在注水量为扩张器容积的1.3-1.8倍时,有效扩张处于平台期,即有效扩张面积再也不随注水量增加而增加,因此如条件允许的话尽可能植入较大容积的扩张器。

4)扩张术切口和植入层次

扩张器植入的切口要根据扩张器植入的部位而定。一般选择在病变的邻紧的正常组织与病变组织的交界处,或就在病变组织中。有时切口选择在扩张皮瓣II期转移的切口线上,切口的选择要根据具体而定,而不是一成不变。

扩张器植入切口一般与扩张器的长轴平行,其长度以能便于剥离扩张器植入的腔隙和充分显露腔隙便于止血为最佳。有的人主张应用小切口,小切口尽管可减少扩张器的外露的并发症,但因切口小而不利于止血却增加了术后血肿的并发症。

扩张器植入的层次在不同部位有不同的选择,在头皮扩张器植入帽状腱膜的深面,面部在皮下脂肪与SMAS筋膜之间,耳后位于耳后筋膜的浅面,颈部在颈阔肌的浅面和深面,躯干、四肢则在深筋膜的浅面,对于只需提供皮源的扩张器植入的深度在皮下脂肪层即可。

5)扩张方式

即时扩张:术中即刻注水扩张。适用缺失不大但又不能直接缝合的创面,术中植入扩张器立刻注水即缝合,在手术中反复注水、放水2~3次后取出扩张器,切除病灶直接缝合。即时扩张术不失为修复小面积皮肤缺损的一种较好方法,但此方法的不足就是扩张的真正效应不高。

持续扩张:在恒压下持续不断的给皮肤软组织扩张器注水达到持续皮肤软组织扩张。持续扩张术具有扩张速度快,简单易行、缩短治疗时间等特点。但术后皮瓣回缩率大,过快的扩张可能导致组织不可逆的损伤,影响最终的治疗效果。

常规扩张:常用的一种扩张方式。每周注水1~2次,一般1~2月完成。此种扩张方式扩张的效应高,皮瓣的远期回缩小,治疗效果有保证,其缺陷时间长,因此出现并发症的机率也大。

6)扩张器方向选择

扩张器植入术中扩张器植入方向的确定应以几何学原理为指导。可将缺损视为一个不同大小的长方形,长方形面积受缺损区域的长宽比例的影响。如缺损面积一定时,根据长方形几何学原理,面积(S)=长(b)times;宽(a),长与宽成反比,即:长方形的长度增加,则宽度变窄;长方形的长度变窄,则宽度加长。当扩张皮瓣的长轴平行缺损部位的长轴时,增加了扩张皮瓣的长度(b),修复同样大小的缺损缩可调整宽度(a);当扩张皮瓣的长轴垂直缺损部位的长轴时,尽管增加了扩张皮瓣的长度(b),但却无效,而且还需要较长的宽度(a),并且要较长的宽度却非常困难。因此修复同样大小的缺损,扩张皮瓣的长轴平行缺损部位的长轴扩张器植入法就比扩张皮瓣长轴垂直缺损部位的长轴扩张器植入法显得轻而易举。如缺损区域较大或一个不规则缺损可将其分成若干个长方形的缺损,在缺损区域四周的正常组织分别平行缺损区域长轴植入若干个扩张器,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对于扩张皮瓣直接推进修复缺损,扩张皮瓣的蒂部长轴与缺损区域的长轴平行时,保证了扩张皮瓣蒂部的宽度大于推进皮瓣的宽度,因而对扩张皮瓣的血运有充分保障和加宽了推进皮瓣的宽度,且可以减少不必要的附加切口。因此应用几何学原理指导扩张皮瓣修复邻近组织的缺损,能充分保证皮瓣蒂部的血供,减少附加切口,且手术操作简单,创伤小,术后恢复快。

7)扩张器消毒

扩张器植入前要检查是否有破损,如扩张器有渗漏就不能达到有效的扩张。检查的方法常有下列二种,一向扩张器内注入20ml左右生理盐水,或向扩张器注入20ml左右空气后将扩张囊置入水中,检查扩张器有无破裂及渗漏,如有渗漏在术前能及时更换,做到防患于未然。

