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您的当前位置:舌系带短缩 > 相关医院 > 一起来学一首仲景的方子侯氏黑散

一起来学一首仲景的方子侯氏黑散



导读:“侯氏黑散,治大风,四肢烦重,心中恶寒不足者。《外台》治风癫。”《金匮要略》中关于侯氏黑散的记录,你仔细研读过吗?你能合理有效地使用侯氏黑散吗?一起来看看来春茂先生的临床经验吧!

早在三十年代,我串乡治病,所经之地穷乡僻壤,饮片不便携带,并且汤药价钱昂贵,群众需要简、便、验、廉的医疗方法。我所带的都是丸、散、膏、丹。

《金匮》侯氏黑散,适应症较为广泛,能治疗多种杂病,投之即能应手取效,故颇受欢迎,为畅销药。

1

组成

野白菊克、白术30克、防风30克、桔梗24克、黄芩15克、细辛、干姜、党参、茯苓、当归、川芎、生牡蛎、矾石、桂枝各9克

2

用法

共研细末合匀,收贮勿泄气。每次服3~5克,早晚各服一次,温开水送下。

3

适应症

(1)眩晕:视物旋转欲倒,目开即觉天翻地覆。

(2)头重:头痛沉重,悠悠忽忽,有空洞感觉。

(3)脑冷:头痛脑内觉冷,畏风常欲蒙被而睡,面容惨淡忧郁,四肢不温,称为“厥阴头痛”。

(4)颜面麻痹:半边颜面突然失去知觉,口眼喎斜,病在左,歪向右,病在右,歪向左。

(5)眼目病:

1.胬肉攀晴:内眦生瘀肉,色黄赤如脂,日久渐厚,掩及黑睛。

2.流泪:泪下无时,迎风更甚,若久流不止,能使昏暗难辨物色。

3.目干涩:用脑过度,感觉两目干涩,睑皮沉重。

4.目痒痛:涩痛多眵泪,羞明难睁,视物昏糊,胞睑内满布红色细粒,名为“椒疮”即“砂眼”。

5.夜盲:入暮不能见物,到天明恢复正常,名“雀目”,用本方蘸煮熟猪肝或羊肝。

6.暴盲:平素眼目无病,忽然目盲不见,都属暴盲,多伴见情绪紧张,为怒气伤肝。

7.老年性白内障。

(6)半身不遂:上下肢偏左或偏右发生瘫痪,称为“半身不遂”,有名“中风”、“偏枯”。

前人以为风从外入发生瘫痪者,为真中风,如风自内生,发病为类中风。无论真中风、类中风,皆以气血亏虚,痰结热伏,久病体弱,风邪得以乘之,阻碍经气,形成半身不遂。

(7)胸痹:胸痛偏左。骤然发作如针刺,伴有气闷窒塞,每次时间极暂,在受寒、劳动和精神刺激后最易出现。

脉象细数或呈结代,属于“真心痛”、“厥心痛”、“胸痹”。

以胸骨后,心前区出现发作性或持续性疼痛或憋闷,疼痛常放射至颈、臂及上腹部为特征。

本病多因思虑过度、劳伤心脾,饮食不节、痰饮内生,情志不畅、肝郁阴伤等引起,而以年高肾气亏虚者多见。

(8)预防中风:凡人年过五十岁以后,自觉手指或单侧上下肢半身发麻或木,经常头目眩晕,上重下轻,行动飘然不稳,皆为中风先兆,倘再加言语謇涩,唇舌发麻,中风为期不远,少则一二月,长则一年之内,如能服用本方,将息得宜,尚可防止。

4

体会

《金匮要略方论集注》中:“案昔贤有言:治风先养血,血生风自灭。

此方用补气血药于驱逐风寒湿热剂中,俾脏腑坚实、荣卫调和,则风自外散也。

君以菊花之轻升,清头部之风热,佐以防风祛风,白术除湿,归芎补血,参苓益气,桂牡行痹,姜辛驱寒,桔梗涤痰开胸,黄芩泄火解菀,矾石解毒善排血液中之瘀浊,且能护心俾邪无内凌。……外台取治风癫者,亦以清上之力宏也。后人火气痰寒类中诸治法,皆不能出其范也。”

仲景创方,寒热合成于一炉以治疗寒热错杂,虚实互见,阴阳紊乱之证,配伍得宜,义理精深。

方中药物共十四味,菊花剂量占全方百分之四十强,考菊花功能轻清凉散,甘凉益阴,苦可泄热,对外感风热头痛目赤,或肝阳上亢,肝风内动引起的头痛目眩,均能平肝熄风,清热止痛,单味泡水代茶有降血压功效。

综观全方功能,具有扶正养血,健脾安中,平肝明目,化痰除湿,清热降压,蠲痹止痛,软坚散结,驱风通络,填窍熄风诸作用,故可治疗多种疾病。

如高血压病、冠心病、眩晕、瘫痪(脑血管意外后遗症及风湿关节炎所引起)、眼疾如角膜溃疡、迎风流泪、沙眼、翼状胬肉、角膜云翳、老年性白内障等,并可预防高血压中风,本方宜较长期服用,始可显效,散剂服用方便,药价低廉为其特点。

