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舌系带短缩 > 相关医院 > ldquo孩子说话晚,长大就好了
ldquo孩子说话晚,长大就好了
“医生,我孩子快3岁了,为什么只会喊爸爸妈妈,问他啥好像也明白,就是不肯开口说话,只是用手比划,是不是长大就好了?”
“医生,我的宝宝平时看上去挺机灵的,听力和智力测试都没什么问题,就是不怎么会说话,只会叫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家里老人说长大就好了,我还是不放心,你给看看”……
“我孩子4岁了,那儿都好,就是不太说话,天天到处跑,幼儿园老师说孩子坐不住,和其他小朋友搁不到一块儿,你看咋回事儿?”……
每天都会遇到很多这样类似的问题。
那么,孩子说话晚是不是长大就好了呢?
答案是:我们还是要搞明白孩子为啥说话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可一概而论。
一、听力是否异常
俗话说“十聋九哑”。说话晚,首先排查下听力问题,有的家长说:一关门孩子就扭头,听力肯定没有问题。但影响语言的听力障碍不仅仅指完全听不到声音,还指听阈水平不能达到正常,如果完全听不到,就可能会导致聋哑的产生。正常儿童在2岁应该达到的听阈在20-25分贝。小儿学话,首先必须要能听到外界的声音,听懂别人说的话,才能逐渐模仿并学会说话。如果听力有问题,听不到外界的声音,听不懂别人说话,那就无法模仿说话了,最终也就不会说话了,这就成为所谓的聋哑儿。
因此,这类孩子需要做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早期的话可进行康复治疗,必要时佩戴助听器、或人工耳蜗。
二、大脑发育是否正常
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脑损伤,如怀孕早期的病毒感染、宫内的慢性缺氧、早产、低出生体重、窒息、缺氧、病理性黄疸、出生后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脑出血等引起脑组织损伤。这些高危因素影响到孩子的语言中枢,也会引起说话晚。
因此,积极做好母亲孕期、卫生期保健,预防早产、难产、窒息,是减少小儿脑损伤的发生、减少语言发育迟缓的重要措施。
三、智力是否落后
智力与语言有极密切的关系,语言较其他方面更能反映小儿的智力水平。智力低下的小儿不能注意别人对他说些什么,精神不能集中,模仿别人的语言的能力也差,不能表达和理解词的意义。
智力低下的小儿开始说话的年龄晚,而且不能用词来表达其意。在大的孩子表现为说话不切题,模仿语言,把别人间他的话重复一遍作为答复,而且常常有重复语言,一句话翻来复去地的说。智力低下的小孩开始说话时,有时虽然也能说情楚某个词,但不久往往又忘掉了,以致几个月内又听不到这个词了。
这类孩子需进行综合康复训练,以提高智力、认知水平为主,在智力提高中促进语言发育。
四、构音器官是否正常
构音器官包括肺、喉、面部、口部肌肉,硬腭、腭咽肌、舌、下颌等,由于构音器官发生异常,也可能会造成语言的发育障碍。当然,也包括我们经常说的舌系带短或者叫攀舌的问题。
其特点是宝宝可以发音,基本可以与我们进行对话,而不会出现孩子不说话,或说话晚。但是会表现为语言很不清楚,如鼻音过重或过轻,儿童腭裂、黏膜下腭裂会造成鼻音过重等。舌唇运动不良会使所发出的音歪曲、置换或难以理解。
此类孩子需要专业人员进行构音障碍的训练,对舌系带短、攀舌的孩子则需手术治疗。
五、是否是自闭症
不说话或说话晚,应及早排除自闭症问题。说话晚或语言交流障碍是自闭症儿童就诊的首位原因。近年来,自闭症儿童发病率越来越高,每名儿童中就有1名是自闭症。由于家长对自闭症了解甚少,导致不少自闭症儿童延误了治疗。自闭症的孩子一般来说听力都还是正常的,但就是不肯开口说话或者不肯多说话,有些虽然可以说一些话,但往往却是一些重复语言、自言自语,或者是一些根本让人听不懂的能跟人交流的语言。
自闭症的主要表现:
1、3天以前,没有特征。
2、3-10天:没有明显特征。
3、4-6周:常哭闹,但并不是由于有需求,如:饿了。
4、3-4个月:不笑或对外界逗引没有笑的反应,不认识父母。
5、6-7个月:对玩具不感兴趣,别人要抱他时,不伸出手臂。举高时身体僵硬或松弛无力,不喜欢将头依偎在成人身上,没有喃喃自语。
6、10-12个月:对周围环境缺乏兴趣,独处时呈满足状。长时间哭叫,常刻板行为(摇晃身体、敲打物品等)。拿着玩具不会玩,只是重复某一固定动作。与母亲缺乏目光对视。对其他人不能分辨,对声音刺激缺乏反应(象耳聋),不用手指人或物品,不模仿动作,语言发育迟缓(发音单调,或莫名其妙的声音,不模仿发音,更没有有意义发声)。
7、21-24个月:睡觉不稳,有时甚至通宵不眠。不嚼东西,只吃流食或粥样食物。喜欢看固定不变的东西,有刻板的手部动作(如;旋转、翻动、敲打、抓挠等)。肌肉松弛,常摔倒。缺乏目光对视,看人时只是一扫而过即转移别处。没有好奇感,对环境的变化感到不安或害怕。可能出现学舌,但迟缓,对词语理解。
许多老年人,包括年轻的家长朋友,没有见过自闭症患儿,但他们却听说或亲眼见过说话晚但日后发育正常的孩子,因此很理所当然地认为孩子是讲话晚,没啥关系,长大自然就好了。有的家长一再迟疑着不去看病,最终拖到孩子语言发育年龄已过,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期。
自闭症是不会长大了自己好的,必须及早进行系统的康复治疗。
六、是否有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
语言的形成,还需要有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语言刺激,这是儿童语言发育的重要条件。首先,在婴儿2、3个月“咿呀学语”时期,如果大人们也能给他一点回应,婴儿会感到兴奋,会重复发音,这些声音的刺激,可以锻炼婴儿的语言听觉能力。
有部分孩子听力、语言理解都没有问题,但就是没有语言表达,这种情况,注意下孩子的养育环境:是否是老人带孩子与其他人交流很少;是否是老人的语言与父母的语言不一样,比如老人粤语,母亲普通话,父亲英语,这种情况,在孩子语言发育的初期,往往引起孩子语言发育的冲突,导致理解正常语言表达落后。还有部分孩子,理解正常,养育环境也正常,但就是表达落后,这种往往男孩多见,让孩子多接触生活,多接触社会,见多识广了,自然就有想表达意思和有说话的要求,有时不经过干预也能在学龄前赶上正常儿童发育。
张涛医生简介
主治医师,硕士研究生,医院、医院小儿神经康复科副主任。师从著名儿童康复专家马丙祥教授,进修于黑龙江省小儿脑性瘫痪防治疗育中心。擅长
小儿神经发育学评估;
高危儿早期筛查与干预;
运动障碍:脑瘫、发育迟缓、脑炎后遗症、迟缓性麻痹;
心理行为障碍:孤独症谱系障碍、智力障碍、语言障碍、感觉统合失调、注意力缺陷多动症、抽动障碍等;
其他:小儿癫痫及对发热、咳嗽、腹泻、积食等常见病、多发病。
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