扩张器的消毒可采用高压蒸气、放射消毒等,但不宜采用碘酒浸泡及甲醛熏蒸。消毒前应用自来水反复冲洗,干净后再用将囊内生理盐水或空气抽尽。为确保使用质量,扩张器应尽量不重复使用。

8)扩张准备

⑴扩张区域的选择

首先选择扩张区域与受区相近的部位,越邻近,修复术后的皮肤质地、色泽和毛发分布与受区越相近,术后效果才越好。如邻近区域无供区可用,可选择远位区域扩张,如修复面部缺损时,应用扩张的锁骨前胸皮瓣,跨区转移至面部修复创面,术后的效果也非常满意。

其次供区的选择,也应考虑术后供区不遗留继发畸形和相对隐蔽的位置,特别对于那些仅仅只提供皮片扩张,扩张应选择在有术后切口隐藏、不损伤重要的器官、组织,不影响功能等优点的区域。

⑵扩张皮肤的准备

术前必须检查扩张区域的皮肤是否有感染灶、毛发是否剃净,如扩张区域皮瓣将来设计为轴形皮瓣或游离皮瓣,术前必须应用激光多普勒标定血管的走向,以免术中损伤血管。

I期手术术后的处理

术后全身应用抗菌素3~5天,防止感染。在面颈部扩张器植入术后前3天流食。术后术区适当加压包扎,保持负压引流通畅,严密观察引流液的颜色、引流量,如引流液较多、颜色较红必须及时处理,以防术后血肿的发生。术后引流3~5天后引流液为淡红色,一天的引流量不超过20ml时可拔除负压引流,同时可给扩张器注水,注水量为扩张皮瓣稍有张力,之后继续适当加压包扎。术后8~11天拆线,拆线当天不注水。

术后扩张器的注水,一般拆线后1~2天开始,开始速度可快一些,每2~3天注水一次,注水量可稍多些,一般为扩张器容积的10%~20%。但注水量最好由痛疼、指压反应(皮肤颜色)、张力等监测。每次注水量应当为病人自觉扩张皮肤有胀痛时、或扩张皮肤稍有张力时、或指压反应稍慢(皮肤颜色稍白)时的量为最佳。过多时病人耐受不了胀痛、扩张皮肤有血运障碍。扩张器注水时间一般为1.5-2个月,注水完成后须“养皮”2~3周时间后进行II期手术。

皮肤软组织扩张术对病人心理学的影响是贯穿在扩张过程中,注水后的胀痛感是最典型的局部症状,紧张、焦虑是病人常见的心理状态,病人对皮肤软组织扩张术有很高的期望值,如治疗过程中,由于治疗时间长,费用相对高,稍有不顺,病人的心理包袱就重,有时治疗效果不错时病人也感觉治疗效果不假。因此在全治疗过程中病人总是处于一种紧张、忧虑状态,故病人的心理治疗与其它的美容病人心理治疗一样同样重要。

II期手术前的准备

当注水完成,经过一段时间的“养皮”,可以进行下一次手术。手术前,根据I期扩张器植入术前设计的皮瓣和扩张器注水完成后扩张皮肤的局部情况,设计将来要推进或旋转的皮瓣,以及需作的附加切口,向病人再次交待将来的手术效果,以取得患者的更好配合。

9)扩张影响因素

皮肤软组织扩张器扩张的有效面积受许多因素的影响,常有扩张器注水的量、扩张器注水完毕至II期手术间隔的时间、扩张器的形状等。

随着不断地向扩张器注水,扩张器的有效扩张不断的增加,当注水量为扩张器额定容积的1.3-1.8倍时,即时再增加注水量,也不会增加皮肤的有效扩张面积,此时出现注水量增加而有效扩张固定在一个稳定的状态。

其原因可能是:首先扩张器由半透膜的分子材料组成,在一定压力条件下水分子可通过半透膜。随着注水量的不断增加,囊内压不断增高,水分子不断向囊外渗漏,既是扩张器囊内注水在间断进行,但囊内注水总量并没有增加;其次可能在注水过程中,反复通过注射壶注水,在一定的压力条件下,囊内注水沿注射壶针孔外渗,也影响了注水总量的增加,最终影响扩张器的有效扩张。为此在选择植入扩张器的容积时,我们认为如供区条件许可,尽可能选择较大的扩张器。