5

病案举例

病例一:眩晕

黄xx,女,42岁,干部。

早晨起床时自觉房屋动摇,天旋地转,不能站立,随即闭目卧床,并伴耳鸣恶心,如此继续三四天,医院诊断为美尼尔氏综合症,住院治疗月余缓解出院,于年2月25日眩晕复发来诊。

自诉头晕发作已二年多,经住院治疗后,仍间歇发作,每月大约发作一二次,月经来时尤剧,查血压及病理反射均正常。

辨证:情志抑郁、气郁化火、耗伤肝阴、肝阳上亢、冲任失调、引起眩晕,曾服过天麻钩藤饮加味、杞菊地黄丸、归脾汤等方,症状有所减轻,但未能根除。

患者在外地工作,住招待所服汤药不便,即拟侯氏黑散原方二料,嘱每日服两次,每次6克,一周后复诊,眩晕已基本缓解,要求再加工三料带回原地服用。

患者于年4月20日因公来昭并带他人来诊,谈及自服本方后迄今两年眩晕未再复发。

病例二:偏瘫

洪xx,男,60岁,干部。

年3月2日初诊。患者中风已年余,右侧仍偏瘫,右下肢可勉强依杖行动,右上肢软弱无力,不能抬举,血压/mmHg,语言謇涩、身重困顿、眩晕、耳鸣、多梦、舌苔干微黄、舌尖赤、脉虚大,予侯氏黑散嘱服用二月再作观察。

复诊:同年9月15日,已服用半年,患者说:“服药二月自觉各症减轻,因此照方自配服至迄今”,现已行动自若,上肢亦灵动可握拳和执笔写字,语言清晰,惟仍感疲倦,饮食少思。处予六君加减调理脾胃以巩固之。

病例三:翼状胬肉

赵xx,男,45岁,职工。

患高血压病已三年,经常自觉头痛眩晕,目珠涩痛。

右眼于年发生“胬肉攀睛”,医院眼科施行翼状胬肉切除术,相隔二月又复发,左眼亦有胬肉发现,且发展迅速,伸向瞳神,影响视力,于年8月9日来我院求诊。

初诊:白睛双眼有赤脉如缕,生出胬肉,呈三角形,向角膜伸展,血压/mmHg。烦躁不安,咽干舌赤,夜梦纷繁,证属肝阳上亢,心火内动,上犯于目,气血瘀滞所致。治宜平肝清热,活络退翳,养阴明目。

处予侯氏黑散加侧柏叶30克(同大黄拌蒸三次),炙香附30克研细合匀,每日服三次,每次5克,温开水送下。

此方系《银海指南》柏香丸,又名代刀散,治胬肉板睛或血眼生疣。

复诊:同年11月15日,经服上方,双眼翼状胬肉基本消退,血压亦正常。

病例四:老年性白内障

李xx,男,64岁,离休干部,住我院疗养号36床。

双眼视力下降,眼前有黑影数个随眼移动,左目黑影尤多,自觉头眩目昏涩,经住xx医院治疗二月多,逐渐饮食减少,腹胀痞满,神疲气衰,自动出院,于年3月4日收住我院。

初诊:双眼视物如隔轻烟薄雾,并见黑星飞舞,经我院眼科检查为晶状体混浊老年性白内障,医院眼科检查诊断均同。

观其面色不华,夜不安寐,手足心热,舌尖边赤,脉细数,证属肝肾阴虚,亟需育阴养肝,滋水明目。惟饮食少思,每餐一两左右勉强吃下,即感撑闷,大便结燥,为当前主要矛盾。

即处予香砂六君加减,服至十余剂,胃纳大开,大便正常,后服杞菊地黄丸加减,熟地用量达30克,亦未见滋腻碍胃,饮食已如常人,视物较前清晰,看远处未见黑点遮挡。

于7月12日增服侯氏黑散,每日三次,每次3克,开水送下,自服本方后右眼黑点已消失,左眼尚存在,但感到黑点比以前缩小,视物亦清亮得多,眩晕、手足心热均愈,能睡眠八小时,晨起能跑步运动,体重增加。患者言,已恢复三年前情况,症状基本控制,再予黑散出院长期服用。

6

附记

陆渊雷说:“此方重用白术之吸收,桔梗之排脓,而引之以上行之菊花,以治脑中出血灶,佐以祛风养血消痰降逆之品,而行之以温酒,以治不遂之神经,似是中风正治之方自唐宋以来医书,未见此方之治验,知黑散之不用久矣。”

清代喻嘉言对本方极为推崇,他认为,中风之证,仲景方首推侯氏黑散为主方并立论阐述之。张山雷对本方持否定,认为此方杂乱无章非仲景方,系后人附入《金匮》之中。对古人著作的认识见仁见智各有体会,不足为怪。

我在临床实践中运用本方,屡见功效,如此良方,不可湮没。但对初服二十日用温酒调服,冷食六十日等说没有采纳,仅按照一般常用法。

注:本文选摘自《来春茂医话》,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年1月

好书推荐

书名:一学就会经典药方

中医精华,中医经典,重新诠释传统药方的现代应用,针对自身情况,“一人一方”,对症下药

丰富的名医案例,巧妙的中药配伍,带您探索方剂的奥秘。

价格:58元/本

购买方式:

1、长按识别下图中







































北京比较好白癜风专科
银川治疗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lqapa.com/xgyy/79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