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舌系带短缩 > 饮食调养 > 构音障碍的训练方法
构音障碍的训练方法
新成员的加入家长们要懂得呵护 http://www.zgbdf.net/baidianfengbaojian/xinlitiaojie/m/36368.html
不知道你是不是偶尔会听到小朋友这样的“童音”:
“妈妈,你看天上有大灰机!”
“闹闹,我要和小嘚嘚探小斗斗……”
“巴巴台大气特!”
还有些含糊不清、令人猜不透、听不懂的话。
……
经常有许多家长反映“我的孩子说话口齿不清,根本听不懂他说什么,该怎么办呢?”这里的口齿不清属于言语障碍的一种表现,又叫构音障碍。
什么是构音障碍?
构音障碍是指支配言语运动的神经损害和肌肉的病变等造成的发音器官的不协调而导致的言语障碍。表现为:说话咬字不清,语言的清晰度低、流畅性差,影响沟通和交流。
三四岁的孩子正是语言发育的关键时期,这个时候如果不注意孩子的语言发育问题,有可能就会造成孩子语言发育过程中的很多问题出现,甚至导致孩子口吃。
说话不清楚到底是什么?
说话不清楚是指说话时吐词不清、构音不准。
说话不清楚的儿童的表现有哪些?
主要表现为吐词不清、构音不准。
把“是”读成“四”,把“商量”读成“丧量”,把“奶奶”读成“买买”等。由此而造成口齿不清,对一些语言发音变调、错误、遗漏、代换等,如果你的孩子也有这样的情况,那么就要考虑是否存在构音障碍。
了解构音障碍的训练之前,我们先来看看构音系统吧!
构音系统由口腔、鼻腔、咽腔及其附属器官所组成,其中最主要的构音器官是下颌、唇、舌、软腭,它们各自的灵活运动以及它们之间的协调运动是产生清晰、有意义言语(语音)的必要条件。
构音障碍:指的是发音器官在发某个或是某些元音音位、辅音音位或是声调音位的语音时发生异常。
构音障碍分为:运动性构音障碍
器质性构音障碍
功能性构音障碍
运动性构音障碍:指参与构音的诸器官的肌肉系统及神经系统的疾病所致运动功能障碍,即言语肌肉麻痹,收缩力减弱和运动不协调所致的言语障碍。(迟缓型、痉挛型、运动失调性、运动过少型、运动过多型、混合型)
器质性构音障碍:指由于构音器官的形态异常导致机能异常而出现构音障碍。
病因:先天性唇腭裂、巨舌症、舌系带过短等。
功能性构音障碍:指存在固定状态的构音错误,但构音器官及其功能并无异常。语言发育已达四岁以上水平,即构音已固化。
概念:
声母:指一个汉语音节起头的辅音。普通话中共有23个声母(其中包括2个零声母。)
辅音:指发音时气流在口腔受到一定阻碍的音。
辅音与元音的区别是什么?
元音:a.o.e.i.u.ü
辅音:b.p.m.f.d.t.n.l.g.k.h.j.q.x.z.c.s.zh.ch.sh.r.y.w
发音部位:指气流受到阻碍的位置。
发音方式:指阻碍气流和解除阻碍的方式、气流的强弱及声带是否颤动等
根据发音部位可分为:
唇音:
双唇音:b.p.m
唇齿音:f
舌尖音:
舌尖前音:z.c.s
舌尖中音:d.t.n.l
舌尖后音:zh.ch.sh.r
舌面音:j.q.x
舌根音:g.k.h
按发音方式
可以根据形成阻碍和排除阻碍的方式,声母分为:
塞音、擦音、塞擦音、鼻音、边音。
塞音:发音时,发音部位先形成闭塞,软腭上升堵塞鼻腔的通路,气流冲破阻碍,迸裂而出,爆发成音。
共6个:b、p、d、t、g、k。
擦音:发音时,两个发音部位靠近,形成缝隙,软腭上升,堵塞鼻腔的通路,气流从窄缝中挤出,摩擦成声。
共6个:f、h、x、s、sh、r。
塞擦音:发音时,发音器官的相关部位先是闭合,阻塞气流,然后打开一条窄缝,气流从窄缝中挤出,摩擦成声。
共6个:j、q、zh、ch、z、c。
鼻音:发音时,发音部位完全闭塞,软腭下降,打开鼻腔通道,气流振动声带,从鼻腔通过发出鼻音。
共2个:m、n。
边音:发音时,舌尖与上齿龈接触,舌头的两边留有空隙,同时软腭上升,堵塞鼻腔的通路,气流振动声带,气流从舌头两边通过发出边音。
只有一个:l。
训练:
构音器官评定发现的异常部位,是构音运动训练的出发点。
构音运动的改善,是构音训练的关键。
呼吸训练:
腹式呼吸训练
呼吸支持能力训练
缩唇训练
构音器官改善-唇闭合
唇部拉伸法
对捏法
杯子进食法
夹压舌板
构音器官改善-下颌闭
拉伸咬肌法
低位抵抗法
构音器官改善-舌运动?
推舌法
舌尖向下伸展
舌尖向上伸展
舌尖舔嘴角
舌尖上卷