在注水完成后,立刻进行第II期手术,由于扩张皮瓣中的弹力纤维等的作用,扩张皮瓣的回缩率比经过一段时间“养皮”的扩张皮瓣回缩率高,因此也影响了扩张皮瓣面积的有效使用。

10)扩张术手术方法

I期手术

(1)首先应用美兰标记术前根据修复缺损而确定的扩张器植入部位的剥离范围及植入的切口,切口常与扩张器的长轴平行且位于与修复区域交界处,切口长度为以适合剥离扩张器植入的腔穴和方便止血为度。扩张器的注射壶放置在扩张器植入部位的另一侧,注射壶外置目前少见,常用于儿童或修复的缺损区不够以植入注射壶的情况。

(2)根据扩张器注入的不同部位,肿胀液分别注入不同的层次。头皮扩张时一定要注入帽状腱膜下,面部则注入皮下与表情肌、腮腺筋膜或咬肌筋膜的浅层,颈部可注入颈阔肌浅层或及深层,躯干及四肢则多注入深筋膜深层.耳再造时仅注入于皮下。注射壶可埋于皮下较浅的部位或比扩张囊植入的层次稍浅面,必要时亦可外置。

(3)按设计要求,边剥离腔穴边止血,剥离的腔穴稍大于扩张囊的大小。一般情形剥离时采用钝性分离。手术时术者必须熟悉局部解剖,熟悉局部的解剖层次、组织结构及重要血管神经分布。剥离完毕后,稀释双氧水、生理盐水冲洗,电凝彻底止血。

(4)将扩张器植入剥离的腔隙,扩张囊的底放置基底,尽可能将扩张囊展平,以免将来扩张囊折叠形成的锐角刺破皮肤囊外露影响扩张效果;同时注意注射壶埋植时勿放反,穿刺面要向上,阀门位置不可距扩张囊太近,以免穿刺注液时误扎扩张囊;扩张导管勿折叠以防止不能注入生理盐水。

(5)从基底、皮下和皮肤分三层缝合以防切口裂开,影响将来的注水。缝合时一定在直视下进行,注意保护扩张囊和导管,以免扎破,否则导致渗漏而不能扩张。

(6)缝合前,每一个植入扩张器腔穴必须放置负压引流,以预防血肿。术后即刻分别给予扩张器注入生理盐水或含庆大霉素的生理盐水,注水量为扩张器容积的10%或扩张皮瓣稍有压力,一方面注水后可将扩张器舒展平,另一方面通过给扩张器注水可检查注射壶的位置是否合适、导管是否打折等。

II期手术

当皮肤软组织扩张达到预期目的,“额外”扩张的皮肤足可以修复切除病灶后所遗留创面时或扩张器注水量为扩张器容积的1.3~1.8倍时,即可实施II期手术。取出扩张器,形成扩张皮瓣,对受区及供区进行修复,如扩张后的皮瓣不足以修复全部受区时,可在扩张的皮瓣下同期再次植入扩张器重复扩张;也可以半年后再次植入扩张器进行扩张。

(1)扩张皮瓣的设计原则:

扩张皮瓣的设计要根据受区的和供区的条件而定。不管如何设计,但必须遵守下列几条原则:⑴扩张皮瓣的设计首先遵守常规皮瓣的设计原则。如扩张皮瓣的大小应大于受区面积,选择与受区邻近的扩张皮瓣等。⑵在扩张皮瓣的各种转移方式中尽可能减少辅助切口,或将切口设计在相对隐蔽的位置,或将切口顺皮纹方向。⑶尽可能顺血供方向设计皮瓣,如皮瓣为扩张的轴形皮瓣,皮瓣的大小不应超出其供血范围;如皮瓣为扩张的随意皮瓣,皮瓣大小可稍超出未扩张的随意皮瓣的大小。⑷应充分的将扩张的皮瓣从三维转为二维,最大可能利用扩张所获得的“额外组织”。⑸皮瓣远端携带的未扩张的皮瓣不宜超过1:1比例。

(2)扩张皮瓣旋转方式

滑行推进皮瓣:一般以顺血供一侧为蒂,形成皮瓣的远端与受区接壤,切口线在受、供区交界处及扩张部位的两测,切开后可形成矩形瓣,直接向受区滑行推进。此方法优点设计和操作简单,辅助切口少,血运有充分的保证;不足就是推进的距离有限,一般为4~7cm。但为了弥补这一缺陷,可将受区病变分成几块小的病变区域,然后在每一个病变区域植入扩张器,形成多个滑行推进扩张皮瓣以修复大的缺损。在四肢修复中,常应用此方法。

旋转皮瓣:以邻近修复区一侧为蒂,形成与受区平行且按一定轴线向受区旋转的皮瓣。此旋转皮瓣优点是辅助切口短,但扩张的组织瓣难以充分的舒展,在蒂部往往形成“猫耳”,需再次手术修整。常用于面部、头皮的修复。

游离皮瓣:术前按受区的大小,设计带血管蒂的轴形皮瓣,术中切断血管蒂,切取皮瓣,游离移植至供区与受区的血管蒂吻合以修复受区创面。此方法的优点:扩大皮瓣的切取面积。

(3)手术方法

II期手术在局麻或全麻下进行。沿植入扩张器的原切口切开皮肤、皮下进入,取出扩张器,将扩张皮瓣的周边完全松解,再根据扩张皮瓣的松弛度,估计能修复的缺损或病变面积,并结合术前拟定皮瓣切口和大小,再三明确最后形成皮瓣和修复缺损的形状和大小。切忌一开始即完全按设计将所有切口线切开。因为再熟练的术者,当扩张皮瓣由三维转位二维后,要充分利用扩张的组织,术前所设计的皮瓣与实际所转移的皮瓣也难免有所不一致。

扩张器取出后,在皮瓣内侧和扩张区基底部所形成的纤维包膜严重影响扩张皮瓣的舒展,如不将纤维包膜去除,将影响最终的治疗效果。然而纤维包膜有发育良好的小动脉、小静脉和毛细血管,具有良好的供血能力,对皮瓣的成活很有益处。为了不影响皮瓣的血运、减少皮瓣回缩和利于皮瓣的舒展,可保留蒂部的纤维包膜,而将皮瓣与扩张基底相连的两侧包膜和基底的包膜去除,有时有必要可将扩张皮瓣远端包膜也去除。这样既可减轻皮瓣回缩、舒展皮瓣,又不影响血运。

II期手术设计旋转皮瓣时,当皮瓣的长度超过皮瓣蒂部宽度所能携带的长度时,有必要作扩张皮瓣延迟术,这样以保障扩张皮瓣的成活。在设计的旋转扩张皮瓣时,根据将转移扩张皮瓣大小设计两条平行切口线,切口线平行扩张皮瓣长轴,切开扩张皮瓣皮肤、皮下组织到扩张器包膜浅面,缝合切口。术后10~14天行第二次延迟术,在扩张皮瓣远端设计弧形切口,切口与第一次延迟术切口相连。沿切口线切开扩张皮瓣皮肤、皮下组织达扩张器包膜表面,缝合切口。第二次延迟术后10~14天沿延迟术切口切开,取出扩张器,切取扩张皮瓣转移至创面,修复创面。二次延迟在扩张皮瓣的转移过程中,不仅能保证皮瓣在皮瓣转移过程中的动脉供血,而且能预防皮瓣在皮瓣转移过程中静脉回流障碍的发生,能充分保障皮瓣的成活,使治疗全过程顺利完成。

11)扩张器具体应用

在头皮整形中的应用

适应症

⑴痕性秃发因烧伤、头皮撕脱伤、感染、手术等原因造成毛囊的损伤所形成的瘢痕性秃法。

⑵头皮良性肿瘤头皮较大的色素痣、神经纤维瘤、血管瘤等良性肿瘤,应用扩张头皮瓣覆盖切除病变组织后所遗留的创面不失为一种好的方法。

⑶头皮缺损拌骨外露由于电击伤、车祸等所造成的头皮缺损和颅骨外露,扩张头皮瓣是一种理想修复头皮缺损和覆盖外露颅骨的材料。

在面颈部整形中的应用

适应证

(1)面颈部烧伤或外伤后较大的增生性瘢痕、挛缩性瘢痕。

⑵面颈部较大的毛细血管瘤或混合型血管瘤。

⑶颈部良性肿瘤如神经纤维瘤,或部分可切除的皮肤恶性肿瘤早期如基底细胞癌。

⑷穿性缺损。

扩张锁骨前胸皮瓣

多用于修复下颌部位及颈部疤痕或缺损。

在鼻再造中的应用

用额部扩张皮瓣或前臂扩张皮瓣

在耳再造中的应用

适应征

⑴由于先天性的发育不良出现的各种先天性的耳廓畸形,如小耳、无耳。先天性的耳廓发育不良其耳周皮肤条件好,但行耳再造还是不足,应用扩张解决这个难题。

⑵烧伤后的耳廓畸形,烧伤后的耳周皮肤经常有瘢痕,给皮肤扩张带来一定的难度。表浅性瘢痕经扩张后可以应用,但Ⅲ度烧伤后或增生性瘢痕不宜行皮肤扩张术。

(3)伤后的耳廓畸形,外伤后的耳周局部皮肤条件较好,完全可以用来扩张。

(4)它原因引起的耳廓畸形,如感染等。

在躯干四肢整形中的应用

在乳房整形中的应用

其它方面的应用

12)扩张器应用的并发症

并发症出现的相关因素:

①扩张器本身的质量,有时往往因为注射壶漏水、连接导管的打折导致往扩张囊注水失败而最终的治疗不能完成。

②扩张器植入部位、病变的性质等,四肢出现并发症的机率就比其它部位多,可能与四肢的供血特点和术后活动多有关。当然受过浅度烧伤的供区切口愈合能力就比没烧伤过的正常组织愈合能力差。

③术者手术水平,一个手术操作熟练的手术者,在扩张器植入剥离腔隙时手术创伤小、出血少,术后出血血肿和皮瓣血运不佳的可能性就小。

④患者本人的个体因素,如患者营养差,白蛋白低而球蛋白高,切口愈合就差。

常见并发症

血肿

感染

皮瓣血运障碍

扩张器外露

扩张器不扩张

七、选择性神经阻断瘦小腿

1、目前瘦小腿的方法:

小腿吸脂对于肌肉肥大为主的患者,效果不理想。

小腿腓肠肌部分切除术后有些并发症影响手术的推广

小腿肉毒素注射操作简单,有效,但是效果不持久

小腿选择性神经阻断术通过选择性的离断部分支配小腿腓肠肌的神经分支,使腓肠肌失去神经,而逐渐废用性萎缩达到瘦小腿的目的。

2、神经阻断瘦小腿的应用解剖

小腿大体解剖

腘窝内神经的解剖其中外侧肌支和外侧肌支均指腓肠肌肌支神经

3、神经阻断瘦小腿具体操作

手术操作要点

1)选择切口:2-3公分,选择在小腿后面腘窝内偏下方一点点。多采用与腘窝线平行切口。

2)找出神经:术中找出胫神经全部4个不同方向的分支神经,并加以保护。

3)确认神经:采用电刺激仪对各分支神经加以刺激,观察其反应,需要反复实验,加以确认。通常神经经过刺激,会有其控制区域肌肉强烈收缩的反应,根据这些反应对神经的性质及控制区域加以确认。

4)选择性安全有效切断神经:将腓肠肌内、外侧头肌支切除约2-3厘米足够长的神经段,以确保神经不会再次长上,恢复功能。在肌门处切断神经肌支是保护比目鱼肌肌支最有效的方法。

手术安全性

1)熟悉掌握局部解剖,不伤及其他血管神经,手术就会很安全,基本没有并发症。

2)腓肠肌内、外侧头肌支切断后,腓肠肌的萎缩对小腿功能影响不大。

3)必需确保不损伤比目鱼肌肌支,手术才是安全的。

4)术后切口疤痕并不明显。

3、神经阻断瘦小腿疗效评价

神经选择性阻断瘦小腿手术确实是有效的。但是实际的效果确是差异很大,这与具体操作医生的实际水平关系很大。选择性切断相关神经的准确度,切除方法都会影响术后效果。由于手术方法不当,许多病例复发率很高。需要提高手术医生的操作水平和责任心。

文章如有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请勿传播分享该学习内容









































北京治疗白癜风到哪家医院好
北京治疗白癜风到哪里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lqapa.com/ysty/9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